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英系殖民地大多成為發達國家,而法系、西系的卻很少?

我們一一一一個樣


這個問題確實有意思。

似乎整體上看,英國之前的殖民地,發達國家確實很多。

比如現在全球第一經濟體美國,在200多年前就是英國的殖民地。

除了美國之外,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都是英國的殖民地,也都是全球數得上的發達國家。

而法國的殖民地都有哪些呢?

比如越南柬埔寨老撾這三個中南半島國家。越南基本上越來越富裕了,但人均還是不行。而柬埔寨和老撾至今還是聯合國認定的全球最貧窮的國家之一。

另外法國統治的西非殖民地,諸如什麼塞拉利昂等,也是還沒有完全擺脫貧困的國家。

至於西班牙的殖民地:

主要在拉美,比如墨西哥、阿根廷、智利、玻利維亞等等。當地一直沒有發達國家,但是發展要比一些非洲國家殖民地要好。

比如墨西哥和智利等,前幾年的人均GDP都超過了1萬美元大關,向著富裕國家邁進了。只是這幾年經濟出現了退步,導致人均GDP也減少,反而退回到發展中經濟體的行列。

從以上的幾個類比就能看出,似乎英國之前統治的殖民地,經濟整體都還不錯。

但也不能一概而論,比如英國的殖民地還有埃及、烏干達等非洲國家,還有不斷有戰亂的巴基斯坦。他們的經濟發展也沒有和美國、澳大利亞一樣,成為發達國家。

所以,一個基本的看法是——

誰曾經統治不重要,重要的是自身條件。

比如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這些英國殖民地為啥能成為發達國家?他們自身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很少有外部侵略戰爭破壞,同時幾百年裡也基本沒有內部戰爭和紛爭的侵擾。依靠自己的資源和外貿,這就相對容易發展自己。

而不發達的那些國家各有各的不幸——

比如剛才說到的法國殖民地塞拉利昂,這裡是傳統的黑奴貿易的聚集地,成了不斷被搜刮和侵佔的對象。連人都被販賣到世界各地了,更何況他們的資源?這樣的條件怎麼發展好?

再比如埃及,擺脫英國殖民後戰爭就沒停過,光和鄰居以色列就打了幾十年,還和英國法國也打過。這樣的背景和條件,怎麼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比?怎麼能儘快發展呢?

拉美之所以有一段經濟發展好,也是因為沒有太多動盪。只要有動盪,發展肯定拖後腿。

比如最近智利的動盪甚至都讓APEC不能召開了,這樣的情況發展經濟?那就是玩笑了。

所以,哪些殖民地國家發展的好,根本還要看自身條件。不能把發展的成果完全歸功於宗主國,這樣是對他們本國的否定,是不公平的。


木春山談天下


在人類歷史上,英國曾建立起面積超3300萬平方公里的龐大殖民帝國,比當年蒙古帝國面積還要大!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殖民體系崩潰,如今英國當年的殖民國家大致分為三類。

第一類: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新加坡這樣的發達國家。



第二類:南非,前腳已經邁進發達國家行列,卻又被硬生生拉下來,成為發展中國家。

第三類:印度,緬甸,烏干達,肯尼亞這類傳統的落後發展中國家。

整體而言,當初英國殖民下的國家,成為發達國家的也只是少數,而諸如北美地區和太平洋地區,歷史上曾是歐洲地區的最大移民地,還有許多犯人都被流放到這些殖民地。

因此,這些殖民地中,白種人佔據了絕大多數,當地的土著人和土著文化,都被嚴重稀釋,因此能夠更快的吸收和引進先進文化,技術,這些地區就能夠更快的發展起來。



而如英國在非洲地區的其他殖民地,卻因人口受教育程度低,工業基礎薄弱,種族問題複雜等原因而在獨立後陷入長期戰亂,因此發展嚴重滯後。

法國和西班牙的殖民地,同樣是這樣,如加拿大最早就是法國殖民地,後來才變成英國殖民地。


而如巴西,阿根廷這樣的南美洲國家,大多為西班牙,葡萄牙殖民地,歷史上,在其獨立後,一度發展成為發達國家。

但因為後來對工業化建設的誤區,以及對政府和市場關係上的把控沒到位失去了


Mr與川


都是?????

