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世紀末,西班牙和葡萄牙籤訂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瓜分世界的條約

引言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西班牙人覺得這好像是上帝送給自己的一場大機遇,恨不得立即提兵征服新發現的土地,但是要想征服新土地就必須滿足一個

重要前提,那就是證明那塊新土地屬於自己或是屬於西班牙王國,因為只有這樣,西班牙人才能“合法”地征服、殖民和統治新發現的土地,但是這個前提對西班牙人來說並不容易滿足。

15世紀末,西班牙和葡萄牙籤訂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瓜分世界的條約

哥倫布第一次航海的路線圖

雖然哥倫布是在西班牙國王的贊助下才得以遠航探險,並發現新土地,但是葡萄牙人卻宣稱哥倫布所發現的土地屬於葡萄牙王國。

而且以歐洲當時的國際公法來看,葡萄牙的這個宣稱是完全合法的,這就造成了西班牙和葡萄牙之間的矛盾。若是西班牙無法解決這個問題,那麼他們辛辛苦苦探索的新土地就等於是為葡萄牙做嫁衣。

但是西班牙人願意放棄到手的利益嗎?當然不願意!而且西班牙人最終也確實統治了美洲的大部分地區。

那麼西班牙是怎麼解決與葡萄牙之間的利益糾紛呢?雙方又有怎樣的交鋒?下面我來為大家詳細介紹西班牙人在此期間使用的種種手段,以及雙方最後是如何妥協的。

15世紀末,西班牙和葡萄牙籤訂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瓜分世界的條約

葡萄牙王國地圖

葡萄牙王國通過《阿爾卡蘇瓦什條約》宣稱哥倫布所發現的新土地歸自己所有

哥倫布完成第一次西航探險後,在回程路上遇到了大風暴,不得不在葡萄牙的里斯本地區靠岸,並拜見了葡萄牙國王若昂二世,而若昂二世在與哥倫布的會面中,就強調哥倫布發現的土地不管是印度,還是世界上的其他什麼地方,其權益都歸葡萄牙王國所有,因為若昂二世認為哥倫布等人違反了《阿爾卡蘇瓦什條約》

15世紀末,西班牙和葡萄牙籤訂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瓜分世界的條約

條約

說到這裡,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什麼是《阿爾卡蘇瓦什條約》。

《阿爾卡蘇瓦什條約》(Treaty of Alcáçovas)是葡萄牙王國的國王阿方索五世卡斯蒂利亞王國的女王伊莎貝拉一世於1479年9月4日年所簽訂的一紙條約。該條約結束了雙方因卡斯蒂利亞王位繼承問題而發生的戰爭,自此以後,葡萄牙國王放棄了對卡斯蒂利亞王位的宣稱權,並確立下了雙方在伊比利亞半島上的國土劃分,同時該條約還涉及到了雙方的海外領地劃分問題。

ps:西班牙在15世紀時還沒有正式完成統一,分屬為卡斯蒂利亞王國阿拉貢王國,但這兩個國家卻是共主邦聯

擁有共同君主——伊莎貝拉一世和費迪南二世

15世紀末,西班牙和葡萄牙籤訂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瓜分世界的條約

15世紀中期的伊比利亞半島

《阿爾卡蘇瓦什條約》是地理大發現時代較為重要的一個條約,開創了殖民帝國瓜分世界的先河。按照該條約的規定,葡萄牙王國放棄了對加那利群島的所有權,並以該群島為界線(北緯28度左右),將世界上所有待發現的土地和國家分為南北兩個部分,其界限的北部歸卡斯蒂利亞王國開發,界限的南部則由葡萄牙開發。

