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群:領導者不懂會計,拍腦門做決策,就無法將企業經營好

本期公開課企業家

吳群

瀋陽盛和塾 理事

遼寧卓廷稅務師事務所 董事長

國際高級財務管理師

吳群:領導者不懂會計,拍腦門做決策,就無法將企業經營好

課程主題

《用數字經營》

不懂會計能經營企業嗎?

一般人眼中的會計:

●圍繞著財、物進行票據處理、統計及後續跟進工作;

●委託給稅務師或會計師,經營者不必懂得會計;

●只要知道“賺了多少利潤”、“必須付多少稅”就可以;

●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操作會計數字。

領導者不問財務不看報表,一拍腦門就做決策,也不估算盈虧。這樣嚴重脫離實際,怎能經營好企業?!

經營者必須正確掌握自己公司的經營實際狀況,做出精確的經營判斷。

稻盛先生說:只有把哲學變成數字才是經營。

經營者一定要提高哲學理念並將哲學用於經營,用於改變會計數字,經營才會變好。

1為什麼哲學變為數字經營就會變好

稻盛先生把銷售最大化,經費最小化當作經營的大原則,京瓷因此成為了高收益體質的優秀企業。

大家都認為銷售額增加,經費必然隨之增加。但是稻盛先生認為,訂單增加五成,通過提高效率,人員和費用只能增加兩成。

構建如此高效益的企業體質,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危機,企業都能輕鬆應對。

吳群:領導者不懂會計,拍腦門做決策,就無法將企業經營好

案例:

以前卓廷代賬的業務在100-120戶之間,沒有超過150戶。那時我的想法是這個行業就只能維持100多戶左右。

平時我就逛逛街喝喝茶,直到2015年加入盛和塾,我開始反省,自己的努力程度不夠,應該改變,也要為卓廷的夥伴而改變。

2016年初,卓廷客戶不到150戶,由於我的改變,帶動大家的改變,客戶數量增加到350戶,員工從27人增加到54人。

這驗證了銷售量增加一倍多,人員只增加一倍,人工費相應減少。

吳群:領導者不懂會計,拍腦門做決策,就無法將企業經營好

怎樣擴大銷售額呢?

一方面是全員推銷,拓展新產品,擴大銷售;另一方面就是定價。定價是決定企業生死的關鍵。

怎樣定價呢?

“成本加利潤”式的定價,價格偏高,難以售出,就會造成不得已降價,無法實現預想的利潤,甚至虧損。

所以定價必須找到客戶樂意接受又能盈利的交匯點。科學的定價才是提高銷售額的最終解決之道。定價之後要計算成本,壓縮生產成本、費用等。

2哲學變為數字後經營變好的表現

01使用經費

稻盛先生將經費分成了三種形式:本質上的經費、實質上的經費、形式上的經費。

形式上的經費:

大家通常把發票當經費,或者說財務報表上反應出的經費,但這些費用不一定用在了業務和工資上。

實質上的經費:用在了業務上,但沒有提高公司銷售額和利潤的經費。比如業務員洽談業務,業務沒有談成,但是費用支出去了。

實質上的經費沒有給公司帶來利潤,是我們要儘量避免的。

本質上的經費:第一,這類經費對利潤有貢獻;第二,它適用於玻璃般透明的原則——向全體員工公開,讓所有員工認可。

例如,因空調常年低溫,衛生間長明燈等現象增加的電費,必須要減掉。

我們必須有注意細節的意識和理念才能做到全員費用最小。當大家哲學水平提高了,支出的經費也慢慢從形式到實質最後都變成了本質上的經費。

哲學水平提高了,經費就降低了,利潤就增加了,經營就會越來越好。

吳群:領導者不懂會計,拍腦門做決策,就無法將企業經營好

02價格和價值的比值

價格是由經營者決定的,價值是由客戶決定的。

當價值和價格的比值小於100時,就表示客戶不滿意甚至會投訴(例如礦泉水一瓶價值1元,售價2元可能就不被顧客所接受);比值等於100,就表示客戶能夠接受你的產品,成為對這個產品的喜歡者;比例等於120 ,就表示客戶感覺滿意,會成為忠誠者;比例大於等於150時,表示客戶很感動,會介紹朋友成為支持者;當比值達到200時,就表示獲得了客戶的尊重,這個客戶不僅會尊重產品,也會尊重企業。

吳群:領導者不懂會計,拍腦門做決策,就無法將企業經營好

03會計報表

財務報表就是企業活動的寫照。無論是手工核算還是電算化,或者信息集成系統財務會計,都是一端輸入記錄企業活動的憑證,另一端輸出描述企業活動的財務報表。

吳群:領導者不懂會計,拍腦門做決策,就無法將企業經營好

會計就是把企業的活動輸出成財務報表。

企業的活動分為經營活動、投資活動、籌資活動。經營活動就是我們正常的買賣活動;投資活動就是對看好的項目進行投資;籌資活動就是企業引進資金。

我們把這些活動的原始單據交給會計,會計做成會計憑證,生成會計賬簿,包括日記賬、明細賬、總賬,再通過賬簿生成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而這兩個報表就是企業儀表盤的一項重要內容。

吳群:領導者不懂會計,拍腦門做決策,就無法將企業經營好

左邊是流動資產和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右邊是負債以及所有者權益(自有資本)。資產總額確定了,負債越少,自有資本就越多。兩邊在整體上來說應該是一樣的。

資產負債表描寫的是企業的家底。

從資產負債表可以清楚瞭解企業的總資產是多少,企業有多少負債,股東權益是多少。

資產負債表與企業同時出生並忠實記錄企業的成長曆程。每月月末,資產負債表報告月末這一確定日期的企業財務狀況,對於年報而言,資產負債表報告的就是12月31日這一天的財務狀況。