瓦努阿圖,圖瓦盧,所羅門群島,薩摩亞,瑙魯,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聖盧西亞,聖克里斯多福與尼維斯,巴布亞新幾內亞,斐濟,巴巴多斯,基里巴斯, 尼日利亞,喀麥隆,萊索托,博茨瓦納,加納,馬拉維,坦桑尼亞,津巴布韋,斯威士蘭,贊比亞,烏干達,湯加塞舌爾,毛里求斯,莫桑比克,納米比亞,塞拉利昂,肯尼亞,岡比亞.圭亞那,特利尼達和多巴 哥,牙買加 ,格林納達,巴哈馬,安提瓜和巴布達.印度,巴基斯坦,馬來西亞,孟加拉國,馬爾代夫,斯里蘭卡,緬甸。這些都是?


AH_HN_WYH


提問者好像誘導大眾的思想,提問者好像是想間接的說英國海洋遊牧文明思想高於其他的西方國家的文明思想。其實想法非常幼稚。這個問題如果認真分析可以寫一本書的。現在就簡明扼要的說一下。

英系殖民地的印度、巴基斯坦,以及孟加拉國等,也是非常不發達的國家。所以說這個提法完全錯誤!英系殖民地和法系殖民地相差不大。其實都是西方海洋遊牧文明思想的第三次升級後的社會文明思想。有些人不服氣?可以舉個例子,加拿大是英聯邦的成員國,但是法國因素佔據的比例非常大。可以說是英法聯合的文化思想聚集地。法國海外殖民地的經濟也都與英屬殖民地的發展水平差不多。所以說英系殖民地和法系殖民地應該是一個思想層面的海洋遊牧文明思想。

西班牙的以前的殖民地就與英系殖民地有比較大的差別了。雖然都是西方海洋遊牧文明思想的拓展土地。但是,西班牙的海洋遊牧文明是屬於第一次通過海洋擴張的初級海洋遊牧文明,西班牙的海洋遊牧文明拓展的方式就是非常低級和殘暴,水平極低。

學過歷史的都知道,西班牙大航海時代就是野蠻的搶奪財富和暴力殺戮。比歐洲大陸北方草原遊牧文明思想高明不到哪兒!在西班牙大航海之後還有一次西方海洋遊牧文明思想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荷蘭人的海上馬車伕時代。荷蘭人大航海思想早已超越了西班牙和葡萄牙人所擁有的拓展思想了。荷蘭人的海上馬車伕時代,是屬於第二階段的海洋遊牧文明時期。而英國人的大航海時代是第三次海洋遊牧文明時代。英國人的大航海思維完全拋棄了西班牙大航海時期的野蠻殺戮和暴力搶奪。而是通過思想奴役的方式進行殖民了。

英國人的殖民思想相比於西班牙的殖民思想非常先進,不再是強佔領土了,而是思想奴役了。

其實這些都是西方海洋遊牧文明思想,相比於華夏文明思想還是差了許多!只不過現在中國人被西方海洋遊牧文明思想奴役的太深,需要一個時間來轉變思維視角,來突破西方海洋遊牧文明思想的壁壘。在近現代史上,偉大領袖毛主席就是突破西方海洋遊牧文明的第一人!現在中國人都知道毛主席偉大,但是不知道毛主席偉大在什麼關鍵的地方!