15世紀末,西班牙和葡萄牙籤訂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瓜分世界的條約

加那利群島

從長遠來看,雖然葡萄牙人丟掉了加那利群島,但卻佔了大便宜。

在該條約中卡斯蒂利亞王國承認了葡萄牙對北緯28度以南地區的壟斷權以及葡萄牙對馬德拉群島、亞速爾群島和西非幾內亞等地的佔有。

而通過該條約,葡萄牙還能“合法地”宣稱哥倫布發現的新土地歸自己所有,因為哥倫布所發現的新土地處於北緯20度左右,恰好在葡萄牙的勢力範圍之內,所以按照葡萄牙人的觀點,哥倫布等為西班牙服務的航海家違反了《阿爾卡蘇瓦什條約》。

但當葡萄牙國王拿著《阿爾卡蘇瓦什條約》試圖證明哥倫布在大西洋西岸所發現的新土地不屬於卡斯蒂利亞,而屬於葡萄牙時,為了捍衛自己權益的卡斯蒂利亞女王伊莎貝拉一世和她的丈夫費迪南二世決定想盡一切辦法更改該條約。

15世紀末,西班牙和葡萄牙籤訂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瓜分世界的條約

伊莎貝拉一世和費迪南二世

西班牙的“維權活動”

西班牙雙王得知葡萄牙準備派遣艦隊前往哥倫布所發現的新土地探索時,為了擊敗這個競爭者,西班牙雙王開始想辦法“合法地”壟斷自己在新大陸的一切權益。

說道這裡,我要給大家介紹一下當時的歐洲人如何確定新發現土地的主權歸屬問題。

在地理大發現時代,關於新發現地區的主權歸屬問題,歐洲的國際公法是這樣認為的——基督教國家有權佔領並統治異教徒的國土。除此之外,羅馬教皇有權力決定尚未被基督教統治者所佔領土地或不屬於教皇所統管土地的世俗主權歸屬。

15世紀末,西班牙和葡萄牙籤訂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瓜分世界的條約

梵蒂岡

比如天主教教會為了酬謝葡萄牙人對伊斯蘭教國家的進攻,就曾於1481年頒佈教皇訓諭,承認葡萄牙人在非洲發現並佔有領土的主權:

“加那利群島以南和幾內亞西面及其附近將要找到的或取得的一切島嶼,全部歸葡萄牙所有,任何人不得侵犯。”

15世紀末,西班牙和葡萄牙籤訂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瓜分世界的條約

非洲地圖,藍色部分為西非

為了保護自己的權益,西班牙雙王以這一國際公法作為依託,開始採取必要的外交措施,要求教皇承認西班牙對新發現地區的獨佔主權。

而時機對西班牙王國也極為有利,因為當時的羅馬教皇——亞歷山大六世是阿拉貢王國的貴族出身,其在競選教皇以及早年擔任主教時接受了西班牙雙王給予的諸多好處。

ps:亞歷山大六世教皇(1431年1月1日-1503年8月18日),原名羅德里戈·波吉亞,是個西班牙人,阿拉貢貴族出身,在天主教歷史上極為臭名昭著,他公開承認自己的情婦和私生子,為其掠取利益,並用毒藥、陰謀等手段鞏固自己的權利,美劇《波吉亞家族》對此有深刻描述。

15世紀末,西班牙和葡萄牙籤訂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瓜分世界的條約

《波吉亞家族》中的亞歷山大六世教皇

亞歷山大六世教皇為了回報西班牙雙王對自己的支持,頒佈了一系列有利於西班牙權益的教皇訓諭,將哥倫布在大西洋西岸發現的土地和海洋的主權給予了西班牙人,並將葡萄牙人完全晾在了一邊,絲毫不顧及其利益。

15世紀末,西班牙和葡萄牙籤訂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瓜分世界的條約

亞歷山大六世教皇

亞歷山大六世教皇承認西班牙對新發現土地享有一切主權

亞歷山大六世教皇的第一道訓諭於1493年5月3日發佈,被稱為《中間分界線訓諭》,該訓諭宣稱:

