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在經典旋律裡聽出了自己的故事

隨著《搖滾莫扎特》《芝加哥》《貓》等一眾高質量海外音樂劇的引進,音樂劇在國內掀起了一股新的浪潮。有人甚至稱2019年為中國的“音樂劇元年”,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走進劇場,併成為了音樂劇的忠實粉絲。

而最近,他們中的很多人紛紛盯上了一部即將上演的新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這部音樂劇由李宗盛親自擬定命名,同名歌曲創作於26年前,但直到現在仍被廣泛傳唱。

關於愛的“小品”

李宗盛素有“音樂教父”的名號,他寫過太多首名曲,用他的歌捧紅過太多人。

1993年,《當愛已成往事》甫一發布,就引起了巨大反響,很多人都說在詞曲之中聽到了自己逝去的愛情。在李宗盛的眾多作品中,這首歌也無疑是承載了最多故事的一首,不僅因為它曾是張國榮主演的經典電影《霸王別姬》主題曲,更因為它的原唱是李宗盛和林憶蓮。

才子佳人的故事總是被人津津樂道。25年前,李宗盛36歲,已是金牌音樂製作人;林憶蓮28歲,在華語樂壇上剛剛嶄露頭角。

多少人,在经典旋律里听出了自己的故事

那一年,李宗盛在暫別演唱會上與林憶蓮合唱了《當愛已成往事》。舞臺之上,兩人深情對望,眼神之間流露出的情感已經藏不住。而舞臺之下,李宗盛當年的妻子朱衛茵正坐在臺下。演唱會結束後,林憶蓮接到了朱衛茵的電話,不是咒罵,而是溫聲勸導。

正是這一個電話讓林憶蓮做了決定,她離開了李宗盛獨自飛往加拿大。但令她沒想到的是,李宗盛隨後也追到了加拿大。

彼時正值加拿大的初冬,李宗盛站在林憶蓮的樓下吹著冷風苦苦等候,卻捨不得離開。他站了整整一夜,終於打動了林憶蓮。那首《為你我受冷風吹》就是這樣寫出來的。

為你我受冷風吹

寂寞時候流眼淚

有人問我是與非

說是與非

可是誰又真的關心誰

後來,這首歌火遍了大街小巷,直到現在也依然是KTV裡必點的熱門金曲。

1995年出生的歌手劉美麟在《這樣唱好美》的舞臺上深情演唱了《為你我受冷風吹》,這是愛奇藝一檔主打老歌金曲翻唱的節目,這首歌剛好與劉美麟同歲——時隔經年,這首承載原唱愛情故事的金曲,雖已曲是人非,但穿破歲月的迷霧後,仍然打動著不同時代的年輕人,和那些曾經年輕過的人們。

多少人,在经典旋律里听出了自己的故事

高曉松就曾講道,“我一直覺得他(李宗盛)寫的歌都是小品,因為跟羅大佑那種‘唐璜’的孤獨反抗的吶喊、崔健那種震撼時代的搖滾相比,李宗盛的歌就是小品式的,全都是有關愛、有關‘夜’,有關所有男人女人那些事情……這也是李宗盛的歌曲會特別打動人的原因。”

的確,經典並不會因時光而老去。在各類音樂平臺和短視頻平臺中,李宗盛仍被當下年輕人奉為最打動人的歌者之一。在歲月的長河中,那些曾經撼動人心的經典老歌早就已經跨越了時代,聯結著不同年代、不同群體聽眾相同的感動。

一首歌,就是一個劇本

很多人至今仍會在KTV裡忘情高歌《當愛已成往事》《為你我受冷風吹》《夢醒時分》等李宗盛的經典作品,他們中可能有60後、70後,也有80後、90後甚至00後,因為代際差異而產生的溝壑在此時此刻卻通過這些經典老歌填平了。

華語樂壇曾湧現出太多承載人類共通情感、打動不同時代、不同群體的經典歌曲。《夢醒時分》是一首真正“火了30年而不熄”的經典歌曲,是1989年時李宗盛為陳淑樺打造的。而就在同一年,潘美辰也憑藉《我想有個家》唱出了漂泊者的心聲。

多少人,在经典旋律里听出了自己的故事

潘美辰出生在臺北縣的板橋市。十四歲那年,父母到花蓮做大理石生意,於是一家四口就搬到了花蓮。但她不甘於一直待在花蓮這個小鎮裡,為了回臺北唸書, 她在花蓮一家舞蹈學校裡半工半讀賺取學費。母親本不願讓她隻身一人在外闖蕩,她跪了三天才得到母親的同意。

到臺北後,她自己租了房子,繼續半工半讀,曾經在半年之內搬了3次家。潘美辰回憶起那時候的生活說,“因為答應了媽媽,都要靠自己,有時候生病了感冒了、被人欺負了,都不敢講。”直到有一天,她一個人在房間裡有感而發,用吉他輕輕撥響了一段旋律,《我想有個家》就是這樣誕生的。

我想有個家

一個不需要華麗的地方

在我疲倦的時候

我會想到它

我想有個家

一個不需要多大的地方

在我受驚嚇的時候

我才不會害怕

這首歌不僅在當時引發了大眾的共鳴,在今天仍然觸動著無數在外打拼的遊子。而在《這樣唱好美》中,職場組好美女聲陳薄荷用這首歌唱哭了其他選手,唱哭了現場觀眾,也唱哭了屏幕另一端發著彈幕的網友們。