亙辰


英的殖民地發達過其它殖民帝國,我分析有如下因素:一,英是最早有較健全的君主立憲法典的國家,且君主象徵權威,具體行政立法靠兩院,施政靠首相。最早實施選舉產生兩院議員和首相,分屆任職。二,英在文藝復興起,雖與法,意等同時產生新興資本主義自由民主思想萌芽,以擺脫封建宗教合王權的束縛,但英是以工業革命和科技大發展的先進資夲主義法制管理最早平穩實施的國家,所以才出現牛頓,瓦特等現代科技及工業革命的奠基先趨。反觀意法西班牙等多國仍是王族結合宗教封建統制體制,法國雖在大革命推翻波旁王朝,但經拿破倫恢復帝制及路易十八復辟等將資本主義民主風潮毀於一旦。三,英在奪殖民地時,與其它帝國一樣殘忍,但由於地幅曠大,具有三千三百四十萬平方公里,以軍隊武統力所不及,所以施以法制行政管理,除總督及稅務官(最高實權)由首相提名,英皇任命外,他們在當地基層,也用以夷制夷之措施,平穩統冶。如加,澳均如此,特別在與美第二次戰爭時,兵力不多,利用加拿大民兵共佔白宮且火燒之,即是例證。四,想吃肉,先把豬喂肥。英在剝奪殖民地資源時,當然優於它國,在鐵路,開礦,城市用電,及後來的汽車等,把現代化推擴當地,一來收穫更多,且節省萬里運費,和人力,產品當地生產及銷售等成夲。二來,便於穩定管制,加強文明法制,以減低反抗。上述不難看出,英在較其它殖民國的統冶方法上是下了不同的工夫的,顯然要比只奪不產,只耗無生的方法耍先進和長遠得多。


黃親國旗


在當今世界上,英國原來的殖民地確實有很多都是發非常發達的國家,而法國西班牙原來的殖民地則要差不少。



英國本身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之一,而英國原來的殖民地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另外加拿大,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等都是西方最發達的國家之一。法國在殖民地,主要是非洲一些國家再加上東南亞的越南等國,現在都算不上發達。西班牙的殖民地主要在拉美,與發達國家相比,他們還是比較窮的。當然西班牙以前的殖民地阿根廷曾經富有過,不過現在也好不到哪裡去。




不過英國作為當年的日不落帝國,以前的殖民地除了上述所說的幾國之外,還有其他很多地方也不怎麼富有。例如非洲的烏干達,剛果,坦桑尼亞,喀麥隆等國,亞洲的印度,緬甸,孟加拉等國,這些國家實在是和發達國家沒有什麼聯繫。而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他們發展的好,是因為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再加上豐富的自然資源。而拉美在以前一段時間發展的很不錯,不過現在都偃旗息鼓了。



可見英國的殖民地也不是都富有,只不過有幾個比較特別的國家,地理位置比較優越,自然資源比較豐富,再加上自己比較爭氣,所以發展起來了。


銀河國際觀察


英國是現代文明的發源地,是現代文明準則的制定者,他的一系列舉措包括法律法官制度都最大程度保障民眾平等權,正因為制度得保障,國運就能長久的發展


兔兔888888888


英國殖民地遍佈四海,大多數也是發展中國家,甚至是不發達國家,確實有幾個富裕的,比如說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但是絕大多數國家是類似於:喀麥隆,岡比亞,埃及,肯尼亞,尼日利亞,贊比亞,津巴布韋,索馬里蘭,蘇丹,烏干達,牙買加,不丹,印度,巴基斯坦之類的國家。



為什麼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可以成為發達國家,為什麼這些國家不會?

這裡面最大的不同是,這些國家都是白人地區,而其他國家都是有原住民的。

這裡面並非說,像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之類的國家,就沒有原住民,而是當地的白人把當地的原住民基本上都種族滅絕了。


那麼有什麼區別呢?我們以農業來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有一共同點,就是農業比較發達,有大片的農場。

美國一直也在向全世界推銷它的農產品,美國人的農業是什麼樣的?是這樣的


大農場,大機械化耕作,一望無際的田野,羨慕吧。

確實羨慕,中國就做不到,但是美國,澳大利亞之類的國家之所以可以辦到,是因為他們驅逐和滅絕了當地的原住民,按道理說在人類征服整個地球以後,這個地球上是不可能突然空出一塊地,完全沒有人的。


不但是中國沒辦法像美國一樣搞大農場,大機械化,歐洲也不行,法國,德國,西班牙,意大利都有高科技,但是他們也不行,原因很簡單,不管是中國還是歐洲,他們都是有原住民的,就是自己。