“鑑於懺悔者克里斯托弗·哥倫布已經航行到將近印度,並已發現遠處一些島嶼,甚至一些迄今別人從未發現過的陸地,那裡居住著許多和平生活的人民。他們不穿衣服、不吃肉,有意信奉基督教。茲確認,凡是經卡斯蒂利亞雙王及其繼承人所派使節發現的每一處島嶼和陸地,如果從未屬教皇管理,就歸該國王及其繼承人行使充分主權。”

ps:哥倫布航海探索時期,西班牙雙王和大多數歐洲人都以為哥倫布所發現的地方屬於印度或是中國、日本等地方,並不知道哥倫布發現的土地其實屬於美洲。

15世紀末,西班牙和葡萄牙籤訂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瓜分世界的條約

《中間分界線訓諭》發佈以後,西班牙雙王合法地獲得了征服殖民統治哥倫布所發現土地的一切權利,但是葡萄牙國王派遣使者對教皇的這條訓諭表示反對,並堅持自己的主張,認為不管哥倫布所發現的新土地距離非洲多麼遙遠,只要其在加那利群島的緯度以南,葡萄牙就對其享有完全的所有權。

而西班牙雙王對《中間分界線訓諭》也不滿意,因為該訓諭只提到西班牙的主權包括哥倫布所發現的一些土地和島嶼,並未將“美洲”所有未發現土地的主權給予西班牙,這就意味著西班牙雙王對美洲沒有壟斷權

15世紀末,西班牙和葡萄牙籤訂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瓜分世界的條約

早期的世界地圖

為了獲得開拓“美洲”的壟斷權,西班牙雙王再次派遣使者聯絡亞歷山大六世教皇,以更強硬的語言要求教皇將“美洲”所有發現和未發現土地的主權都給予西班牙。

西班牙雙王的使者來到羅馬後並沒有直接要求教皇下達相關的訓諭,而是首先斥責了亞歷山大六世繼任教皇以來乾的諸多荒唐行為,說其臭名哪怕在西班牙也廣為流傳,並提醒教皇不要忘記西班牙對純潔天主教國家所做出的努力,最後才要求教皇和教會感謝西班牙,給予西班牙更多的權利:

“基督已把幸福島(加那利群島)置於國王們管轄之下,事實證明群島的富饒是出人意料的,他最近又把一些通向印度的不知名島嶼賜給國王們,這些島嶼可以完全看成為全世界最寶貴的地方,可以指望王家的使節短期內就會為基督把這些地方整理好。”

15世紀末,西班牙和葡萄牙籤訂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瓜分世界的條約

亞歷山大六世教皇用子午線界定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勢力劃分

亞歷山大六世教皇被西班牙使者毫不留情的斥責之後,為了緩和與西班牙之間的關係不得不重新頒佈一條更令西班牙雙王滿意的訓諭。

在這一條訓諭中,教皇明確地畫出了西班牙與葡萄牙之間的勢力範圍分界線,這條分界線就是著名的教皇子午線

15世紀末,西班牙和葡萄牙籤訂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瓜分世界的條約

第一條教皇子午線

亞歷山大六世在地球儀上用一條黑線連接北極和南極,將歐洲以外的世界一分為二,分別授予西班牙和葡萄牙。關於這條子午線的地理位置,教皇在訓諭中這樣宣稱:

“鑑於你們的使節和船長或臣民在航行到西方或南方時,可能在東部地區著陸,在那裡發現屬於印度的海島和陸地,我們把以前講過的禮物補充和擴大到無論什麼海島和陸地,已找到的和將找到的,在向西或向南航海或旅行中,無論它們在東方地區、西方地區或在子午線上或在印度地區……從眾所周知的亞速爾群島和佛得角群島中的任何地點以西及以南100裡格為界,在這條界限以西將要發現之地凡不屬信基督教的君主所有者,均屬卡斯蒂利亞。”

ps:裡格(League )是歐洲人使用的一種長度單位,相當於5.556公里。

15世紀末,西班牙和葡萄牙籤訂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瓜分世界的條約

這條子午線也並不是隨隨便便劃出來的,可以確定的是,這條子午線之所以在亞速爾群島以西100裡格處,與哥倫布的建議有很大的關係。

哥倫布在教皇劃分世界之前,曾兩次跨越這條經線,他發現這條經線的東面和西面的氣溫、星辰不相同,而在這條經線的東面他經常遇到暴風巨浪,而經線的西面卻常常很平靜,因此哥倫布建議西班牙雙王以這樣一條氣象學上的分界線作為劃分世界的子午線。

