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滯脹”環境究竟怎麼影響股市?等待宏觀環境的改善

大家好,今天來給大家談談滯脹環境對股市的影響。老鐵說過,

本週市場下跌的根本根本原因是CPI高企和金融數據不及預期的滯脹預期升溫,下跌的導火索是漁村問題。

那麼,我們都知道通脹和通縮的情況,但滯脹環境下股市的表現可能大家沒有明確方向,今天老鐵就來跟大家普及一下知識點。

此前,大家都認為通脹很可怕,但歷史上2006-2007及2009-2010通脹較高的環境下,股市都是大牛市。說明,股市對於通脹並不恐懼,單純的CPI走高不會誘發股市下跌。因為,股票未來現金流是變化的,準確來說,股票也是一種商品,也受益於單純的通脹。而通脹通常來源於流動性過於充足,流動性充足反而更有利於股市。所以,股市不怕通脹,怕的是“滯”。

“滯”就代表停滯,整個經濟就像飛機一樣,一旦發動機停滯,那麼其結果一定是下落。所以,10月CPI和PPI剪刀差擴張到驚人的角度,甚至未來還要繼續擴張,就使得市場一部分投資者對於未來的經濟轉為了完全的悲觀態度。

“滯脹”環境究竟怎麼影響股市?等待宏觀環境的改善

A股並不是第一次接觸滯脹環境,2013年的市場環境其實就是一種類滯脹環境,滯脹帶來的貨幣寬鬆限制使得股市難以表現,從而整個2013年市場表現低迷。唯一的亮點是創業板,大量的資金從週期股中轉移到創業板個股當中。如果從現在的中國神華和中國石油等個股的走勢來看,其實歷史驚人的相似。

那麼,是不是滯脹期間股市都沒有好的表現呢?

沒錯,滯脹時股市都不會明顯上漲,這是歷史經驗與規律。但就好比2013年一樣,儘管指數表現不佳,但場內還會留存大量的存量資金,存量資金會發生遷移,存量資金的遷移會導致非常明顯的分化。

一邊是火焰,一邊是寒冰,這種狀態預計將繼續存在。根據,歷史上滯脹時表現較好的板塊共性來看,只有業績增速最高的板塊可以得到資金的持續抱團。2013年創業板正好趕上了併購重組浪潮和移動互聯網浪潮,就吸引力大量資金的抱團,其他的個股持續大跌而創業板指數則持續走牛。

現階段的滯脹是否會再現2013年的歷史呢?現在的滯脹準確來算不能算滯脹,為什麼呢?

第一:CPI高企主要是豬肉的干擾,而豬肉的干擾不會持續太久,未來邊際效應會遞減,食品價格遲早會回落。

第二:PPI的下跌主要原因是過去的供給側改革改變了經濟規律,現在是在還債,但隨著基數的不斷下行,PPI的下行速度也不會更快,必然會企穩。

所以,真實的情況其實是通縮,關鍵在於總需求不足,現階段的“滯脹”只是一個階段性的現象。

那麼,大概率會採取什麼樣的策略?

降息是必經之路,2020年我們有很大概率會看到大幅度引導式降息。連續的降息是可以通過量變到質變傳導的,企業融資成本的降低終將實現傳導到盈利拐點的出現。

股市是充分反應未來盈利預期的,這也是這一次類滯漲環境下市場跌幅較2013年可控的主要原因。只要基本上不犯錯誤,股市的表現依然會非常亮眼。

目前,全球股市都在走新高,A股被壓制的越久未來的彈性就越大,這也是A股一貫特徵。當然,目前這種環境還將繼續壓制著A股,直到CPI增速環比降速和下一次降息出現,市場就可能迎來真正的轉機。

當下的操作就是抱團,抱住高景氣行業不鬆手,等待宏觀環境的改善。

僅作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