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虞山探祕(二):虞山摩崖石刻

上期小編“芒碭赤子”介紹了《虞山名字來歷的傳說》,今天接著探秘虞山。當小編和盛朝新老師徒步登上虞山走到西邊的一個小山頭時,盛老師指著山頂上一巨大的石塊說:“這就是今天我們要探秘的虞山摩崖石刻,摩崖畫像為一巨大的獸首,圓眼怒睜,齜牙咧嘴,面目猙獰,疑似虎頭形象,它究竟是什麼動物呢?有什麼寓意?為什麼要將它雕刻在峭壁上呢?”

永城虞山探秘(二):虞山摩崖石刻

盛老師說,揭開這副畫像的秘密,還要首先從虞山說起。虞山之虞,應與我國古老的氏族有虞氏有關,有虞氏是中國古代五帝之一的舜帝部落的名稱。有虞氏首領是舜帝,有虞氏崇奉仁獸“騶虞”為圖騰,騶虞是一種什麼動物呢?據《山海經》卷12《海內北經》記載:“林氏國有珍獸,大若虎,五彩畢具,尾長於身,名曰:騶虞,乘之日行千里。”

古籍《毛詩故訓傳》記載:“騶虞,義獸也。白虎黑文,不食生物,有至信之德則應之。”《毛詩序》說:“關雎麟趾之化,王者之風,故系之周公,鵲巢騶虞之德,諸侯之風,先王之所教,故系之召公。”這句話把騶虞仁德與召公相比。漢賦大家司馬相如在《封禪文》中寫到:“囿騶虞之珍群,激麋鹿之怪獸。”以上記載表明,騶虞不僅是仁獸,還是一種瑞獸、神獸。

永城虞山探秘(二):虞山摩崖石刻

有虞氏將“騶虞”作為氏族徽號和標誌,對騶虞頂禮膜拜。史載騶虞性情馴良,不忍殺生,而且喬健敏捷,日行千里,這表達了有虞氏的仁德博愛。這種瑞獸出現是天下祥瑞的象徵,騶虞可以鎮魔、驅邪、祛災。著名學者葉玉森在《甲骨文字編》第五卷《虞》中說:“古之虞人乃掌田獵之官,獵時或被虎首,以攝群首。”

虞山乃上古時代有虞氏的居住地,有虞氏首領舜的兒子商均封於虞城,距離虞山僅有百里,當時此地亦屬於商均虞國之內。有虞氏部落將圖騰騶虞刻於山頂摩崖,乃是彰顯有虞氏的仁德和博愛,傳承、弘揚有虞氏的祖德,標明有虞氏對部落的教化以及對大自然萬物的敬仰、對天地山川的崇敬。

令人稱奇的是虞山騶虞圖的虎首位於一塊巨大的趴臥虎形石上,虎昂首向北,從東邊200餘米看,虎頭,虎脊,虎臀,虎尾皆形神兼備,而對面也有一隻略小的虎,迎面趴著,俯首。二虎在山頂交頭接耳,騶虞圖所在虎有降服對面虎之意。奇山怪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將二虎塑造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讓人歎為觀止。古人巧妙的利用起來,大膽的進行藝術創作,可謂別出心裁,獨闢蹊徑,勇於創新。

永城虞山探秘(二):虞山摩崖石刻

虞山騶虞圖是豫東地區目前唯一發現的有虞氏的圖騰,是有虞氏在永城乃至豫東生活的實物見證,具有重要的考古價值和文化研究意義,為永城歷史文化增添了厚重的一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