15世紀末,西班牙和葡萄牙籤訂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瓜分世界的條約

哥倫布

關於哥倫布建議西班牙雙王劃分該條子午線的文獻資料已經流失,但我找到了教皇劃定分界線之前,哥倫布給西班牙雙王的相關信件,在信件中哥倫布如此寫道:

“當我從西班牙航行去印度(其實是美洲)時,一到亞速爾群島以西100裡格之線,立刻就發覺天空、星辰、氣溫及海洋大不相同,我十分注意驗證這點。我發現,在越過那些島嶼以外100裡格的子午線,羅盤指針原先指東北,現在指西北,相差一個滿羅經點。在抵達那條線時,就彷彿你已在地平線下安置了一座小山,我也發現在這條子午線上一片浪花也碰不到。到達那裡時我也發現海面很輕柔、很平靜,即使風烈,也掀不起大浪。我又發現,越過該子午線向西,氣候很溫和,冬季和夏季都無變化。”

15世紀末,西班牙和葡萄牙籤訂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瓜分世界的條約

西班牙雙王接受了哥倫布的建議,將平靜、便於航海的地區留給自己,把暴風巨浪之所分給了葡萄牙。

雖然葡萄牙使者對此表示異議,但教皇還是按照西班牙人請求劃分了界限,並在公佈訓諭的同時還將過去許多教皇曾賜予葡萄牙的諸多權利一筆勾銷,這條訓諭的內容是這樣的:

“無論是對國王、對親王、對王子做的,無論是宗教組織或軍事組織,一概無效,即使已被佔有,也照此辦理。”

15世紀末,西班牙和葡萄牙籤訂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瓜分世界的條約

葡萄牙與西班牙的“鬥爭”

教皇子午線頒佈以後,西班牙人對這個有利於自己的訓諭很高興,因為這不但確保了西班牙對美洲的壟斷權,還讓西班牙有機會獲得西非地區的一部分權益。

而對於葡萄牙來說,這條在西班牙主導之下劃分的分界線無異於是對葡萄牙利益的嚴重侵犯,但葡萄牙國王知道自已無法從西班牙籍的教皇手中獲得有利於自己的訓諭,所以直接找上了西班牙雙王,與其進行了激烈的交鋒。

15世紀末,西班牙和葡萄牙籤訂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瓜分世界的條約

雖然西班牙的國土面積大於葡萄牙,但是葡萄牙並不是一個好相與的對手。

通過非洲貿易發了大財的葡萄牙王國在當時很強盛,具有巨大的實力,讓西班牙雙王不能視而不見,但西班牙同樣不想放棄到手的權益,因而兩國之間的關係緊張了起來,劍拔弩張大有大動干戈之勢。

ps:葡萄牙國王若昂二世是一個不可小覷的君主,他推動了葡萄牙人大規模航海探索的活動,並以強硬的手段保護葡萄牙王國的權益,被當時的葡萄牙人稱之為“完美君主”,也被其主要競爭對手——伊莎貝拉一世女王稱為“男子漢”。

15世紀末,西班牙和葡萄牙籤訂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瓜分世界的條約

葡萄牙國王——若昂二世

但是兩國之間的戰爭並沒有爆發,考慮到葡萄牙王國的實力,尤其是葡萄牙強盛的海軍後,西班牙雙王最終選擇後退一步,放棄兵戎相見。在與葡萄牙使者進行了唇槍舌劍的激烈探討後,不得不將分界線向西再挪動270裡格,放棄了一部分權益,以換取殖民地與本土之間的航路安全。

