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萧何的后人,无论多没出息、不贤能,西汉皇帝都会施以恩宠

萧何为人素来谨慎,且又多权谋。他在秦汉之交纷纭复杂的动乱中乘机而起,后来虽然身居高位,侍奉两代天子,善始善终,实属不易。在萧何声势煊赫之时,他购置田产都选在穷乡僻壤,建造家园不修筑有矮墙的高堂大屋。在为后人置办家产这件事上,可以看出萧何一生谨慎,在考虑身后之事时仍然是十分谨慎,经过深思熟虑。萧何在秦朝时只是一个文职小官吏,平平常常,没有什么惊人的作为。萧何辅佐刘邦,谨守自已的职责。在默默无闻中,用实际行动为西汉的创建和政权的巩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萧何的地位为群臣之冠,声望延及后世,能够跟闳天、散宜生等人争辉媲美了。

西汉萧何的后人,无论多没出息、不贤能,西汉皇帝都会施以恩宠

刘邦剧照

刘邦在西汉刚刚立国之时,对他的各位功臣大封爵位,评功排位,当时萧何因其特殊功勋而功列第一。西汉政府对各位开国功臣的后代的待遇却不尽相同。张良、陈平、周勃都是为西汉王朝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们在当初受封赏时,都得到了刘邦的许诺,爵位要世代相传,永不断封。但没有一位真正做到。至于其他功臣就更做不到了。更不用提那七位因战功卓著被封王的异姓诸侯王了,七位异姓王,只是长沙王吴芮因国小势弱,没有反叛汉朝政权,而被保留下来外,其余几位被诛杀不算,还要连同三族一起除根,继承王位更不用想了。

西汉萧何的后人,无论多没出息、不贤能,西汉皇帝都会施以恩宠

在西汉众多的开国元勋中,唯独萧何是个例外,萧何的后代因为犯罪而失去侯爵封号的有四世,每当断绝了继承人时,西汉的历代皇帝都要千方百计地寻找萧何的后代,续封为酆侯,继承萧何的侯位,在诸多功臣中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跟萧何相比。到了西汉末年,汉成帝时议论续封功臣的后代。西汉开国功臣那么多,却都已经不再追恤,独独续了萧何的后代。汉成帝也知道此时萧何侯爵封号被免是因为他的后人犯罪的缘故,但是仍封萧何的玄孙之子萧南縑的大儿子萧喜为费侯。后来萧喜死后,将侯位传给了他的儿子,以至于传到孙子、曾孙一代,直到西汉末年王莽篡汉,西汉灭亡时萧何的侯爵之位才被终止。

西汉萧何的后人,无论多没出息、不贤能,西汉皇帝都会施以恩宠

萧何与刘邦

从西汉历朝历代天子对萧何后人的特殊恩宠,可以看出西汉一朝对萧何功绩的评价与追念。无论是开国之初汉高祖刘邦对萧何冠以三杰之一而功居首位,还是以后吕后对萧家的特殊政策,以及汉景帝看到萧家无后人承袭侯位心里的难过、惋惜最后汉武帝更是公开告示全国要报答萧相国之恩德。这只能说明在西汉众多的元勋、功臣中,唯有萧何功绩卓著,值得西汉一朝念念不忘,直到西汉被灭亡才无可奈何地中止对萧何的追思。纵观萧何一生的所做所为可以看到,他为西汉一朝所作出的贡献、立下的功绩,确实是其他功臣无法相比的。如果说刘邦沛县起兵反秦之前,萧何与刘邦只是一对亲密的朋友,情同手足,意气相投而已。

西汉萧何的后人,无论多没出息、不贤能,西汉皇帝都会施以恩宠

但刘邦起事之后,他们就由亲密的朋友成为政治上的亲密伙伴。刘邦的沛县举事的确是萧何一手促成的,这是刘邦创立政权的开始,萧何的这份功劳是其他功臣未曾立下的。从这一意义,上说,萧何还可被誉为是为刘邦指点迷津的“功人”。在楚汉战争期间,刘邦率领着千军万马在前线冲冲杀杀,而把自己的家人、国土放心地托付给萧何萧何始终没上过战场打仗,一直坐守关中,是刘邦夺取天下的总后勤和坚强后盾。刘邦在同项羽的争斗之中,由弱变强,由小变大由屡战屡败,到屡败屡战,再到屡战屡胜,以至于最后克敌制胜,夺取天下。如果没有萧何这个总后勤和坚强后盾,那也是不可能的。

西汉萧何的后人,无论多没出息、不贤能,西汉皇帝都会施以恩宠

萧何剧照

在西汉开国立业之后,萧何仍然忠心耿耿地辅佐刘邦治理天下,在造规立制,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和社会生产方面,做出了突出了贡献。在刘邦为巩固政权进行的平叛战争中。萧何又是留守长安,辅助太子,安定后方。不仅用自己的全部家财支持刘邦,还同吕后一起设计诛杀企图谋反的淮阴侯韩信,为刘邦除去心中大患。萧何在西汉初年做出的努力,在后世才看出成效,特别是汉武帝时期,西汉的空前强盛,与萧何的汉初政策措施分不开。

西汉萧何的后人,无论多没出息、不贤能,西汉皇帝都会施以恩宠

汉武帝刘彻剧照

萧何对西汉一朝做出的贡献实在是太大了,才使西汉历代皇帝永不敢忘,无论萧何的后人多么没出息,不贤能,都要施以特殊的恩宠,以报萧何对西汉一朝的恩德。用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的话来说:萧何“位冠群臣,声施后世”,功勋灿烂。萧何是西汉的一位贤相,也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应该给予肯定的政治家。他协助刘邦完成统一事业,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他为相期间实行的与民休息政策,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他不仅是西汉的一位功臣,而且对推动我国历史的发展也是做出了贡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