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蕭何的後人,無論多沒出息、不賢能,西漢皇帝都會施以恩寵

蕭何為人素來謹慎,且又多權謀。他在秦漢之交紛紜複雜的動亂中乘機而起,後來雖然身居高位,侍奉兩代天子,善始善終,實屬不易。在蕭何聲勢煊赫之時,他購置田產都選在窮鄉僻壤,建造家園不修築有矮牆的高堂大屋。在為後人置辦家產這件事上,可以看出蕭何一生謹慎,在考慮身後之事時仍然是十分謹慎,經過深思熟慮。蕭何在秦朝時只是一個文職小官吏,平平常常,沒有什麼驚人的作為。蕭何輔佐劉邦,謹守自已的職責。在默默無聞中,用實際行動為西漢的創建和政權的鞏固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因此,蕭何的地位為群臣之冠,聲望延及後世,能夠跟閎天、散宜生等人爭輝媲美了。

西漢蕭何的後人,無論多沒出息、不賢能,西漢皇帝都會施以恩寵

劉邦劇照

劉邦在西漢剛剛立國之時,對他的各位功臣大封爵位,評功排位,當時蕭何因其特殊功勳而功列第一。西漢政府對各位開國功臣的後代的待遇卻不盡相同。張良、陳平、周勃都是為西漢王朝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他們在當初受封賞時,都得到了劉邦的許諾,爵位要世代相傳,永不斷封。但沒有一位真正做到。至於其他功臣就更做不到了。更不用提那七位因戰功卓著被封王的異姓諸侯王了,七位異姓王,只是長沙王吳芮因國小勢弱,沒有反叛漢朝政權,而被保留下來外,其餘幾位被誅殺不算,還要連同三族一起除根,繼承王位更不用想了。

西漢蕭何的後人,無論多沒出息、不賢能,西漢皇帝都會施以恩寵

在西漢眾多的開國元勳中,唯獨蕭何是個例外,蕭何的後代因為犯罪而失去侯爵封號的有四世,每當斷絕了繼承人時,西漢的歷代皇帝都要千方百計地尋找蕭何的後代,續封為酆侯,繼承蕭何的侯位,在諸多功臣中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跟蕭何相比。到了西漢末年,漢成帝時議論續封功臣的後代。西漢開國功臣那麼多,卻都已經不再追恤,獨獨續了蕭何的後代。漢成帝也知道此時蕭何侯爵封號被免是因為他的後人犯罪的緣故,但是仍封蕭何的玄孫之子蕭南縑的大兒子蕭喜為費侯。後來蕭喜死後,將侯位傳給了他的兒子,以至於傳到孫子、曾孫一代,直到西漢末年王莽篡漢,西漢滅亡時蕭何的侯爵之位才被終止。

西漢蕭何的後人,無論多沒出息、不賢能,西漢皇帝都會施以恩寵

蕭何與劉邦

從西漢歷朝歷代天子對蕭何後人的特殊恩寵,可以看出西漢一朝對蕭何功績的評價與追念。無論是開國之初漢高祖劉邦對蕭何冠以三傑之一而功居首位,還是以後呂后對蕭家的特殊政策,以及漢景帝看到蕭家無後人承襲侯位心裡的難過、惋惜最後漢武帝更是公開告示全國要報答蕭相國之恩德。這隻能說明在西漢眾多的元勳、功臣中,唯有蕭何功績卓著,值得西漢一朝念念不忘,直到西漢被滅亡才無可奈何地中止對蕭何的追思。縱觀蕭何一生的所做所為可以看到,他為西漢一朝所作出的貢獻、立下的功績,確實是其他功臣無法相比的。如果說劉邦沛縣起兵反秦之前,蕭何與劉邦只是一對親密的朋友,情同手足,意氣相投而已。

西漢蕭何的後人,無論多沒出息、不賢能,西漢皇帝都會施以恩寵

但劉邦起事之後,他們就由親密的朋友成為政治上的親密夥伴。劉邦的沛縣舉事的確是蕭何一手促成的,這是劉邦創立政權的開始,蕭何的這份功勞是其他功臣未曾立下的。從這一意義,上說,蕭何還可被譽為是為劉邦指點迷津的“功人”。在楚漢戰爭期間,劉邦率領著千軍萬馬在前線沖沖殺殺,而把自己的家人、國土放心地託付給蕭何蕭何始終沒上過戰場打仗,一直坐守關中,是劉邦奪取天下的總後勤和堅強後盾。劉邦在同項羽的爭鬥之中,由弱變強,由小變大由屢戰屢敗,到屢敗屢戰,再到屢戰屢勝,以至於最後克敵制勝,奪取天下。如果沒有蕭何這個總後勤和堅強後盾,那也是不可能的。

西漢蕭何的後人,無論多沒出息、不賢能,西漢皇帝都會施以恩寵

蕭何劇照

在西漢開國立業之後,蕭何仍然忠心耿耿地輔佐劉邦治理天下,在造規立制,恢復和發展社會經濟和社會生產方面,做出了突出了貢獻。在劉邦為鞏固政權進行的平叛戰爭中。蕭何又是留守長安,輔助太子,安定後方。不僅用自己的全部家財支持劉邦,還同呂后一起設計誅殺企圖謀反的淮陰侯韓信,為劉邦除去心中大患。蕭何在西漢初年做出的努力,在後世才看出成效,特別是漢武帝時期,西漢的空前強盛,與蕭何的漢初政策措施分不開。

西漢蕭何的後人,無論多沒出息、不賢能,西漢皇帝都會施以恩寵

漢武帝劉徹劇照

蕭何對西漢一朝做出的貢獻實在是太大了,才使西漢歷代皇帝永不敢忘,無論蕭何的後人多麼沒出息,不賢能,都要施以特殊的恩寵,以報蕭何對西漢一朝的恩德。用著名史學家司馬遷的話來說:蕭何“位冠群臣,聲施後世”,功勳燦爛。蕭何是西漢的一位賢相,也是我國曆史上一位應該給予肯定的政治家。他協助劉邦完成統一事業,對中國歷史的發展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他為相期間實行的與民休息政策,有利於當時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他不僅是西漢的一位功臣,而且對推動我國曆史的發展也是做出了貢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