北大女博士說破股市:目前股價已經是最低價位,主力為何紛紛離場?

股價已是低位,相信大家看到這句話都會疑惑,其實這句話本身就是錯的,什麼地方是低位?沒人能解答這個問題,低點或者低位是漲出來的,不是跌出來的。乍一聽有點讓人費解,這句話是說,只有漲了之後,你才能知道當時的這個位置,是低位!既然還在繼續下跌,你又憑什麼說這裡是低位呢?

北大女博士說破股市:目前股價已經是最低價位,主力為何紛紛離場?

更令人費解的是,股價既然已是低位,莊家為何還要繼續賣出股票?

先不考慮所謂的長莊和混莊,主力資金坐莊去運作一隻股票,需要幾個階段,但無論如何是一定是某個位置買進,漲起來以後逐漸出貨。高位主力資金就跑光了,跌下來又哪裡來的股票可以賣?有人說融券,現在能融多少券,融券的成本有多高?對於大資金來說根本沒意義。

所以,一旦股價出現了空頭趨勢,基本上這隻票裡曾經的主力資金是不會再參與了,賣出股票,他哪裡來的貨呢?

只有兩種人會在一個空頭趨勢中,發生賣出,一個是被套的多頭,一個是短暫獲利的所謂短線客。比如有些人抄底,賺了3個點獲利了結。又或者某些資金認為個股被低估,進來買入,結果發現被套,只能止損出局。

剩下的只有一種情況,才是滿足你所說的,低位主力賣出股票,那就是打壓吸籌。比如說有些主力建倉前,會有一個試盤動作,少量拿貨,然後向下摔,砸出一個拿貨空間。甚至有些長莊股為了控盤,不論股價高低,手裡永遠有30%的籌碼,在下一次拿貨的時候用來砸盤。

第一,大股東股權質押率高企,股價持續下跌,到達平倉線時,就有很大可能被金融機構拋售,強行平倉。6月份中下旬,市場出現了個股的閃崩潮,導火線是大股東質押平倉風險。因此,倘若股價跌至低位,觸發質押股權的強平手段,就會導致個股崩盤。

第二,基金被動減倉。機構幫客戶打理資金,需要進行淨值管理,市場不好時,會面臨客戶的贖回壓力。所以,在熊市的跌跌不休的行情裡,莊家有時候賣出股票也是逼不得已。我們也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待,就是熊市的中後期,會有不同的板塊輪流補跌。去年是白酒和家電白馬的行情,今年上半年是醫藥白馬的行情,消費白馬本身具有防禦性,在熊市的初始階段,就會有資金通過配置防禦性品種來試圖抵抗市場的不確定因素。隨著市場上大部分板塊都輪流大跌,指數不斷下行,場內活躍資金越來越少,成交量越來越低,出於風險的考慮,多數機構減倉防守,這時候,高高在上的白馬股也會缺少資金的推動,會慢慢地做頭,客戶贖回意願提高,持倉白馬股的機構只能被迫減倉,特別是近期,由醫藥白馬股帶頭引起的高位股補跌現象特別明顯。高位白馬股的補跌意味著熊市到了最後的階段,因為連機構高倉投資的白馬股都被拋售,最大威脅力的做空動能釋放之後,整體市場就算是回到起跑線上,有利於後市集體的上漲。

第三,個股遭遇重大利空,被莊家大肆拋售。比如,當一家公司被曝財務造假,不管股價有多低,都會有大量資金出逃,金亞科技就是很好的例子。還有,當一家公司有退市風險時,裡面的資金必然瘋狂離場,舉個例子,長生生物因為假疫苗事件而被退市,隨後股價連續三十多個跌停板下來。再者,就是公司經營出現重大問題,裡面的投資者只能啞巴吃黃連,有多快跑多快,舉個例子,樂視網業績大幅下滑,債務問題突出,這麼大個雷出來了,股價連續跌停也不為過。中興通訊同樣也是個大雷,被美國芯片公司封殺,股價連續夭折。資本市場總有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會發生,我們只能通過分散投資、不重倉押一隻個股,來減少因為踩雷導致的損失。

總結起來,就是不要因為股價低就覺得不會下跌了,決定買賣前儘量收集更多關於上市公司的信息,買入時不要把所有的資金都押在一兩隻股票上面,行情不好時最容易爆雷,這個階段我們更要擦亮自己的眼睛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 不要追求完美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常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炒股追求完美,還不如不幹呢。始終持有獲利的股票,不如擇機了結。獲利的股票,如果一直持有,而不及時了結的話,會將既得利潤再次消耗掉,因此不可以只做長線死多頭。

