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往事:憶魯公彥周之悠悠桑梓情

魯公走了,真的走了,走的那麼匆忙,而且走的是那麼遙不可及。轉眼十多年過去了,我們總是在追憶中寄託懷念。

巢湖往事:憶魯公彥周之悠悠桑梓情

凝視著眼前這張照片——鶴髮童顏的魯公彥周斜靠在遊船的舷窗,指著窗外朦朧的姥山島,微笑著對我侃侃而談。縈繞在心頭的感傷把我推回到二十五年前茫茫無際的水雲間。

巢湖往事:憶魯公彥周之悠悠桑梓情

作者與魯先生在一起

那是1993年初秋時節,魯公偕張嘉夫人歸省巢湖,時任市旅遊局局長的我,有幸陪同他們遊覽了姥山島。我們獨闢蹊徑地選擇從散兵港口出發。那天,湖面霧靄茫茫,淫雨靡靡,以致遊船在湖中還鬧出不大不小的迷路險情,我和文聯老夏同志覺得非常尷尬和不安,然而魯公遊興正濃全不在意,鎮定自若談笑生風,戲吟一句:“唯是夢中桑梓地,濃妝淡抹總相宜”。

臨近中午時分,我們才登上姥山島,此時天色漸漸明朗起來。年過花甲的魯公,矯健而又矍鑠地攀行在蜿蜒崎嶇的山路上,或眺望湖水接天,或注目近樹遠山,或懇談漁夫山民,或仰讀匾額題聯,那份專注,那份深切無不流露對家鄉山水的痴痴依戀。那年月,旅遊開發雷聲大,雨點小,姥山島的旅遊開發基本原地踏步,連碼頭道路水電等最起碼的基礎設施條件也不具備,當我言及巢湖未來旅遊業發展的資源優勢和設想以及目前存在的困難時,魯公緊顰額頭,不無遺憾。他十分看好巢湖的旅遊資源,他是那麼自信地認為,巢湖有山光、水色,島嶼、山巒、湖泊、古鎮,人文之豐,景色之秀,交通之便,獨具特色,發展旅遊業的條件十分優越。那天他談興特濃,提出了一個頗具遠見的想法:合肥作為一個開放的省會城市,旅遊景點尤為缺乏,不利於合肥的發展,合肥應該把中廟和姥山島的旅遊建設擺到應有位置上來,希望合肥市和巢湖市能協調起來,儘快聯手行動。他說,他回去一定要向有關部門呼籲。正是魯公的這一番“宏論”,打消了我曾有過的“變幻大王旗”的念頭。

巢湖往事:憶魯公彥周之悠悠桑梓情

魯公熟悉家鄉巢湖的一草一木,熱愛家鄉巢湖的一山一水,正如魯公在他的散文《巢湖行》中所呼喚的那樣“我親愛的家鄉,我相信我還會有機會認真地在真正的文學作品中去表現你的!”他這樣說也一直這樣在做。無論是在鉅製長篇,或是在精短小品中,從環境場景描寫、人物性格塑造、情感思維的表達以及語言風格上,我們大都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巢湖流域的鄉土氣息,魯公把對家鄉的愛完全熔鑄在他嘔心瀝血的字裡行間了。八十年代初,我曾寫過一篇《鼓山旗山 亞父山》的散文,說范增是巢縣東郊的亞父山人,我曾在那裡生活了十幾年,文中羅記了范增故里的幾許放失舊聞,發表後,當地有位年輕的考古權威在報上教訓了我一頓,說亞父范增不是巢湖人,我底氣不足,不敢戀戰,何況權威工具書《辭海》,亦持此議。恰逢最近的一次《辭海》重修再版,關於范增的“口水訴訟”再起,魯公作為頗具社會影響的巢湖籍著名作家,不以事小且不關己而避之不為,義不容辭地擔綱執言,提起自己的如椽之筆,直接向《辭海》編輯部寫信據理力爭,由於魯公提供的資料翔實且論證科學,最終巢湖贏得了這段公案,一時間,家鄉傳為美談。

巢湖往事:憶魯公彥周之悠悠桑梓情

最讓人難以忘懷,那是個雪後放晴,雲淡風輕的日子。著名作家魯公彥周和夫人張嘉,帶著剛剛裝訂下線,還留著清新墨香的《魯彥周文集》來到巢湖。今天,他要對撫育他長大,送他走出遠門,走上文學生涯的父老鄉親回報他對故里桑梓的拳拳赤子之愛。

由安徽文藝出版社編輯出版的長達400萬字的八卷本《魯彥周文集》,即將在合肥舉行首發式。作為家鄉人,我們有幸受贈,先睹為快。在受贈儀式上,魯公銀髮雖飄,鄉音不改:“我是巢湖之子,我的文學第一步始於巢湖,幾十年來,我雖到過國內外許多地方,但最讓我魂牽夢縈,割捨不下的還是故鄉巢湖,我已七十有五,往事多有淡然,唯有鄉思鄉情卻日漸濃重熾烈……”。情真意切一番話,在場者無不為之動容。

嗚呼哀哉,這麼一位深受家鄉尊敬和愛戴的赤誠之子,轉瞬間乘鶴西去撒手雲煙,家鄉人無不扼腕疼惜,他許諾為家鄉奉獻一部以巢湖為背景的封筆之作未能遂願,如今只能在永遠的懷念中深藏遺憾了。

巢湖往事:憶魯公彥周之悠悠桑梓情

魯公當年對巢湖旅遊的期待和暢想,正在逐步變為現實,如今的巢湖的山水人文勝景已融入大湖名城的宏偉的旅遊規劃中,風景秀麗的姥山島已是聞名遐邇的旅遊勝地,我覺得這是最能告慰魯公在天之靈的事。

嗚呼!魯公知否?

最憶是巢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