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陷入內訌,馬克龍一番話引起關注,北約或已“行將就木”

作為西方軍事力量的代表,北約集團近幾年與俄羅斯的對抗越來越頻繁,在東歐方向,北約派出大軍陳兵俄羅斯邊境,與俄軍進行對峙,在黑海方向,北約艦艇不斷入侵,聯軍的偵察機則頻繁入侵克里米亞,與俄軍多次上演空中追逐戰,除了這些,北約還不斷組織軍演,向俄羅斯展示肌肉,毫不誇張地說,北約集團與俄羅斯的全面戰爭隨時都可能爆發。然而,就在聯軍與俄軍“激戰正酣”之時,北約的後方卻突然起火了。

歐洲陷入內訌,馬克龍一番話引起關注,北約或已“行將就木”

據法國媒體的報道,法國總統馬克龍近日對北約“開炮”了。據悉,11月7日馬克龍在接受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專訪時表示,北約已經“腦死亡”了,同時他表示,歐洲需要擺脫美國,實現自主。他說,“特朗普領導的美國已經把我們拋棄了……我們此刻需要重新思考歐洲的未來,我們必須實現自主,自己掌控自己的命運”。此番表態一出,頓時在全世界引發了軒然大波。畢竟,一個北約重要成員國的領導人,公然表示“北約已死”,這在北約70年的歷史中是沒有過的。

歐洲陷入內訌,馬克龍一番話引起關注,北約或已“行將就木”

實際上,縱觀歷史,北約和法國的關係始終非常微妙,甚至可以說,法國是北約國家中的一個另類。在北約成立之初,法國常常受到美國的壓制,由於經濟遭到破壞,國內百廢待興,此時的法國不得不聽從美國的號令。當時在北約組織中,法國往往承擔沉重的義務,但英美卻享受了更大的權利,這使得很多法國人對北約心存不滿。進入60年代,隨著戴高樂的上臺執政,法國和北約的關係逐漸疏遠。

戴高樂是一個法蘭西主義者,他渴望在戰後為法國謀求大國地位,1960年,法國成功爆炸了原子彈,成為世界上第四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而在60年代,隨著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法國的國力也逐漸增強,戴高樂於是下定決心,重建法國的大國地位,而北約就成為了阻礙法國實現“大國夢”的障礙。1963 年,法國政府宣佈法國大西洋艦隊不受北約指揮。1964年,法國召回了在北約海軍司令部任職的所有法國軍官。1966 年 3 月7日,戴高樂致函美國總統林登·約翰遜,要求正式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機構。兩天後,戴高樂正式宣佈法國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機構,並表示將在6月底撤回由北約指揮的全部法國部隊。

此後,戴高樂取消了北約軍機過境法國並使用法國空軍基地的權利,並限令美軍在一年內撤出法國。1966年7月1日,法國正式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機構,10 月,法國退出了北約軍事委員會,至此,法國與北約的軍事關係決裂。戴高樂去世後,蓬皮杜、德斯坦、密特朗和希拉剋相繼擔任總統,但法國與北約的軍事關係卻沒有得到改善。2009年4月,在慶祝北約成立60週年的峰會上,法國總統薩科齊宣佈法國重新加入北約軍事一體化機構。

歐洲陷入內訌,馬克龍一番話引起關注,北約或已“行將就木”

此次馬克龍批評北約,也說明北約內部現在是矛盾重重,而矛盾的焦點,就在於美國向北約索要軍費。正常情況下,北約各國的軍費佔各國GDP的比重是1%左右,所謂誰出力多誰交錢多,美國是北約的重頭,所以美國承擔了北約大部分的軍費。然而特朗普上臺後,本著“美國優先”的原則,開始逼迫北約盟國支付更多的軍費。以德國為例,2017年4月,在德國總理默克爾訪美期間,特朗普要求德國支付3750億美元的北約軍費,2019年,特朗普要求德國為駐德美軍支付鉅額費用,引發德國不滿,雙方談崩,德國一度威脅要趕走駐德美軍。美國這種對北約盟國“獅子大開口”的行為,引發了北約多國的不滿。

歐洲陷入內訌,馬克龍一番話引起關注,北約或已“行將就木”

在馬克龍發表關於“北約腦死亡”的言論之後,德國總理默克爾在第一時間回應稱,“法國總統選擇了激烈的言辭。這不是我對北約內部合作的看法……即使我們確實存在問題,但在德國看來,北約符合我們的利益。”德國外長馬斯則稱,削弱北約是個錯誤。沒有美國,無論是德國或歐洲都沒有辦法有效地保護自己。除此之外,美國和波蘭等國也對馬克龍的言論提出了批評。而作為北約的“敵人”,俄羅斯對馬克龍的“北約腦死亡”言論大加讚賞,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瑪麗亞·扎哈羅娃在社交媒體寫道,“法國總統準確地描述了北約現狀。他說的都是金句,屬於大實話且一語中的。”多位俄羅斯杜馬議員則表示,馬克龍的話“振聾發聵”,北約已經失去了存在價值。或許,馬克龍的話有點言過其實,但有一點確是肯定的,歐洲已經陷入了內訌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