獲利的股票,就像滿堂的金玉,永遠守是守不住的。長期相守,只能滋生富貴的驕橫心態,因而必然導致操作失敗而自取禍患。

功成身退,獲利及時了結,就是天大的炒股之道。

在現實生活世界中,很多人凡事都要求做得個十全十美,盡善盡美。找對象,希望對象既有錢,又漂亮,又溫柔,又有文化等等;找工作,既要工資高,工作環境舒適,又要求工作輕鬆、體面,結果經常失望。凡懷有這種心理的人,進人股市後,通常也會追求完美,既想抄到最低點,又想賣到最高點;縱然持有領漲股,又想把每個波段都做足。在操作中,又往往謹小慎微,處心積慮,害怕犯一點錯誤,但事實上這種心態,只能導致投資者不斷犯錯誤,一次次地懊悔,一次次地失去賺錢的機會。

這類投資者,往往事先會按照自己企求完美的心情,為投資設計一個計劃和目標,如一定到賺 100% 的利潤再賣出,一定要漲到 50 元再賣出等等。但在現場操作時,又會受到盤面變化和現場氣氛的感染和左右,例如突然又會發現另外一隻股票漲的更快,更有投資價值等等,因此在完美心態的左右下,又開始分析利弊,左右搖擺,猶豫不決,不知買哪一種股票更加“完美”。當他終於做出了決定.另一隻股票可能已經見頂了,而賣出的股票又開始猛漲。如果他迷途知返,或就抓回原來的股票還來得及,但他這時又在“完美”的心態驅使下,認為既然賣出的股票,為什麼還要買回呢?所謂“好馬不吃回頭草”,結果坐失良機。等他眼見賣出的股票昇天後,他才開始懊悔,而這時,原來的股票卻又下跌了。

這類投資者在買賣股票的時機上,也會因追求完美而坐失良機。“留點錢給別人賺”,這種話是很多投資者掛在嘴上的口頭撣,是炒股之道的真知灼見。然而,真正能做到的投資者又是何其少也!有的投資者手裡的股票可能已經翻了一番。但還在等翻第二番,還信誓旦旦地說,我一定要把股票賣在頂部上影線的杆頂。這種企求完美的做法當然很難實現,結果坐失良機,一錯再錯,本來完美的事,越做越不完美,最後鑄成大錯。

理論上說,普通投資者是無法在股價的最低值和最高值成交的。因為最低值也好,最高值也好,都是莊家和機構投資者的最後殺手鐧,是強弩之末,是他們自己計劃中的最後驛站,即使普通股民有預見,也很難在最高價和最低價出現的一瞬問,使自己的操作能夠成交。

很多投資者懷著這樣一種企求完美的心態:我在更高的價位都沒有賣出,難道還要我在更低的價位賣出嗎?我一定要比這個價更高再賣出,結果股價掉頭向下,跌去 10%,投資者又說,一定要等它反彈了再賣!假如股市真的有所反彈,他們立刻又會認為股價下跌只不過是個回檔,股價將會創新高,結果股價再掉頭向下,跌去 15%,20%……這些投資者以企求完美的心態,一遍遍地如法炮製,結果股價大跌,悔之晚矣。

企求完美,只能導致更大的失誤。然而,如果判斷失誤怎麼辦?例如,賣出後股價又創出新高,買入後股價又創新低。這也是正常的,因為股市從來就沒有完美,沒有完全符合人意志的事。出現這種情況,有些投資者,仍在追求完美,我賣都賣了,難道還讓我以更高的價買入嗎?或者,我買都買了,難道還讓我以更低的價賣出嗎?須知,此時正確的理念仍是:拋棄一切迫求完美的想法,迅速糾正錯誤,立刻進行相反方向的操作,加價買人創新高的股票等更高點賣出;或貼價沽出創新低的股票,等待更低點補回。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股市沒有絕對完美的事,能夠糾正錯誤就是相對的完美。


舉例分享幾種不能買的形態類型

1、均線空頭排列的股票不能買

北大女博士說破股市:目前股價已經是最低價位,主力為何紛紛離場?

均線空頭排列,參數較小的短期均線在參數較大的長期均線的下方,並且均線向下發散。這種形態堅決不買,如果出現反彈信號,也不建議新手參與,對於空頭排列的股票 止損要堅決。當斷不斷必受其亂。

2、出現天量陰線的股票不能買

如果一隻股票之前走勢比較平穩,成交量也相對中規中矩,突然某天或某幾天開始放巨量,這種天量一般都是主力開始逃離的信號。股價表現要麼開始橫盤,要麼開始往下。雖然後面不排除有繼續上漲的可能,但是那是很久之後的事情了。

北大女博士說破股市:目前股價已經是最低價位,主力為何紛紛離場?

