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為什麼一生沒有立皇后,背後竟然是因為原生家庭惹的禍

秦始皇為什麼一生沒有立皇后,背後竟然是因為原生家庭惹的禍

01

童年缺席的父愛

秦始皇的母親趙姬,原為呂不韋的妻妾,絕美善舞。在趙國的秦國人質異人(後為秦莊襄王)對其一見傾心。

異人向呂不韋求要趙姬。呂不韋有些不情願,怒,但轉背想起自己結交異人就是為了他回秦國成為秦王時自己可以圖謀,遂應允。

當時趙姬已有身孕,去到異人身邊孕期足月後(大期)即產下孩子。這個孩子就是嬴政。

嬴政兩歲多時,秦國攻打趙國邯鄲,趙國便要殺人質異人。呂不韋和異人用金子收買趙國守城的官兵逃到秦國軍營,回到了秦國。

嬴政和母親趙姬則被遺落在了趙國,面臨危險。幸虧藏在趙國邯鄲的外婆家裡才沒有遭毒手。直到九歲,異人(已改名子楚)登基成為秦莊襄王,嬴政和母親趙姬才被接回秦國。

嬴政在兩歲多到九歲這段童年時代過的是什麼日子呢?任何歷史資料都未記載。

嬴政31歲時,秦國打下趙國。身為秦王的嬴政居然會跑到邯鄲去,找到當年與他外婆家有仇的那些人,把他們一個個全部活埋。

這得是有多大的仇恨和傷害,二十多年都不能在嬴政心中化解。

那些人也許是曾經要殺他們母子的人,抑或是欺負過他們母子的人,抑或是嘲笑過嬴政身世的人,而遭此大禍。

足見嬴政的童年時代過的並不幸福,心靈所受到的創傷,遠比表面上看到的更沉重。

秦始皇為什麼一生沒有立皇后,背後竟然是因為原生家庭惹的禍

02

少年登基時的仲父

嬴政13歲登基。當時呂不韋已是秦國的相國,大權在握。和母親趙姬關係聯結深厚。

要嬴政稱他為仲父。

呂不韋也是縱橫家鼻祖鬼谷子的弟子。他遊說權謀秦王的策略比蘇秦,張儀這些人更狠絕遠慮更老謀深算!