15世紀末,西班牙和葡萄牙籤訂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瓜分世界的條約

葡萄牙在世界範圍內的地盤(綠色部分)

托爾德西利亞》的簽訂

經過長時間的探討和教皇的仲裁,在海外領地和勢力範圍問題上糾纏不清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最終於1494年6月7日,在托爾德西利亞(Tordesillas)正式簽訂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瓜分世界的條約——《托爾德西利亞條約》

15世紀末,西班牙和葡萄牙籤訂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瓜分世界的條約

條約

按照《托爾德西利亞條約》的規定,葡萄牙和西班牙在佛得角群島往西370裡格處,從北極到南極重新畫出一條子午線,將歐洲以外的世界一分為二,分別授予西班牙和葡萄牙。自此該線以西歸屬西班牙王國,該線以東歸屬葡萄牙王國。

15世紀末,西班牙和葡萄牙籤訂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瓜分世界的條約

虛線為第一條子午線,實線為最終的子午線

15世紀末,西班牙和葡萄牙籤訂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瓜分世界的條約

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地分佈

《托爾德西利亞條約》意義重大,是地理大發現時代的標誌性事件。

葡萄牙和西班牙都將《托爾德西利亞條約》視作外交上的勝利,葡萄牙國王認為自己將分界線向西推移了270裡格後,並沒有丟掉任何權益,同時還有可能在自己的勢力範圍內發現某塊位於大西洋南側的

未知大陸,以及對西非環非洲航線印度貿易的壟斷權。

雖然葡萄牙人最終沒有在大西洋上發現新的大陸,但是卻獲得了南美洲的一部分——巴西,這對葡萄牙來說是個意外之喜。

15世紀末,西班牙和葡萄牙籤訂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瓜分世界的條約

而西班牙人則認為,自己憑藉此條約完全將葡萄牙人擋在了“新大陸”之外,完全佔有了所有新發現和未發現的土地(除巴西以外),可以放手開拓殖民地了,不用再和葡萄牙人在領地問題上糾纏不清。

15世紀末,西班牙和葡萄牙籤訂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瓜分世界的條約

西班牙的地盤(紅色部分)

那麼誰虧了呢?當然是美洲的印第安人了,但印第安人的意願顯然不在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考慮之列。

15世紀末,西班牙和葡萄牙籤訂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瓜分世界的條約

劃分完地盤之後,葡萄牙和西班牙就開始專心地開拓自己勢力範圍內的土地。

他們將自己領地內的印第安人文明毀滅,將本國的文化、信仰和社會制度強加給殖民地內的印第安人,打亂了印第安人文明的進程,並最終將印第安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推向消亡。而掠取了大量殖民地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則憑靠殖民地的資源分別建立了殖民帝國,影響了人類文明的走向。

15世紀末,西班牙和葡萄牙籤訂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瓜分世界的條約

後記

西班牙和葡萄牙在15世紀末期都不是歐洲最強的國家,但是他們在全球地表的完整輪廓還未被完全發現時就敢瓜分世界,這不得不讓人佩服。

而歐洲人對世界的瓜分並沒有因為《托爾德西利亞條約》的簽訂而停止,當其他歐洲國家,如法國、英國、荷蘭等國將目光轉向海洋時,《托爾德西利亞條約》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紙空文,這張沒有給他們留有任何權益的條約,無法阻擋他們對世界的探索和瓜分,他們最終將擊敗葡萄牙和西班牙這兩個老牌殖民強國,建立起新的

世界性殖民帝國


(本文到此結束,謝謝觀看)

參考文獻:

  • 《哥倫布傳》[西]薩爾瓦多·德·馬達里亞加 著
  • 《哥倫布航海日記》[意]克里斯托弗·哥倫布 著
  • 《航海圖的世界史》[日]宮崎正勝 著
  • 《征服者:葡萄牙帝國的崛起》[英]羅傑·克勞利 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