3、暴漲過的個股不能買

股票的上漲是靠資金推動,當一隻股票漲到300%甚至更高之後,原來的主力一旦抽身跑掉,新的主力是不會那麼快形成的,需要時間來收集籌碼,而當一個股票,只有散戶在小打小鬧,是成不了氣候的,因為短期內價格很難上漲。

另外,如果個股行情走勢想一根筷子,短期直衝上天,那說明莊家已經換籌走人,在做最後的拉昇誘多,此時如果再進去就會被套。

北大女博士說破股市:目前股價已經是最低價位,主力為何紛紛離場?

4、出現烏雲蓋頂形態的股票不能買

烏雲蓋頂,由兩根K線組成,通常出現在一段上升趨勢的末期,或在水平調整區間的上邊沿,市場價格在第一個交易日大力收陽,第二天卻高開低走,大幅下跌,跌幅達第一根陽線實體一半以下,這常常是一種見頂標誌。當發現股票出現烏雲蓋頂形態,要及時作出賣出決定

北大女博士說破股市:目前股價已經是最低價位,主力為何紛紛離場?

5、出現吊頸線的股票不能買

股價經過一輪漲升後,在高位出現一條長下影、小實體的圖線(陰陽不分)稱為吊頸。吊頸是強烈的賣出信號。吊頸形態出現時,當日的成交量轉為萎縮,說明當日為無量空漲形態,進一步印證漲勢的不可持續。

當吊頸形態包括以下兩個條件時,見頂回落的可能性非常大:一是,吊頸的K線為陰線,二是吊頸的下影線部分比K線實體長兩倍以上。

北大女博士說破股市:目前股價已經是最低價位,主力為何紛紛離場?

6、利好兌現的股票不能買

俗話有說,利好兌現變利空,利空出盡是利好。炒股票,往往是炒預期,一旦預期實現,可能就是功成身退的時候,有時主力可能還會提前撤退。

很有很多不能買的股票,這裡只是舉一些常見的例子,實盤的時候,我們如何識別?

很簡單,每天跌停榜覆盤,就看看那些跌幅高的股票,看看日線圖,多看看,看看有什麼共性,讓你找漲的股票不會找,找跌的股票不難吧,而當你知道什麼股票不能買,之後想實現一買就漲就容易多了。


五三買賣法則

五三買賣法則是確保長期持有牛股,一路持有到頭部,並在頭部及時清倉的法則。它只有兩句話:五線之上買入,三線之下賣出;反彈不上五線時,逢高清倉。

北大女博士說破股市:目前股價已經是最低價位,主力為何紛紛離場?

圖280-1

以000060為例詳解。

先定義“五線”是5、10、20、60和120日平均線,“三線”是5、10和20日平均線。(圖280-1)中A點是本輪行情中K線第一次爬到五線之上,作買入。

H點是本輪行情中K線第一次跌到三線之下,作賣出。從A點買入到H點賣出,收益頗豐。

B點是本輪行情中K線第二次爬到五線之上,作買入。

C點是本輪行情中K線第三次爬到五線之上,作加碼買入。

I點是本輪行情中K線第二次跌到三線之下,作賣出。

D點是本輪行情中K線第四次爬到五線之上,作加碼買入。

E點是本輪行情中K線第五次爬到五線之上,作加碼買入。

F點是本輪行情中K線第六次爬到五線之上,作加碼買入。

G點是本輪行情中K線第七次爬到五線之上,作加碼買入。

J點是本輪行情中K線第三次跌到三線之下,作賣出。有經驗的操盤手會留一部分籌碼,等待反彈時出貨。反彈高點如果乏力於五線之間(見圖中R點),則在五線之間清倉。一旦重回五線之下,堅決空倉。以後,該股還可能出現k線再上五線的圖型,仍可按照“五三買賣法則”操作,只是投入的資金要減少。

通俗地總結“五三買賣法則”:五線之上翻身上馬,三線之下落地休息。

這種操作法則的前提是:選好強勢股,那麼收益是相當可觀的。假如你選的是弱勢股,那麼再好的操作法,也難賺錢。

圖280-2

北大女博士說破股市:目前股價已經是最低價位,主力為何紛紛離場?

圖280-3

北大女博士說破股市:目前股價已經是最低價位,主力為何紛紛離場?

