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媒記者走進永豐畲族鄉張家車 紅色底蘊與畲鄉風情魅力四射

網媒記者走進永豐畲族鄉張家車 紅色底蘊與畲鄉風情魅力四射

龍岡畲族鄉全景

网媒记者走进永丰畲族乡张家车 红色底蕴与畲乡风情魅力四射

畲族姑娘表演特色禾槓舞

网媒记者走进永丰畲族乡张家车 红色底蕴与畲乡风情魅力四射

網媒記者體驗餈粑製作。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 記者曾學涵、劉靖雯報道:從永豐縣龍岡畲族鄉圩鎮往北1.5公里,有個村莊名叫張家車村。作為龍岡附近最大的村莊,它一面靠山,三面環水,村內古樟參天、樹木茂密生態環境優美。10月23日上午,全國重點網絡媒體吉安行2號線採訪團一行來到來到永豐縣美麗鄉村建設精品點——龍岡畲族鄉張家車,紅色歷史底蘊與鄉村鉅變,體驗畲鄉風情。

張家車村位於永豐縣龍岡畲族鄉北面,現有居民81戶454人,以張姓人家居多,屬畲漢混居村落。走進村莊,只見一幢幢畲鄉風情的房屋裝扮一新,錯落有致,村莊整潔衛生,巷道縱橫交錯,孤江之上索橋橫跨,清水細流;沿江公園樟樹林立,黨建主題亭臺樓閣俱全。

在畬族妹子的引導下,2號線媒體採訪團一行跨過孤江老渡口,沿著樟樹林向張家宗祠走去。張氏祠堂,就是原蒼崖祠,1931年4月23日至7月20日中共蘇區中央局進駐龍岡張家車村,蘇區中央局總部在這裡駐紮88天,並在張家車村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為中央蘇區的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工作人員介紹,這裡還有很多當年的戰鬥遺蹟,軍民同心的革命事蹟。村裡的老祠堂、蒼崖祠、愛敬堂、靈廊堂、孝思堂、甘節堂、蒼屋背、花廳下等八個大祠堂成為了當時中央局各機關和所屬單位的工作用房和領導人住宿、開會、學習的活動用房,張家車村成為了重要的紅色村莊,紅色歷史底蘊深厚。目前,村裡在甘節堂陳設了“毛澤東舊居、朱德舊居”內容,供參觀者瞻仰。

在甘節堂一牆之隔的畲族風情園內,陳列了一些與畲族生活有關的物什,尤其是獨具特色的畲族服飾。隨後,2號線媒體採訪團一行還觀看了龍岡畲族的禾槓舞,現場體驗打餈粑。工作人員告訴媒體記者,龍岡畲族的禾槓舞,由畬族妹子一手拿著柴刀,一手拿著禾槓,踏著禾槓歌的節奏韻律,與柴刀面碰擦敲打禾槓發出的音色配合,將勞動場景變成了生動活潑的舞蹈藝術,非常有特色。 “在張家車村,這裡紅色底蘊與畲鄉風情的融合令人印象深刻”,鳳凰網的潘莎莎表示。

據瞭解,2017年以來,龍岡畲族鄉搶抓全市第一批特色小鎮示範點建設和“龍上沙”美麗鄉村示範帶建設的機遇,按照新農村建設“整潔美麗,和諧宜居”的總體要求,以“清淨整潔,精細秀美”為目標,高質量打造了張家車美麗鄉村精品點。村民告訴記者,現在來村裡旅遊的客人越來越多,以前只是供自己食用的番薯幹、煎薯包、糯米酒等農產品,現在可以變成現錢了,村裡日新月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