他是商人,賤買貴賣累積了一些家底。認識異人後,他以商人唯利是圖的敏銳嗅覺,認為異人“奇貨可居”。

異人是當時秦國太子安國君的兒子,並不受寵。所以被派到趙國做人質。秦國經常攻打趙國,人質異人就遭趙國冷遇,經濟拮据,門庭稀落。

呂不韋看到了機會,決定以商人的經驗和眼光來投資異人,以圖謀異人成為秦王后的回報。而異人也將呂不韋看作起勢的希望,向呂不韋承諾一旦成為秦國君王將以國分之。

呂不韋把有孕的趙姬獻給異人,開始是迫不得已,後來卻正中下懷剛好成全了他的商賈私心。因為如果日後有可能把秦國過渡為呂姓,這個投資將是何等回報巨大。

呂不韋先將500金給異人包裝自己,彰顯門庭車馬舍人結交朋友,頗為風光。

再拿500金送到秦國安國君的華陽夫人族系,說異人在趙國如何風光優秀,但異人卻非常想念華陽夫人,希望認華陽夫人為母。

因為華陽夫人是當時的秦太子安國君最寵愛的夫人,膝下無子。呂不韋讓異人改名子楚,穿楚服,以投來自楚國的華陽夫人所好。果然成功如願。

子楚成為了華陽夫人的兒子,並被立為繼承人。

子楚和呂不韋逃回秦國後,等待了七年,終於成為秦莊襄王,將呂不韋封為相國。

然後將嬴政和趙姬接回了秦國。

對於嬴政而言,近十歲了,才算得上是真正和父王子楚,及呂不韋見面吧。

三年後,襄王逝。嬴政登基。呂不韋仍是相國,趙姬成為了太后。

呂不韋趙姬兩人舊情復熾,關係親厚,勢力堅牢。

至此,呂不韋處心積慮的權術謀略一一實現,心中頗為志得意滿。

親生兒子(雖不能公開)嬴政成為秦國國君,自己被尊為“仲父”,掌握國家大權。太后趙姬和自己的勢力擰成一股繩。

當年的投資利滾利,複利滾複利也許都無法計算他這樁買賣有多成功。因為從權力上看,他和兒子嬴政幾乎操控了整個秦國。

呂府有奴僕上萬人,河南洛陽十萬戶都是他的食邑。堪稱秦國第一豪!光做秦國第一豪還不滿足,他要做天下第一豪!

當時戰國七雄中魏國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趙有平原君,齊有孟嘗君,都是門客數千,相互攀比。呂不韋不甘落後,門客也有三千。

雖是商人起家,但畢竟師從過大家,所以他比四君子道高一著:命令文人學士門客將各自的見聞記錄綜合成冊,號稱《呂氏春秋》。

並將之公佈在咸陽城門,懸一千賞金,稱若有人能增刪一字,就給予這一千金獎勵。

呂不韋此舉非常成功!《呂氏春秋》果然流傳了下來!

只是他如此高調高雅的炫勢炫富炫才學!底氣何在?因為兒子是秦王,這《呂氏春秋》是要給秦王嬴政看的,以此作為秦國一統的意識形態。

但是,他師從道家鬼谷子,《呂氏春秋》內容雖是雜家,但以道家理論為基礎。秦王嬴政卻另有自己的思想,在統一大業中主推執行的是法家理論。

父子治國思想不一致,呂不韋苦心經營的這一本萬利的從商業到政治的“投資”,真能如他盤算的那樣,高枕無憂,享一世榮華,福澤後世嗎?

秦始皇為什麼一生沒有立皇后,背後竟然是因為原生家庭惹的禍

03

青年親政時的假父

嬴政21歲親政那年,卻遇到了讓他極為恥辱難堪的事情。

本來秦國除了秦王嬴政,就是呂不韋勢力獨大。因為與太后趙姬相親厚,趙姬完全屬於呂不韋的勢力。

既然嬴政是他與趙姬的兒子,他們就是一家人。呂不韋與趙姬來往,考慮嬴政日漸長大,雖然舊情復熾,但畢竟是名不正言不順的私通,上不了檯面。

對於作為掌管大權的相國呂不韋而言,很忌憚。可是他太自私,只考慮自己安全脫身出來,絲毫沒有一點對趙姬不捨的真心。

也許是呂不韋太自信了。當他密謀把自己的舍人嫪毐作為假太監推給趙姬時,只是自私地把趙姬當成了干擾自己前途的棄卒,輕慢地把嫪毐當成了自己永遠的奴僕。

在秦國富貴多年,呂不韋的商人習氣,和當年把異人當作奇貨可居的商品來物化對方的思維,一點也沒有改變。這是他的可悲和失敗之處!

想得出把嫪毐充當假太監,明知不對,卻冠冕堂皇的行之任之。相國身份主持出了《呂氏春秋》的呂不韋,幹這事居然沒有絲毫汗顏。也許還以為自己聰明呢!

因而司馬遷說他是言行表裡不一,騙取名望的那種人。

他不會想到,趙姬雖然只是女人,卻有自己的情感寄託和念想。何況,作為太后,她一直都擁有宮中的影響力和話語權。嫪毐雖然只是底層的舍人,如果一旦臨近榮華富貴,向上爬升的慾望會有多難以遏制。

他不會想到,太后和嫪毐後來勢力會龐大到可以和自己抗衡。而且,他們會有兩個孩子出生。然後,嫪毐會說自己是秦王嬴政的假父(繼父),秦王嬴政死後,自己的兒子就可以當上秦國國君。

嫪毐此言,難道不是與趙姬相授後才說出來的嗎?給自己的兒子嬴政培養政敵,趙姬哪裡只是呂不韋心目中只知歡愛的女人呢?她,難道不想培植自己的勢力嗎?