15歲時,陳薄荷就一人前往新加坡開始留學生涯,從高中、大學到後來在海外工作,她一直在搬家,“出國前,我很想自己一個人,那時候我不想有個家。但是出去以後寄人籬下,我才發現,原來有個家這麼好,我學會了珍惜這個家”。

多少人,在经典旋律里听出了自己的故事

儘管距離潘美辰創作這首歌已經過去了30年,但相似的漂泊經歷讓陳薄荷在這首歌中找到了共鳴。她的歌聲就像在傾訴一樣,很有故事感,後臺的選手也不禁聯想到了自己的經歷,很多女孩都聽得紅了眼眶。

陳薄荷也憑藉這首經典歌曲獲得了7心的全票通過。作為評委的香港金牌音樂製作人金培達也有感而發,“其實一首歌就是一個劇本,你能唱出來的每一首歌,它都是你人生的配樂,其實你唱的東西,不一定每一個人都經歷過,但是我們每一個歌者,就是代表所有的其他人去傳達這個經歷。”

音樂,穿越時空

正如一首《我想有個家》同時感動了評委金培達和年輕的選手,這種情感上的共鳴不會因時代和圈層而阻隔,經典的音樂總能通過觸動大多數人共同的悲喜而獲得靈魂深處的應和。

有時我們也不禁好奇,每個人對音樂的喜好不盡相同,甚至對經典的定義都不一定統一,那麼究竟什麼類型的歌曲能夠打動年齡職業甚至愛好經歷都不相同的兩個人?比如,一個70後的大叔怎麼會喜歡一首少女風的甜歌?

所以沒有人可以預料到,當劉品言在《這樣唱好美》的舞臺上揮舞著手臂再次唱起充滿少女心的《櫻花草》時,鏡頭給到主持人張紹剛,竟然發現他在偷偷抹眼淚。其實,這就是經典歌曲的力量。

多少人,在经典旋律里听出了自己的故事

《櫻花草》是偶像劇《綠光森林》的主題曲。2006年,劉品言出演這部劇時也才不到18歲,13年後,31歲的劉品言重新演繹了這首歌,現場引起了女孩選手們的大合唱,她形容這種感覺“像開同學會”,因為這首歌是大家共同的青春回憶。

在劉品言演唱完後,張紹剛從西服口袋裡拿出了兩張紙巾,開玩笑地說道,“上臺之前我專門抽了兩張紙巾,本來是要給你的,沒想到我溼了眼眶。”

時間倒回到2002年,年僅14歲的劉品言簽約福茂唱片並與曾之喬組成Sweety演唱組正式出道。幾年後,她連續出演了《綠光森林》和《仙劍奇俠傳》兩部大熱電視劇。

那時,正值偶像劇的黃金年代,無論是《綠光森林》裡單純善良的蘇菲,還是《仙劍奇俠傳》裡俏皮可愛的阿奴,都成為了80、90後心中壓箱底的珍貴回憶。而劉品言和曾之喬合唱的《櫻花草》也隨著劇集播出風靡一時,那時走在馬路上,街邊小店裡總是傳出她們甜甜的聲音。

戀人手中櫻花草

春彩漫步的微笑

種下了 一朵朵

青春璀璨的年少

這首歌也引起了網友的一波“回憶殺”,很多人都被戳中淚點,回憶起了自己逝去的青春。

多少人,在经典旋律里听出了自己的故事

在很多人看來,這首歌的少女風格也許跟張紹剛是格格不入的,但只要是瞭解他的人,就完全可以理解他的感動。

2006年,央視還有著名的“鐵三角”——張紹剛、撒貝寧、馬東。那時他們共同出現在《挑戰主持人》的舞臺上,配合默契的同時也少不了打趣的互懟。儘管曾數度被傳出不和,但在2016年時,馬東邀請張紹剛登上了《奇葩說》的舞臺。十年之後,馬東不僅多次開起張紹剛和撒貝寧的玩笑,二人也依然保持著當年的互懟風格,感情如何早已不言自明。

和我們每個人一樣,默默擦眼淚的張紹剛一定在那一刻想起了曾經聽這首歌的日子,想起了自己的2006年,想起了當年遇到的那些人,以及和他們發生的故事。

多少人,在经典旋律里听出了自己的故事

蔡琴也講道,雖然沒有這個共同的回憶,但是她剛才竟然也被這種少女的歌曲感動了,“我覺得那個好奇特,那就是你的青春最璀璨的時候綻放過的那種光芒。這個東西是不會變的,就算音樂的編曲和類型換了不同的時代,不同時代的年輕人打招呼的時候,用他們聽的歌,只有他們才會知道這樣有多興奮”。

美國指揮家、鋼琴家、作曲家邁克爾•蒂爾森•托馬斯在一次TED演講中說出了他的思考:“當音樂停止的時候,會怎麼樣?依然留在人們身邊的是什麼?現在我們隨時隨地都可以聽的音樂,它們帶給我們的是什麼?”

經典的音樂,不只是帶來耳邊愉悅的旋律,還承載了更多故事與情感。所以,穿越時空的不只是音樂,更是歌者通過音樂傳達的情感,這種情感具有巨大的力量,足以打破時空的阻礙,穿越到每個人心裡,在時隔多年後依舊可以引起無數次跨越時空的情感共鳴。

來源|南都週刊

END

歡迎朋友圈,如想取得授權請郵件:newmedia@nbweekly.com。如果想找到小南,可以在後臺回覆「小南」試試看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