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七十載 史憶新湖南丨2003·衡陽“11·3”大火:20名消防官兵在烈火中永生

奮鬥七十載 史憶新湖南丨2003·衡陽“11·3”大火:20名消防官兵在烈火中永生

奮鬥七十載 史憶新湖南丨2003·衡陽“11·3”大火:20名消防官兵在烈火中永生

2003年11月3日凌晨,衡陽市珠暉區衡州大廈發生特大火災。大樓垮塌造成了衡陽市消防支隊20名消防官兵壯烈犧牲,15名消防人員及現場採訪記者受傷。衡州大廈94戶共412名居民全部安全撤出。

奋斗七十载 史忆新湖南丨2003·衡阳“11·3”大火:20名消防官兵在烈火中永生奋斗七十载 史忆新湖南丨2003·衡阳“11·3”大火:20名消防官兵在烈火中永生

2019年7月的一天,趙志成站在衡陽市革命烈士陳列館前等待記者。一見面,趙志成便朝著記者深深鞠了一躬,“16年了,感謝你們還記得我和我的戰友。”

記者跟隨趙志成行至陳列館內2003年衡陽大火專題展區。“張曉成、戴和熙、趙康林、鍾林林、陳桂華……”縱然時間已過去16年,縱然因救火受傷先後做過兩次開顱手術,趙志成仍然清晰記得每位犧牲戰友的姓名和當天的一切。當他念到“張虎”這個名字時,聲音更加哽咽,“因為事發地在珠暉區,我們中隊自然是第一時間出動。當年我倆都是珠暉中隊的新兵。救火時,虎子和我緊挨在一起,我在前面拿水槍,他在後面持水帶。8點半樓房突然坍塌,我倆都被埋在了亂石之下。”

5時39分25秒,這是珠暉中隊接警的時間。趙志成回憶,根據中隊指揮員的部署,中隊一班負責控制大廈東面火勢,二班的消防車則負責為三班的消防車供水,並在大廈東面滅火。與此同時,特勤中隊、雁峰中隊、石鼓中隊緊急趕赴現場增援。

在救火的同時,還有部分戰士按照“科學施救、救人第一”的原則疏散住戶。“我們採取挨家挨戶敲門、喊話、攙扶、背抬的方法,逐層疏散解救被困住戶。”趙志成說,8時左右,大樓內94戶412名群眾以及周邊樓棟的住戶全部被轉移到了安全地帶,無一傷亡。

然而,被解救下來的群眾慌亂中相繼將自家經營門面的卷閘門打開,人為地造成了空氣對流,風助火勢,火場火勢迅速蔓延。本已進入收官階段的戰鬥再次陷入僵局。

增援力量一到,救火部署調整為四面夾攻,珠暉中隊圍堵東南面,雁峰中隊控制西南面,特勤中隊控制北面火勢向二層蔓延,而西北面則交給了石鼓中隊。

陳林,原衡陽市消防支隊特勤中隊一班戰士。“根據分工,特勤中隊負責控制大樓北面火勢,並疏散住戶。8點左右,一線指戰員退下來就餐,我替換了前面的水槍手,攀上3米多高的平臺繼續滅火。8點半左右,突然傳來一陣悶雷般的巨響,西面樓層猛然坍塌,那一瞬間,和我一起在平臺上救火的戰士全部被氣浪衝下受傷,而其他方面的很多救援人員則被埋在了廢墟里。”

直至11月6日10時許,經過70多個小時連續奮戰,被埋的19名消防指戰員全部被搜救出來,搶險救援行動宣告結束。犧牲的20名消防官兵中,最小的年僅18歲,其中有15人是20歲左右的年輕戰士。

奋斗七十载 史忆新湖南丨2003·衡阳“11·3”大火:20名消防官兵在烈火中永生

那年,唐偉華任衡陽市消防支隊特勤中隊一班副班長。如今,他仍堅守在消防戰線,任衡陽市消防支隊司令部警務科科長。“‘11·3’衡陽大火因火災中建築坍塌造成人員傷亡,這個課題具有跨時代的意義。從那之後,消防領域更加註重這方面的研究和對策。”

今天,我們謹以當年《感動中國》頒獎詞紀念衡陽武警消防兵這個英雄的集體:他們以火一樣的激情投身火場,他們懷揣群眾利益走向危險,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捍衛了他人的生命,捍衛了武警消防兵這個崇高的職業。那壯烈的一幕將永存史冊,他們勇往直前、捨生忘死的英雄氣概更將長留在人們心裡,那將是對什麼是敬業精神的最好詮釋。

湖南省委宣傳部、湖南省委網信辦指導 新湖南客戶端出品

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王為薇 實習生 盧蕊 鄧子涵 視頻 張勁夫 實習生 王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