中國沒辦法滅絕了中國人,然後搞出一片大農場,歐洲人不可能滅絕了歐洲人,搞一片大農場。


其實這個問題的提出者,就如同下面的很多回答一樣,提問者的本意,實際上是想吹噓一下所謂的“盎格魯--薩克遜”文化,但是這種盎格魯--薩克遜文化本身是建立在種族滅絕的基礎之上的,建立在各式各樣的戰爭和剝削之上的,這種文化,不值得提倡。


以印度為例,古代的印度有一說一,還是挺輝煌的,雖然戰爭一直是弱項,但是在經商和經濟上一直不弱,這一點可以通過我們中國古代的各式各樣的文獻來證明。


但是自從英國殖民者來了以後,印度是十年一個小饑荒,二十年一個大饑荒,饑荒不斷,英屬東印度公司統治期間,印度動輒餓死上百萬上千萬人,而且不是隻餓死一回,是餓死了N多回。

但是自從印度獨立以後,雖然依然有營養不良的問題,但是像英國人統治期間動輒大面積餓死人的情況就不存在了。英國人給印度留下的是一個滿目瘡痍的印度。


澳大利亞也是一樣,一直到1967年,才給予原住民公民權,在之前統計人口的時候,原住民都不算人,不納入統計範圍內的。


而美國的印第安人也非常慘,你們在西部看到的大片大片的農場,哪一個是印第安人所有的?印第安人基本上是被圈在所謂的印第安人保留地裡面,自生自滅。


這種建立在種族滅絕基礎上的文化和文明,是不值得學習的。


李建秋的世界


所謂英系殖民地多為發達國家根本就是胡扯。英國的前殖民地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成為發達國家的主要原因就在於:雀佔鳩巢,原住民淪為少數民族,歐洲盎格魯撒克遜人的移民成為主體民族。英國實際上就是在這幾個殖民地複製英國模式。而當年,近代工業文明發端於英國……

至於在亞洲和非洲的英國前殖民地印度、馬來西亞、緬甸、南非則是另一回事。


草民879


殖民就是掠奪,英國人建立的也不例外,甚至比起其他國家有過之無不及,之所以有部分原英國殖民地現在比較發達,那是因為有別的原因,而不是因為曾被英國殖民過。

一、被英國差點吸乾而死的殖民地

比如說印度和緬甸等東南亞國家,還有埃及蘇丹等非洲國家,現今也不發達,在被英國殖民的時候被各種掠奪,尤其是印度,可以說英國之所以成為日不落帝國,印度功不可沒,差不多可以佔50%的份額。

印度這個人口眾多、資源豐富、可以無限掠奪且反抗力薄弱的殖民地,曾被稱作英國女王的桂冠。不但為英國人源源不斷提供著金錢,還源源不斷提供著遠超英國本土的兵源,更是做為輻射掠奪整個亞洲的基地,比如曾向中國輸送的鴉片就是大部分來源於印度,鴉片戰爭的軍隊也是從印度調的兵。

印度人好不容易可笑的通過不合作運動獲得了獨立,但直到今天印度很多關鍵產業仍是掌握在西方人手裡,這樣的國家在獨立的時候還被設置了無數的坑,這樣的國家談何發展?談何發達?

二、因為地理位置原因,部分英國殖民地獨立後成為發達國家或地區。

題主想說的原英國殖民地現在成為發達國家的確實有那麼幾個國家,比如美國、加拿大、新加坡、新西蘭、澳大利亞等。

但是這些國家有一個共性,要麼地域廣大資源豐富,比如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要麼地理位置非常優越,比如新加坡、直布羅陀等。

美國加拿大的大部分區域曾是法國殖民地,只不過後來被英國人搶了去,直到如今,加拿大還有法語區,實際上美國加拿大發展靠的是資源和獨立後一系列政策,跟被誰殖民過沒有關係。

新加坡大家都知道,處於馬六甲海峽關鍵位置,直布羅陀雖不算個國家,但也是把守地中海節點,這樣的國家只要不太腦殘,僅僅靠轉口貿易即可輕鬆成為發達國家,除此之外還有類似的國家,總之這些國家都有自己地理位置的優勢,跟是否被英國人殖民過沒有一毛錢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