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正式發佈隱身飛機“剋星”量子雷達,隱身飛機優勢不在

根據日前俄羅斯透露出的消息,他們更新了ZHUK 35雷達系統,新的雷達系統叫做ZHUK 35 3D(FGA-35 3D),原始的老款ZHUK雷達型號被降至ZHUK 29。

俄羅斯正式發佈隱身飛機“剋星”量子雷達,隱身飛機優勢不在

為什麼將俄羅斯的這款新雷達拿出來單獨說呢,主要這是一款集成了量子技術的新型雷達,可以繪製遠端目標的3D圖像。

之前W君在量子雷達相關的問答裡面提到過這款雷達,目前,這個雷達系統已經“做實”。

新的雷達將會裝備俄羅斯的SU-57戰機。簡單的說下特性:

俄羅斯正式發佈隱身飛機“剋星”量子雷達,隱身飛機優勢不在

ZHUK 27雷達

新款雷達比之前裝備在Su-27上的ZHUK 27雷達(重量270公斤) 輕了一半,只有130公斤,同時保證了幾乎相同的探測距離,探測距離依舊維持在200公里左右。

俄羅斯正式發佈隱身飛機“剋星”量子雷達,隱身飛機優勢不在

但這款雷達採用了新的量子干涉技術,對2.4GHz波段的雷達波進行了量子糾纏處理並對量子漲落現象進行偵測。在這種狀態下,當雷達波被吸波材料進行吸收的時候,雷達內部已經配對糾纏的量子信號就會有所改變,此時,監測雷達內部的糾纏信號就可以得到目標的狀態、形態等信息。

俄羅斯正式發佈隱身飛機“剋星”量子雷達,隱身飛機優勢不在

對於量子雷達來說,一架戰機如果吸收了雷達波信號或者使雷達波信號進行偏轉,那麼在雷達內部還是可以進行相關檢測等,因此,量子雷達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可以根據空中不均勻質的目標進行實時的3D測繪。這也就是ZHUK35 3D的名稱由來了。

對於空間形體的3D測繪實際上解決了隱身飛機通過吸波材料和特定外形折射雷達波干擾雷達正常工作的問題,在這樣的雷達下,現有的隱身技術已經失去了應有的效果。

但,目前受制於俄羅斯本身航電設備的侷限,ZUKE 35 3D雷達僅有雷達正前方的一定角度可以進行量子探測和測繪。

俄羅斯正式發佈隱身飛機“剋星”量子雷達,隱身飛機優勢不在

而且一目前的狀態來說,這種情況在各國家都很難以避免因為雷達旁瓣干擾所導致探測區域相對狹小的問題。

雖然有角度相對較窄的“先天不足”的問題,但依舊對隱身飛機構成了最直接的威脅。

從原理角度上來說,俄羅斯這次走在了量子雷達技術世界的最前沿。首先拿出了可以供戰鬥機使用的量子雷達系統。

而作為最先提出量子雷達技術的美國,至今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技術產品出現。

我們自己的量子雷達技術目前集中在100公里內單光子探測方式上。

俄羅斯正式發佈隱身飛機“剋星”量子雷達,隱身飛機優勢不在

這是一款基於激光系統的光子相干雷達系統,但僅僅能將波束進行很小範圍的掃描範圍內(技術實現,但還不具備實用性),需要多個陸基站點進行配合掃描。

俄羅斯正式發佈隱身飛機“剋星”量子雷達,隱身飛機優勢不在

從整體上看俄羅斯這個雷達的出現可以說是會改變未來戰機的設計走向,大家強調了30年的隱身設計,並且為“隱身設計”而犧牲掉的“氣動外形”和機動性都導致了目前的戰鬥機水平的落後。

俄羅斯正式發佈隱身飛機“剋星”量子雷達,隱身飛機優勢不在

當隱身因素不再成為戰鬥機的主導設計原則後,新一代戰機的整體速度、機動性和飛行高度將有階梯式的提升。

對於咱們自己的量子雷達技術來說,需要時刻關注一下南京電科的新雷達,畢竟這是代表著我們現在雷達系統的最高水平產品。

俄羅斯正式發佈隱身飛機“剋星”量子雷達,隱身飛機優勢不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