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亞述帝國為何快速衰亡?氣候變化是主要原因

新亞述帝國為何快速衰亡?氣候變化是主要原因

新亞述帝國的最後一位統治者阿蘇爾·巴尼帕爾無法改變氣候變化的影響

古老的美索不達米亞是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之間的傳奇土地,是新亞述帝國的指揮和控制中心。這個古老的超級大國是當時最大的帝國,從公元前911年至公元前609年一直存在於如今的伊拉克和敘利亞區域。亞述國家最鼎盛時期,國土從西部的地中海、埃及一直延伸到東部的波斯灣和伊朗西部。

新亞述帝國為何快速衰亡?氣候變化是主要原因

綠色區域為新亞述帝國的版圖

然而,從公元前650年開始,這個帝國在短短几十年內徹底崩潰。究竟發生了什麼?

許多理論試圖解釋亞述帝國的崩潰。大多數研究人員將其歸因於新亞述帝國主義的過度擴張,內戰,政治動盪和亞述軍隊的失敗。

加州大學地球和氣候科學教授阿什西·辛哈西,安交通大學全球環境變化中心副教授加亞特里·卡薩亞特在《科學進展 》雜誌上發表研究報告稱,氣候變化導致了新亞述帝國的迅速崛起,然後導致了其急劇崩潰。

新亞述帝國是一個經濟強國。擁有一支強大的騎兵,戰車和鐵製武器以及龐大的常備軍。兩個多世紀以來,強大的亞述人進行了不懈的軍事行動。他們征服,掠奪了近東和中東的主要地區大國,每位亞述國王都試圖超越他的前任。

新亞述帝國為何快速衰亡?氣候變化是主要原因

新亞述帝國一度非常強大

新亞述帝國的最後一位國王阿蘇爾·巴尼帕爾在尼尼微古城統治這個龐大的帝國,尼尼微的廢墟位於現在伊拉克的摩蘇爾的底格里斯河上。尼尼微是一個規模龐大的大都市,規模空前,大,遍佈寺廟和宮殿建築群,以及充滿異國情調的花園,這些花園被廣泛的運河和渡槽灌溉。

然後這一切在短短几年內就結束了。科學家調查了新亞述帝國崛起和最終垮臺時的氣候條件,他們深入尼尼微附近的庫納巴洞穴,從洞穴的石筍中收集了樣本。這些是從洞穴底部指向上方的錐形地質結構。隨著雨水從洞頂滴落下來,它們從地面向上緩慢生長,沉積出溶解的礦物質。

新亞述帝國為何快速衰亡?氣候變化是主要原因

石筍層記錄了它們形成時的氣候條件

雨水包含重和輕的氧同位素,即具有不同中子數量的氧原子。氧同位素比的細微變化可能是雨水最初下降時氣候條件的敏感指標。隨著石筍的生長,它們將滲入洞穴的滲透雨水的氧同位素比率鎖定在其結構中。

通過仔細鑽探與樹木相似的年輪上的石筍,研究人員認真地整理了美索不達米亞北部的氣候歷史。在每個樣品中,他們測量了氧同位素比,以建立條件變化的時間表。

通過將石筍的氣候記錄與該地區的歷史和考古記錄進行直接比較,科學家們發現,與之前的4000年相比,新亞述帝國最重要的擴張階段發生在兩個世紀之久的異常潮溼氣候間隔內,這被稱為大雨期,這個時期降雨異常多,緊隨其後的是公元前七世紀中葉至上世紀中期的大幹旱。這些古老的乾旱條件與伊拉克和敘利亞最近的乾旱一樣嚴重,但持續了數十年,新亞述帝國崩潰的時期恰好在這一時期內發生。

儘管新亞述帝國規模巨大,但其經濟核心始終侷限於一個相對較小的地區。美索不達米亞北部這片相對較小的地區是農業收入的主要來源,並推動了亞述軍隊的軍事行動。

新亞述帝國為何快速衰亡?氣候變化是主要原因

亞述帝國在不尋常的潮溼氣候中崛起,並在環境轉為異常乾燥後不久崩潰

科學家認為,在這個半乾旱的地區,近兩個世紀的異常潮溼條件使農業蓬勃發展,併為新亞述帝國的經濟注入了活力。數據顯示,溼潤時期突然結束,乾旱來臨。在反覆發生的特大幹旱的控制下,新亞述帝國核心地區及其腹地被“ 不確定區域 ”所吞沒。在該區域,降雨極為不穩定,任何以雨水灌溉的農業都面臨著歉收的巨大風險。

一再的農作物歉收可能加劇亞述的政治動盪,削弱其經濟並增強鄰近鄰國的實力。

這一發現在現在也具有現實意義。

在現代,曾經構成新亞述帝國核心的同一地區多次遭受多年乾旱的襲擊。伊拉克北部和敘利亞2007年至2008年的特大幹旱是過去50年來最嚴重的乾旱,導致該地區的穀物歉收。

這樣的乾旱使人們瞥見了亞述人在公元前七世紀中葉所承受的苦難。新亞述帝國的崩潰為當今社會提供了警告。氣候變化將繼續存在。在21世紀,人們擁有了新亞述人所沒有的東西:後見之明和大量觀測數據。政治動盪和缺水地區的不可持續增長是災難的根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