呂不韋戳得中華陽夫人當年內心的隱痛和擔憂,為何他會忽略趙姬的內心渴望和失望?不過是富貴潑天時,他眼裡只有自己罷了。

從這件事來看,呂不韋哪有權術謀略可言?之前不過是在莊襄王那僥倖投機了一把,成功了。他的政治眼光如此幼稚短淺,源於他出身商人的品行自私涼薄。只顧自己安危,哪管他人死活。所以,他無法控制的局面出現了。

秦王嬴政去雍城行冠禮時,嫪毐竊用玉璽,反叛攻擊秦王。秦王大怒,派人平息叛亂。

得知整個事情的真相後,嬴政更加怒火中燒!將嫪毐通緝抓到後五馬分屍,滅三族,把嫪毐府中上千門客遷居,把太后和嫪毐的兩個私生子憤而囊撲摔死。將太后囚居雍城,聲明與趙姬斷絕母子關係,永不再見。並明令朝臣敢有為太后之事進諫者,“戮而殺之,蒺藜其背”。

一直殺了二十七個人,屍首掛於宮牆示眾。直到茅焦開口“秦王要統一天下,需以孝義為先”,才打動秦王,將趙姬接回咸陽。不是茅焦厲害,而是秦王的統一大業重要,才救了趙姬。

秦始皇為什麼一生沒有立皇后,背後竟然是因為原生家庭惹的禍

04

嬴政親手了結父子情緣

再說呂不韋,嫪毐事發後,他的權術謀略都不見了,無能為力,沒法躲避,當然被牽連。

秦王嬴政罷免了他的相國,把他貶到河南。可是到了河南,好死不死居然數千門客在路上歡迎呂不韋。

真是成也門客敗也門客,也許秦王嬴政心裡給他留了面子,可是這個時候居然到處有各諸侯的門客來請他。

嬴政自然十分反感。恐又給秦帶來變故。不久給他下一旨書信:

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萬戶。君何親於秦,號稱仲父。其與家屬遷處蜀!”寥寥數語,秦王的正氣,悲憤,怒詰令呂不韋啞口無言。

於秦國,你有什麼功勞?《呂氏春秋》署名的是呂姓。投資異人,是商人的奇貨可居。

私通太后,設計嫪毐,是為了一己之私安全避禍。嫪毐叛國殺朕,難道你不是始作俑者?你心中毫無家國大義,你有為秦國這個國家發自內心的奉獻過嗎?沒有!可秦國卻封你食十萬戶。你和秦國有親屬血緣關係嗎?沒有!你卻號稱仲父!

嬴政並非不知自己是呂不韋之子,只是他是秦國國君,代表的是秦國。

就算你我有血親,但是秦國和你沒有血親。從頭到尾,你與秦莊襄王的交易是與國分之。雖然於秦國你無功勞,但你已經號稱仲父,享受了這麼多年的榮華富貴,夠了!去蜀地吧!不想再看到你!

國大於家,道義大於血緣!呂不韋從商人可以搖身一變為相國,為仲父。可是富貴多年,卻仍然改不了自私自利的商人屬性,也許這才讓秦始皇認為是秦國的恥辱吧!

面對兒子嬴政義正嚴辭的質問,呂不韋也許覺得一生的努力頃刻化為灰燼。。。

那刻,心死亦莫過於此。。。

遂飲鳩自盡。。。

應該不是怕秦始皇殺他,而是,他活著,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曾經處心積慮的想福澤後世,至死才明白,商人的自私自利斷送了自己的一切。

秦始皇統一後,下令秦國:

男女依禮有別。禁止縱慾放蕩,男女都應潔誠。嚴懲通姦男子,砍死無罪。。。

可想而知,秦始皇被奇葩的原生家庭父母傷害得有多深,以致在治國中提出這些法令。

他一生對此都深惡痛絕。

因為成長於如此奇葩的原生家庭,秦始皇一生都沒有立皇后。

他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沒有立皇后的皇帝。

策劃:魚羊史記 監製:魚公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