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麵大王陳克明的成功故事:包容是一種尊貴,遇事容易化解

包容

陳克明

掛麵大王陳克明的成功故事:包容是一種尊貴,遇事容易化解

古人說,百川歸海,有容乃大。有容就是有氣度、涵養,心裡能裝得下東西,看得見差異。

在我創業初期的時候,我遇到一個橫蠻無理之人,他常常在我的工廠外面的公路上,阻攔進入我廠區的車輛。有一次還把路挖斷,說是要收過路費。當時,他是我們當地有名的混混,很多人對他敢怒不敢言。

碰到這種情況,我心裡也不好受,他這是擺明的欺侮人嘛。我找人出面跟他協調過幾次,過幾天他又在公路上設置障礙,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蠻不講理的樣子。

我不是怕事的人,但我覺得不能以暴治暴,要找到最終的解決方法,我是不是要先站在他的立場想一想。他肯定是生活有困難,又找不到好事做才出此下策來耍橫的。按常理我可以採取報警處理,把他捉到號子裡關一陣子。可是,他出來後,可能還會來找麻煩的。如果給他一份事做,讓他改邪歸正,做個有尊嚴的人,那該有多好。

當時,我沒有直接去找他談,先找到他的親人談了我的想法,讓他來我的麵廠上班。過了兩天,我再去他家裡與他當面談了我的想法。我對他說:兄弟,你天天去堵路不是個事兒,不如去我廠裡上班吧,每個月都有穩定的收入,能減輕你家裡不少負擔。見我說話很有誠心,他當然高興了,並決定來我的工廠上班。

掛麵大王陳克明的成功故事:包容是一種尊貴,遇事容易化解

不過,在進入工廠上班前我給他定了三個要求,一是要他把自己挖爛的路先修好;二是要遵守工廠的規章制度;三是認真幹,不能三心二意。他也很爽朗地答應了我提出的三個條件。報到那天,我問他是進車間做面,還是當搬運工。他說:“做面我是外行,但我有的是力氣,就先當搬運工吧。”

於是他就從搬運工幹起,後來又做了雜工與料工,始終在第一線幹最苦最累的活。

他叫段文華,他在我的工廠努力地工作了二十多年,一直幹到退休。

當時,我準備讓段文華進工廠上班的時候,遭到許多人的反對。他們說,把一個混混搞到工廠來,不是一砣老鼠屎壞了一鍋粥麼?我跟大家解釋說,給人一個機會,也是給自己一個機會。段文華本質不壞,我們不能把人一棒子打死,我相信他會變好的。人沒有不犯錯誤的,毛主席都說過允許人犯錯誤呢。

也許正是因為我的包容,改變了段文華的人生,從此他走向了正軌,負起了一個人的責任與擔當。他在克明面業忠心耿耿,成了一頭熱愛生活、忠於職守、勤勤懇懇的“老黃牛”。20多年來,他也熬成了克明面業團隊中的元老級人物。他愈老愈對企業感情真摯,做出的活樣樣都是精品,不允許別人在廠裡幹一點錯事,容不得別人說企業半句壞話,事事處處維護企業的利益。

我還覺得包容不僅是一個人的境界,而且是一種責任,有了包容之心才能更好地擔負起社會的責任。在我的創業與成長中,像對待段文華這樣的故事還很多,我不計較他們曾對克明面業怎麼樣,也不計較對我個人有過什麼恩怨,只要他們能走上正道,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我的包容之心來自於父母的言傳身教,六十年代的時候,父母被人“檢舉揭發”打成右派,經常被揪到臺上批鬥,還被下放到農村勞動改造,受盡了折磨。後來,這個檢舉揭發父母的人一家遇到困難,生活困頓。母親心軟了,決定幫助他們一家,便把他的兒子介紹到克明面業公司上班。母親包容之心與以德報怨品德深深地感染了我們兄妹。遇到不平,母親常常開導我們,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心放開點,多包容一點,什麼事都會好起來的。

包容之心造就了我不急不躁的性格,遇事多思考,多以包容之心去看待問題,就能聚焦更多正能量,事業就會蒸蒸日上。

掛麵大王陳克明的成功故事:包容是一種尊貴,遇事容易化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