資產負債表以列清單的方式呈現了一定日期的所有資源。

吳群:領導者不懂會計,拍腦門做決策,就無法將企業經營好

利潤表描寫的是企業的成績。

如果我們有三個產品,就要把利潤收入做成三個產品,相對應的也要有三個產品的成本。

費用不只要劃分到“管理費用”,再往下細分可能還能分出20項甚至更多。所以費用劃分一定要越細越好。

除此之外,我們還要做1、2月的目標利潤表和實際利潤表。例如已有1月份的目標,然後做出實際,再做2月份的目標,就要比1月份的實際要好,一直做到12月份。

除了月份的目標我們還要有全年的目標和實際,然後分析差異、沒有完成的原因、完成得很好的原因。

吳群:領導者不懂會計,拍腦門做決策,就無法將企業經營好

利潤表是報告企業一定時期經營成果的報表。對於年報而言,利潤表報告的就是1月1日至12月31日整個年度的經營成果。

生活中沒有不想要一份好看成績單的學生。同理,企業也需要一張好看的利潤表。

經營者不斷提高心性,讓所有員工成為經營者,調動起員工的積極性,企業的成績單自然就會越來越好。

3如何繳納稅金

稻盛先生說,不想支付稅金的人,公司是不可能做大的。

吳群:領導者不懂會計,拍腦門做決策,就無法將企業經營好

許多經營者把稅前利潤看作自己的經營成果,這成果讓國家作為稅金拿走相當一部分,就感到痛惜,於是千方百計增加成本,減少稅前利潤。

但是這樣企業內部流程積累不起來,一旦遭遇蕭條,企業就岌岌可危。

企業要設立更高的利潤目標,徹底貫徹銷售最大、經費最小的經營原則,大幅提升利潤率,就要在繳納大量稅金,對國家做出大量貢獻的同時,將稅後利潤作為企業內部流程不斷積累。

稻盛先生說:我一年掙了2億,給國家上交稅金後,就剩1億。我非常想把2個億都拿下來,所以我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把利潤做到4個億。

企業家從獲得的利潤中繳納稅金為社會作出貢獻,進而將剩餘的一部分還原給社會,這才是高尚的行為,我相信只要企業家有一顆純潔的心,根據自己的實力為社會做出有效的貢獻那麼整個社會就會更加和諧富裕。

吳群:領導者不懂會計,拍腦門做決策,就無法將企業經營好

問答環節

經營問答一

問:

吳群老師,您好!您的分享中提到稻盛先生的一句話“定價即經營”,能否進一步說明如何定價?謝謝。

答:

定價是企業最高經營者的職責。定價定的是顧客樂意接受的最高價格。

首先,先定位,後定價。比如企業是做高端產品的,一定要定高價。

其次,先定戰略,後定價。薄利多銷、追求效率,或厚利少銷、追求效益。

最後,先定業務模式,後定價。比如一罐加多寶比可口可樂貴75%,這樣加多寶才有更多的錢贊助節目、打廣告。

日本戰後物質匱乏期,可口可樂進入日本。起初它非常昂貴,還有股藥味,銷售不好。結果最後可口可樂席捲全日本。

因為銷售可口可樂的商家都能獲得可口可樂公司支付的大量佣金以及各種形式的激勵。售價高,利潤自然也高。

可口可樂的戰略就是通過高售價獲得高利潤,並把大量利潤投入到有效的宣傳中去。

定價是一門複雜的學問,並非越便宜越好,要根據公司定位戰略和經營模式的不同而不同。

經營問答二

問:

吳總好!請問在企業經營過程中,財務人員應該如何在工作中提高哲學意識?謝謝

答:

財務部不能只圍繞著票據處理、統計和後續跟進工作,而應該提供給經營者準確的經營狀況,以便做出精確的經營判斷。

同時財務部門要始終保持端正、公正、合理的態度,在公司內做出榜樣。

專業方面,在健全的財務制度流程的基礎上,嚴格執行財務準則,保證數據的真實可靠。

比如說在會計報表上,定期將財務報表經營報表分類、加工、彙總,及時、快速地向各類經營者及相關部門提供準確的經營數據,還要有批註說明。

比如說在會計分析方面,結合經營需要,進行關鍵指標和日常經營指標分析,同類指標運用差異分析,關鍵指標運用比例分析,關鍵指標、關係指標運用比率分析,保證現場改善、利潤提升和現金思維。

會計的改善就是從報表數據中找到經營問題,及時進行數據分析、比較和解決問題,同時抓住數據變動趨勢,不斷提高經營業績。

經營問答三

問:

吳群老師,您好!請您分享一下從財務工作的角度如何將企業哲學真正落地?謝謝

答:

我加入盛和塾三年來,卓廷也一直在探索並踐行著稻盛經營學。

我們踐行稻盛經營學的方針,是從高管向基層,自上而下推進。用企業經營報表實現透明化經營,找到企業的經營理念,確定企業大義名分,實現拓展經營的結果。

踐行稻盛經營學的具體方法僅供大家參考。

我們每週有晨會、週會、月度會議,每日有共讀、微信打卡、小組學習會;有11人在盛和塾學習,參加盛和塾的活動;公司全員參加6項精進培訓,召開分享會,推薦優秀員工成為盛和塾活動的志工等等。

公司還推行孝心文化、感恩文化,每個月給所有員工一份孝心禮;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參加掃除道等活動。

我們還組織各層級的空巴,有員工專用的幸福基金及相關福利制度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