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9年11月17日,蘇伊士運河通航


蘇伊士地峽位於埃及西奈半島西側,橫跨在亞洲、非洲交界處。由於地峽的存在,隔開了地中海與紅海之間的水運聯繫。歷史上東西方海上貿易受其限制,船隻無法直航,必須卸貨進行陸上轉運,或繞行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這兩樣做法都費時費力,極為不便。圖為蘇伊士地峽及建成後的運河路線。

1798年5月,拿破崙率領3.5萬軍隊與近400艘戰艦遠征埃及。拿破崙此次遠征不僅是為了佔領這一戰略要地,其還肩負著一項特殊使命,那就是開挖地中海與紅海的運河,從而切斷英國與供給其資源的殖民地間的聯繫,使得孤懸海外的英國得不到其所必需的給養,迫使其投降。圖為蘇伊士運河的構想圖。

但由於戰爭期間時間緊迫,法國工程師們的勘探方法出了偏差,竟得出了紅海海平面比地中海高10米的錯誤結論,這樣一來,只有建造船閘才能使運河正常通航,但這樣不僅成本高昂,且費時費力,需要很長的工期,但若不這麼做,開挖無船閘運河會使整個埃及被紅海水所淹沒。基於這一錯誤的勘測結果,拿破崙不得不放棄了開挖蘇伊士運河的念頭。圖為法國工程師繪製的尼羅河三角洲地形圖。


在法軍退出埃及後,埃及的統治權此後被代表奧斯曼帝國中央入埃參戰的阿爾巴尼亞僱傭軍團首領穆罕默德•阿里帕夏趁亂奪取,他由此建立了新王朝,獨攬埃及大權,但名義上仍臣服於奧斯曼帝國。而不少法國人仍然對修建運河念念不忘,1832年一群畢業於巴黎綜合理工大學的工程師前往埃及,向阿里帕夏證明之前的勘測出現偏差,地中海與紅海的海平面高度完全一致。圖為阿里帕夏視察埃及海軍。

1832年法國人斐迪南•德•雷賽布接替其父,擔任法國駐埃及總督。同年斐迪南被阿里帕夏聘請擔任其年方十歲的兒子穆罕默德•賽義德的家庭教師。斐迪南對賽義德影響深遠,1854年,賽義德帕夏登基成為埃及赫迪夫,當年賽義德帕夏邀請自己的老師來埃及。當斐迪南抵達開羅的王宮後,他向曾經的學生提出了開挖蘇伊士運河的計劃,穆罕默德•賽義德帕夏出於對老師兼舊友的感激,馬上就同意了此計劃。

1855年,斐迪南召集了七國十三名專家,成立國際蘇伊士地峽貫通委員會。在多次遠赴埃及實地調查運河的方方面面後,委員於1856年12月一致通過了一份報告,該報告包含蘇伊士運河的詳細規劃。兩年後,斐迪南根據埃及赫迪夫給予其的特許狀,成立了蘇伊士運河公司,以主持開挖對所有國家船隻都開放的運河。次年9月25日,斐迪南在蘇伊士運河的北起點——日後的塞得港親自揮下了第一鎬,象徵著蘇伊士運河正式開工。


1869年11月17日,經歷十年建設的蘇伊士運河終於全線貫通,埃及赫迪夫伊斯瑪儀帕夏親自主持了當日在塞得港舉行的開通儀式,並邀請了包括法國皇后歐仁妮在內的歐洲各國王公貴族到場觀摩,埃及各地的民眾也趕來一睹盛況。在運河兩岸埃軍的禮炮聲中,法國皇后歐仁妮的遊艇“鷹”號作為法國官方代表,率先由北至南通過了蘇伊士運河,法國的多年經營終於獲得成功。

蘇伊士運河建在埃及的土地上,十二萬埃及人民為運河的開通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但運河建成後不久埃及持有的運河股份卻被英國低價買走,因而運河開通所帶來的巨大收益幾乎全部被英法收入囊中,埃及每年只能得到一筆微不足道的租金收入。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法衰落,1956年埃及終於收回蘇伊士運河主權。圖為法國發行的蘇伊士運河建成150週年紀念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