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3000元以內,小米手錶、Apple Watch和華為Watch,咋選?

預算3000元以內,小米手錶、Apple Watch和華為Watch,咋選?

智能手錶到底是不是剛需?市場到底有多大?

這恐怕是懸在包括華為、小米和三星等在內的很多智能硬件設備廠商心頭的疑問。

2013年9月4日,三星公司旗下首款智能佩帶設備三星Galaxy Gear誕生,雖然就是現在的智能手錶,但是是,三星卻沒有使用這個概念,而是用來“智能佩戴設備”。

2014年9月10日,蘋果公司旗下首款智能手錶Apple Watch正式亮相,2015年9月2日,華為旗下首款智能手錶HUAWEI WATCH在西班牙舉行的移動通信大會上正式發佈。

可以看到,作為智能手機或智能設備領域排名前三廠商,三星、蘋果和華為,都早早發佈了自己的智能手機系列。

但是,類似小米、OPPO、vivo等其他市場銷量也靠前的國產智能手機廠商,在很長時間內都沒有涉足智能手機市場。

尤其是小米,作為國內較早做智能手環的廠商,直到最近才發佈了自己旗下首款智能手錶產品,這足以說明智能手錶市場之前可能有點“高冷”。

2019年11月5日,小米旗下首款智能手錶產品小米手錶正式發佈,在小米新品發佈會現場,小米雷軍表示,市場上99%的智能手錶都只是大號手環,手錶形態的智能手機才叫真正的智能手錶。

那麼,都是智能手錶,小米手錶、Apple Watch Series5和華為WatchGT2相比,哪款智能手錶更具競爭優勢呢?

硬件功能:APPLE Watch功能提升不大,小米首次加入驍龍3100 4G版,華為Watch GT2偏健康監測

預算3000元以內,小米手錶、Apple Watch和華為Watch,咋選?

如今小米與華為在近期均發佈了新款智能手錶,智能手錶發展方向開始看齊Apple Watch,尤其是更傾向於運動與健康檢測的工具。

在內置芯片方面,小米手錶搭載高通驍龍3100處理器,號稱手錶中的年度旗艦處理器。Apple Watch採用的是自主研發Apple S 5 64位處理器。華為Watch GT2採用麒麟A1芯片。三款手錶芯片都屬於旗艦級的芯片,在性能上無需過多擔心。

在手錶功能上三款手錶側重點略有不同,操作邏輯也有一定的區別。

小米手錶的使用無論是在安卓手機或是ios手機都需要安裝wear os app。小米手錶支持eSIM虛擬卡,可以獨立上網,打電話。擁有健康管理,小愛智能語音助手以及多功能NFC。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手錶錶盤支持第三方繪製錶盤。任何一個設計者都能將錶盤上傳至小米手錶。

Apple Watch在新一代手錶Series5上支持錶盤長亮功能,並且續航並沒有因此下滑。同時擁有獨特的噪音檢測功能,如果長時間處於分貝較高的環境中,Apple Watch會進行提醒。

與此同時,Apple Watch Series5加入了經期記錄,可以預測下一次生理期。手錶更趨人性化設計。與小米手錶相同,Apple Watch Series5可以用手錶打電話,發短信和支持NFC。

華為Watch GT2更偏像健康檢測器,在登山等一些戶外活動可以提供海拔氣壓以及3D指南針專業數據。擁有全天心率監測,並且搭配301醫院心臟研究計劃。對於身體異常可以比較及時發現,擁有睡眠監測、NFC與來電提醒功能。

外觀設計:小米手錶與Apple Watch Series5正面均採用圓角矩形設計,華為WatchGT2採用圓型設計

預算3000元以內,小米手錶、Apple Watch和華為Watch,咋選?

