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清華北大,名校畢業生都可當中學老師,為基礎教育輸血,值得

近期,各大媒體,包括光明網、人民日報頭條號、南方週末等等,相繼發表文章,熱議清北畢業生到深圳當中學老師一事。網民們也紛紛表態,有的大讚,有的質疑,還有的嗤之以鼻。從官媒來看,雖然沒有棒打鴛鴦的表述,但是隱隱約約之中,也大多是觀望和擔憂,很少有比較積極的聲音。也難怪,雖然早就有清北畢業生任教於北京的一些知名高中,但是那畢竟是皇城腳下,如今,這些天之驕子居然下嫁到當年小漁村裡的中學,難免會讓部分人渾身不適應。

前幾天,我就此寫過一篇文章,看過評論後,總覺得有些話還沒說到位,再加上官媒的態度比較曖昧,所以決定再說道說道。相關新聞背景我就不贅述了,大家到網上搜索一下就清楚。

不止清華北大,名校畢業生都可當中學老師,為基礎教育輸血,值得

深圳中學朱華偉校長

基礎教育沒有專業或職業定向限制,教學質量的優劣更能整體影響國民素質的水平。提高國民素質完全可以從加強基礎教育做起。而加強基礎教育,最重要的一環就是提高師資水平。因此我認為,不但不能苛責清北畢業生當中學老師,相反還應該鼓勵,包括清北之外的其他名校,包括C9及其他985高校的畢業生,積極考慮到中小學當老師。下文詳述原因及可行性,一家之言,不當之處敬請大家斧正。

歷史原因造成目前中小學的師資水平偏低

目前中小學師資基本上來源於三個方面,一是正規師範院校畢業生;二是早期畢業的中師生;還有鄉鎮大量存在的轉正民辦教師。

上述後兩類老師,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具備較嫻熟的教學技巧和手段,以及豐富的學生管理經驗。特定歷史時期,他們撐起了基礎教育的半邊天,但是不得不說,在學科專業素養方面,他們還是非常欠缺的。這種欠缺跟社會飛速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即使參加過不少的進修學習,依然無法從根本上改變這一狀況。

一個學校,往往都會存在著一個天花板,最好的學科老師就是那個天花板上的頂點。正規師範生老師的到來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學校原有的壓力。但是不可否認,目前的師範生也只能讓學校基本達標,還是不足以優秀到可以更好地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渴求,在很多時候也是力不從心。

“清北畢業生當中學老師”能夠引起那麼多人的關心,除了高薪外,最引人注目的應該是頂尖人才與目前中小學師資的巨大差距。

不止清華北大,名校畢業生都可當中學老師,為基礎教育輸血,值得

當前正是給中小學輸送更高素質師資,促進國民素質整體提升的好時機

隨著我們綜合國力的增強,各個行業都得到了長足發展,高校也在爭取向國際一流邁進,比較之下,中小學的步伐邁得就有點小了。

雖然學校的硬件設備越來越好,師資培訓也抓得非常緊,但是除了從存量中要效益外,我們是不是也可以考慮增量的辦法呢?

長期以來,教師招聘對象都是來源於師範院校,但是受制於師範院校的高考分數一直不高,畢業生相對其他名校畢業生,多少都會遜色一些。現在國家和地方在教育上的投入都比較寬鬆,完全可以突破師範院校的藩籬,到更好的名校中招聘頂尖人才加入老師隊伍。

頂尖人才的到來,將提升學校的學科專業知識天花板,加上學校本身長期積累的豐富的教學和管理經驗,教學水平可望得到質的提升。學生遨遊的知識海洋,隨著天花板的提高,也將更深更廣。

有人說,在教育上的投資是性價比最高的。學校又是教育最重要的基地,向學校輸送高素質師資,都會在整個國民經濟中體現出來。

不止清華北大,名校畢業生都可當中學老師,為基礎教育輸血,值得

在輿論上,一定要支持清北畢業當中學老師,讓頂尖人才和社會都逐步接受這一現象

中小學特別是非知名的中小學要招聘清北學生,需要突破很多障礙,特別是被質疑炒作的障礙。清北學生要去當中小學老師,也要突破很多障礙,特別是被嘲笑“大材小用,讀書無用”的障礙。

這一本身就無限正確的事情,在社會自我限定的框框中,要變成現實居然那麼難。所以,我們的官媒,是不是應該多一點發出支持的聲音,更明確一些,更積極一些?我們普羅百姓,是不是也要把中小學教育看得更高更遠一些?頂尖人才到中小學教書,遠者關乎國家,近者關乎我們自己的孩子。希望大家多一些支持,多一些期許。

不止清華北大,名校畢業生都可當中學老師,為基礎教育輸血,值得

相對清北,其他名校生可以更低調地提升中小學師資水平

清北畢業生,一年就那麼多,僧多粥少,願意到中小學任教的絕對是鳳毛麟角。那麼除了清北之外的其他名校呢?這個基數就遠比清北大得多了。

其他名校畢業生,同樣有著學霸的光環,同樣也有不少熱衷教育事業的年輕人,在清北之下,這些學校也許是更好操作的一個寶貴資源。同時,他們的到來並不像清北畢業生那麼震撼,可以承受更少的壓力而更容易地輕裝上陣。

所以,更多的中小學可以把目光轉向這些非清北名校;而這些名校的學生,也可以更積極地向教育戰線靠攏。

不止清華北大,名校畢業生都可當中學老師,為基礎教育輸血,值得

復旦大學校園

解禁師範生只能從師範院校畢業的歷史,在非師範類大學中設立師範類選修課或第二學位

這沒多的名校生,如果要轉向從事教育工作,如何解決師範專業知識的問題呢?

有一部分學生,其實是很喜歡從事教育工作的,由於高中成績比較好,考入一流名校完全沒有問題,但是如果想在畢業後從事教育工作,又只能選擇師範類院校。選擇聲譽和地位都較高的名校,還是選擇專業對口的師範院校呢?這是一個兩難的問題。

對比師範類和非師範類專業,專業課程的設置主要差別在教育學、心理學還有教學法等師範類專業課上。目前很多大學都有選修課或者第二學位,那麼是否可以參考這種模式,在非師範類大學特別是名校中設置師範類的專業選修課或第二學位呢?這樣既解決了學生的名校情結,又讓他們在學校裡提前修讀完師範類專業課,不失為兩全其美的方法。

有志從事教育工作的學生,可以在大學高年級時就開始培養相關能力,到畢業的時候,大抵是可以具備與師範類畢業生的同等教學水平的。

以上一家之言,拋磚引玉,歡迎大家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