圖280-4

北大女博士說破股市:目前股價已經是最低價位,主力為何紛紛離場?

小結:

五線之上買入,三線之下賣出;反彈不上五線時,逢高清倉。這就是【五三買賣法則】的精闢總結。

但在運用時我們還得在強勢股身上操作,因為該法有時候會出現小額止損,比如你剛買入不久,股價還未大漲,就出現了賣出信號,這個時候也許還得貼點手續費出局,如果你操作的不是強勢股,則總這樣買賣的話,到頭來還是虧損的。只有在一個強勢股上這樣操作,你才能是賺錢的,因為強勢股在你那麼多次的買賣裡面,總會有幾次買賣是大賺的,這樣就可以不懼怕其它幾次假信號的小虧了。

要挑選強勢股的話,從形態上就是要按照我們短銀系列圖書尋找莊股的各種法門,找到強莊股,在能量上用我們的靈穩榜系統找到能量強的股,兩相對照,如果再加上基本面的分析的話,這樣的股票出現在合適的指數環境裡,你就算找到強勢股了,這時候就嚴格按照【五三買賣法則】來操作,豈有不賺之理!


為何不能嚴格執行的六點感悟

股票悟一:怪相。我們能夠在覆盤時的靜態圖表上從容獲利,能夠在歷史的走勢中找到獲取暴利的訣竅和感覺!然而,一旦讓我們坐在瞬息萬變的動態屏幕前,我們又迴歸了自己,迴歸了過去,迴歸到失敗的影子裡,我們所好不容易知道的東西已經無法擺脫情感的左右,我們那長在身上的手指已然被無法泯滅的人性驅使。

股票悟二:執行的界點。我們的執行——我們的對自己正確指令的不折不扣的執行,是我們卓越與平庸的界點,是我們專業與業餘的界點,是我們最終交易成敗的界點!值得一提的是,這裡談到的執行是在我們“知道”的前提下,我們對市場已經形成自己正確的感覺,正確的認識,已經形成自己系統的理念和久經檢驗的贏利模式。

股票悟三:執行的難點。執行在險象環生的股票市場上無論怎麼強調都不過分,它是決定我們成敗的最關鍵環節。所謂“知易行難”,難就難在贏利與虧損的取捨,情感與理性的對決,速度與理由的權衡,結局與過程的得失。不好的執行總會找到理由,知道而沒有做到就會使我們經常後悔,使我們飽受煎熬,使我們走向失敗。據統計,當信號出現時,能夠連續二十次執行無誤的,不超過20%,而連續一百次正確執行的,不超過1%”。做才是最重要的!執行力才是交易成敗的分水嶺,也是決定平庸和偉大的評判標準!一個人一時遵守交易原則很容易,但難就難在用一生去堅持原則。 執行為何難?很多失敗的交易者不乏過人的智慧,然而能夠成功的只是極少部分懂得執行的人。當信號出現時,我們想到的是失敗的後果;當虧損成為不可避免的現實時,心存僥倖。追逐機會又不遵規蹈矩,一次次無休止的品嚐違規的苦澀,

無原則無紀律的操作只能使你心中的聖盃在屢屢犯錯中離你越來越遠。

股票悟四:怎樣執行。執行力是一切的關鍵,執行能力只能從執行中獲得,不可能通過思考獲得。只有把知識和執行結合起來,你才能擁有知行合一的能力,你才能真正強大!知行合一,鋼鐵般的紀律,是一致性策略的前提,是步入投機成功的不二法門。

股票悟五:交易系統的選擇。所有的任何一個交易系統都會給你某種“優勢”,這種“優勢”是一種對你有利的偏向。是某種相對於不發生來講更可能發生的事情。而這個系統就是你必須要找到的。

股票悟六:我們和錢的關係。無論我們喜歡與否,金錢在我們的社會中都被高度崇尚,我們對它附著了很多的情感,當幾千元(也許是幾萬幾十萬,看你的賬戶有多大)在你面前灰分湮滅的時候,你作何感想?問題是“支出”是這個遊戲的一部分,為了贏錢你必須輸錢,聖盃是不存在的,我們前面已經講過。如果我們不能改變自己和錢的關係,那我們就不要去想它,取而代之,請專注於數字,想交易賬戶的百分比,想平均風險報酬比,想潛在利潤點數與最大風險點數的對比,集中精力搞對這些數字,錢自然會照顧好自己。


如果你想學習更多操盤技巧,作者的微信公眾號:許邰聞(xtw6862),探討交流炒股技術,遊資戰法,讓您的股票操作的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