從外觀設計角度來看,小米手錶有明顯的致敬“蘋果”意味。

從正面看,小米手錶與蘋果Apple Watch相似度極高。這樣的設計難免會引來不少的負面影響,畢竟Apple Watch的外觀在智能手錶領域已經深入人心。

小米手錶這次最大的槽點就在於與蘋果相似度過高的外觀設計,手錶正面是44mm的OLED錶盤,支持錶盤常量微光模式。側面邊框與Apple Watch有一定的區別,側面沒有采用圓弧設計,而是採用平面的設計。而錶冠與開機鍵的設計與蘋果設計幾乎相同。錶帶擁有四種配色,手錶僅黑色一款。

Apple Watch Series5外觀變化也很小,正面擁有40mm與44mm兩種大小的Always On視網膜顯示屏。側面採用圓弧的金屬鋁設計,右邊分別為錶冠和開機鍵兩個按鍵。配色有白色、黑色和沙粉色三種,可選擇性較強,同時也整體偏年輕氣息。

華為Watch GT2正面與小米手錶Apple Watch設計不同,採用的是1.49英寸AMOLED高清圓形顯示屏。小米手錶與AppleWacth屏幕在四周都有一定程度的弧度過渡,而華為整個錶盤都非常平整。側面採用金屬邊框設計。右邊有兩個錶冠。手錶商務氣息較重,帶上更顯一種成熟穩重的氣息。

續航方面,三款手錶都有較大的區別,華為Watch GT續航可以使用兩週。一個月僅需要充兩次電。顯然更適合長時間戶外運動佩戴。

小米手錶續航可以達到36小時,也就是一天半的時間,續航相比華為偏弱。而AppleWatch Series5續航時間為18小時,需要一天一充。

定價策略:華為WatchGT2和小米手錶定價千元,Apple Watch Series5定價3000元,品牌溢價明顯

預算3000元以內,小米手錶、Apple Watch和華為Watch,咋選?

從模仿到超越,估計這是當前大多數廠商的戰術思路。

在之前努比亞曾大肆宣傳一款腕機,這一發布似乎要重新定義智能手錶。加入攝像頭,採用更大尺寸的柔性屏,都是手錶史無前例的創新,可惜結果收效甚微。

充電方面,三款手錶都採用磁吸充電,充電時間為兩個小時左右。

存儲方面,小米手錶存儲為“1GB+8GB”內存組合。可以適當存儲一些歌曲,華為Watch GT2存儲空間為“32MB+4GB”,顯然不能作為一款存歌機器。而AppleWatch Series5存儲為32GB,內存足夠下載多個APP以及存儲多個歌曲。

重量方面,小米手錶重44g,華為Watch GT2 42mm與46mm分別重29g和41g。AppleWatch Series5系列40mm與44mm重30.1g和36.7g。

可以看到,重量方面Apple Watch Series5更佔優勢。

在防水方面,三款手錶都支持防水,但是防水性能有所不同。

小米手錶僅支持生活防水,顯然對於喜愛游泳的用戶不夠友好,而Apple Watch以及華為WAtch GT2支持50m及以上防水,更適合喜歡游泳這一類運動的人群。

定價方面,小米手錶售價為1299元,華為Watch GT2 42nm與46nm售價分別為1388元和1488元, AppleWatch Series5系列40mm與44mm版本定價分別為3199元和3499元。

在價格方面顯然華為與小米手錶更有優勢,但是華為手錶在存儲方面有明顯的短板,同時不支持打電話功能。

小米手錶在外觀上與蘋果相似成為詬病,而且防水性能不及華為Watch GT2與Apple WatchSeries5。

因此,如果對於預算不足同時並不經常游泳的人來說小米手錶性價比最高。如果更關注自身身體健康的人可以入手華為Watch GT2。而Apple Watch基本屬於預算充足首選產品,經過5年的革新,在用戶體驗方面明顯要更優於前兩款。

(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李俊慧,長期關注、及等相關政策、法律及監管問題。郵箱:lijunhui0602#163.com,微信號:lijunhui0602,微信公號:lijunhui050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