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南陽東站!

開欄的話

鄭萬鐵路,沿途各地歷史悠久、文化資源豐富,建設“文化高鐵”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一座座新建的現代化高鐵站,融入了中原地區的地域特色、歷史文化、風俗物產,一站一城,各具特色。

鄭萬鐵路河南段離正式開通越來越近了,豫西南地區將結束不通高鐵的歷史,鄧州東站、南陽東站、方城站、平頂山西站……它們在什麼位置、長什麼樣、都有哪些特點,你都知道嗎?小編深入各站,帶你感受“文化高鐵”的氣質和魅力。

今天,小編帶大家走進鄭萬鐵路(鄭州局管段)的南陽東站。

南陽,古稱宛,

位於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陝三省交界地帶,

因地處伏牛山以南,漢水以北而得名。

靈秀山水賦予了南陽茲茲不絕的靈氣,

這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著3000年的建城史,

是楚漢文化的發源地。

這裡是南陽東站!

光武帝劉秀髮跡於此,成就了東漢二百年的統治,故南陽有“南都”、“帝鄉”之稱。這裡是名士之鄉,有謀聖姜子牙、商聖范蠡、科聖張衡、醫聖張仲景、智聖諸葛亮,“南陽五聖”等眾多傑出人物在推動文化發展中做出了巨大貢獻,留下中華文化的璀璨瑰寶。

這裡是南陽東站!

依託厚重的文化底蘊,南陽東站在設計之時,就從臥龍文化、伏牛雲海、南水北調、南陽五聖等方面進行文化提煉,建築內外巧妙地抽取地域文化元素,打造獨具特色的門戶名片。

站房以“臥龍騰飛 伏牛奮進”為理念,形體上,中部落客平臺巨型的格構柱與兩側舒展、飄逸的水平線條勾勒出獨具特色的天際線,宛如巨龍騰飛。優美的拱形結構和純淨的玻璃幕牆交相輝映,室外建築空間層次豐富。

這裡是南陽東站!

候車廳分為上下兩層,建築面積39916m2,站場規模3臺7線。走進車站,站內處處裝飾著地方特色的傳統文化符號,細節中體現建築者的精緻匠心。進站大廳挑簷抽取伏牛山的自然形態,展現南陽的山水奇景。候車大廳抽取“祥雲”的曲線元素,加上“梭形”天窗,象徵“孔明燈”,寄託祝福的美好寓意。“南陽五聖”之一的臥龍先生諸葛亮,青年時耕讀於南陽,後受劉備三顧茅廬而出仕,也是在南陽臥龍崗。當旅客置身南陽東站的候車區域,從精巧的建築細節中,隨處能感受到古聖先賢的智慧與情懷。

這裡是南陽東站!

南陽是河南省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大市。儘管承東啟西、連南貫北,地理位置優越,是連接焦柳鐵路、寧西鐵路兩大鐵路幹線大動脈的核心十字樞紐,是國家級公路運輸樞紐城市,也有河南三大民用飛機場之一的南陽機場,但在構建公路、鐵路、航空現代立體交通體系的路上,長久以來,都是“三缺一”,少了高鐵的身影。當地居民迫切盼望高鐵開到家門口,鄭萬高鐵的開通,圓了他們一個夢。

這裡是南陽東站!

“原來坐火車到鄭州,需要5個多小時,汽車至少需要4個多小時,鄭萬高鐵河南段開通後,南陽到鄭州只需要一個多小時。”鄭萬高鐵河南段開通在即,南陽東站站長劉少龍難掩內心的激動,“南陽外出務工人員多,每年春運和節假日,南陽站的壓力都很大,高鐵開通之後,將從一定程度上緩解南陽站的壓力,咱南陽人今年過年可以坐高鐵回家了!”

這裡是南陽東站!

鄭萬高鐵的開通,將為南陽擺脫“高鐵時代不通高鐵”的尷尬,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新機遇。與普通鐵路相比,高鐵不僅減少了運輸時間,還縮短了南陽與鄭州、武漢、西安三大城市圈的空間距離。豫西南的門戶能夠更便捷地吸引人才、資金、技術等各種經濟要素,南陽作為區域性中心城市對區域經濟發展的主導地位也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視  頻:楊守平 趙鈺佩 代明輝

文  字:趙鈺佩

編  輯:彭曉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