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虞山探秘(二):虞山摩崖石刻

上期小编“芒砀赤子”介绍了《虞山名字来历的传说》,今天接着探秘虞山。当小编和盛朝新老师徒步登上虞山走到西边的一个小山头时,盛老师指着山顶上一巨大的石块说:“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探秘的虞山摩崖石刻,摩崖画像为一巨大的兽首,圆眼怒睁,龇牙咧嘴,面目狰狞,疑似虎头形象,它究竟是什么动物呢?有什么寓意?为什么要将它雕刻在峭壁上呢?”

永城虞山探秘(二):虞山摩崖石刻

盛老师说,揭开这副画像的秘密,还要首先从虞山说起。虞山之虞,应与我国古老的氏族有虞氏有关,有虞氏是中国古代五帝之一的舜帝部落的名称。有虞氏首领是舜帝,有虞氏崇奉仁兽“驺虞”为图腾,驺虞是一种什么动物呢?据《山海经》卷12《海内北经》记载:“林氏国有珍兽,大若虎,五彩毕具,尾长于身,名曰:驺虞,乘之日行千里。”

古籍《毛诗故训传》记载:“驺虞,义兽也。白虎黑文,不食生物,有至信之德则应之。”《毛诗序》说:“关雎麟趾之化,王者之风,故系之周公,鹊巢驺虞之德,诸侯之风,先王之所教,故系之召公。”这句话把驺虞仁德与召公相比。汉赋大家司马相如在《封禅文》中写到:“囿驺虞之珍群,激麋鹿之怪兽。”以上记载表明,驺虞不仅是仁兽,还是一种瑞兽、神兽。

永城虞山探秘(二):虞山摩崖石刻

有虞氏将“驺虞”作为氏族徽号和标志,对驺虞顶礼膜拜。史载驺虞性情驯良,不忍杀生,而且乔健敏捷,日行千里,这表达了有虞氏的仁德博爱。这种瑞兽出现是天下祥瑞的象征,驺虞可以镇魔、驱邪、祛灾。著名学者叶玉森在《甲骨文字编》第五卷《虞》中说:“古之虞人乃掌田猎之官,猎时或被虎首,以摄群首。”

虞山乃上古时代有虞氏的居住地,有虞氏首领舜的儿子商均封于虞城,距离虞山仅有百里,当时此地亦属于商均虞国之内。有虞氏部落将图腾驺虞刻于山顶摩崖,乃是彰显有虞氏的仁德和博爱,传承、弘扬有虞氏的祖德,标明有虞氏对部落的教化以及对大自然万物的敬仰、对天地山川的崇敬。

令人称奇的是虞山驺虞图的虎首位于一块巨大的趴卧虎形石上,虎昂首向北,从东边200余米看,虎头,虎脊,虎臀,虎尾皆形神兼备,而对面也有一只略小的虎,迎面趴着,俯首。二虎在山顶交头接耳,驺虞图所在虎有降服对面虎之意。奇山怪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二虎塑造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让人叹为观止。古人巧妙的利用起来,大胆的进行艺术创作,可谓别出心裁,独辟蹊径,勇于创新。

永城虞山探秘(二):虞山摩崖石刻

虞山驺虞图是豫东地区目前唯一发现的有虞氏的图腾,是有虞氏在永城乃至豫东生活的实物见证,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和文化研究意义,为永城历史文化增添了厚重的一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