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劇為何大多以東北為背景?

農村劇為何勁吹東北風?從趙本山的《劉老根》系列、《馬大帥》系列再到《鄉村愛情》系列,加上韓氏兄弟曾經紅火的“農村三部曲” 《籬笆·女人和狗》(1989)、《 轆轤·女人和井 》(1991)、《 古船·女人和網 》(1993),再到2005年的《 聖水湖畔 》、2009年潘長江的《清凌凌的水藍瑩瑩的天》,東北農村題材電視劇在中國農村電視劇格局中位置顯赫。

作為中國影視劇中獨特存在的一種類型,農村劇無疑是一道亮麗的風景,它的亮麗並不是說它的場面多麼恢弘,製作多麼精良,儘管這些優勢大部分農村劇都沒有,但是它卻是最容易走進觀眾心裡的一種題材。

不僅僅如此,農村劇也往往都有著很高的收視率,在觀眾心中的口碑也很好,但是縱觀這麼多年的農村劇,發現了一個共同特點,農村劇幾乎都是以東北為背景的,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農村劇為何大多以東北為背景?

想要了解這其中的原因,就要先說說農村劇的特點:

農村劇通俗易懂,觀眾喜聞樂見

早在上世紀的80年代末的時候,電視熒屏上就出現了“農村三部曲”:《籬笆·女人和狗》、《轆轤·女人和井》、《古船·女人和網》,這幾部電視劇表現就是家庭的婚姻狀況以及農村老百姓的奮鬥為主線的,老百姓在看的時候,感覺這樣的故事似乎就和自己身邊發生的一樣。

儘管那個時候,電視在中國還不是很普及,有很多農村的家裡甚至還都沒有電視,但正是在這樣的情況,這三部電視劇依然受到了大家的追捧。

因為這“三部曲”打下的基礎,很多當年在這部劇中飾演過角色的演員,到了今天都成了中流砥柱,依然被很多觀眾記住。比如飾演“巧姑”的劉莉莉,現在已經是熒屏媽媽專業戶,飾演“狗剩媳婦兒”的杜寧林,也是電視熒屏的“常客”。

之所以這樣的電視劇會有如此大的魅力,主要原因就是它的通俗易懂,貼近觀眾,讓觀眾感覺沒有距離感,甚至在觀看的時候,會不自覺的跟自己身邊的人相互比較,似乎都能在身邊找到與劇中人物性格相對應的人來。

農村劇為何大多以東北為背景?

觀眾的審美喜好發生改變,喜歡輕喜劇農村戲

不知道觀眾有沒有發現,在2000年以前的很多農村題材的電視劇,大多以苦情戲為主,賺足了觀眾的眼淚,那個時候的觀眾似乎對於這樣題材的影視作品很喜歡,往往是把女主角拼命的往悲慘了去寫。

到了2000年以後,因為《劉老根》《馬大帥》《鄉村愛情》等農村喜劇類型的出現,迅速的吸引了觀眾的眼球,觀眾的審美也慢慢的從“苦情”變成了“喜劇”,大家越來越適應一邊看著家長裡短的電視劇,一邊哈哈大笑的方式。以至於現在的《鄉村愛情》系列電視劇已經拍到了11部,最近《鄉村愛情12》已經開機了。

正是因為這樣的電視劇觀眾愛看有市場,所以才導致了一部部的同類型的電視劇在不停的拍攝。

現在的觀眾已經不喜歡以前的那種苦情式的電視劇了,我們可以看到,現在無論是農村劇還是家庭倫理劇,似乎都已經變成了輕喜劇,作品中的臺詞總是可以讓觀眾觀看的時候,不自覺的逗樂觀眾。農村戲因為它的人物更加樸實,也更容易製造出笑點。這一點無疑受到了春晚小品的影響。

農村劇為何大多以東北為背景?

春晚小品助推觀眾認可度,農村劇為拉攏觀眾投其所好

春晚這個舞臺不用多說,很多人只要在春晚上一出現都一夜之間成了名人,更何況是觀眾最喜歡的語言類節目。

春晚有小品開始,舞臺上的小品演員大多都被東北笑星霸佔,趙本山、潘長江、鞏漢林、範偉、高秀敏等等,因為這些人在這麼多年以東北為背景創作的一個個膾炙人口的小品,影響力巨大,經過這麼多年的耳濡目染,觀眾甚至也不自覺的覺得

“小品本應該是東北味”。

一些原本並不是東北人的演員,有時候一上了春晚的舞臺表演小品,為了逗樂觀眾,為了更具有“笑果”,也常常把自己的語言包裝成東北話。

近些年很多衛視也陸續開播了喜劇類的節目,這些節目為了起到創新的作用,也想打破一下觀眾的固有思維,有時候刻意安排一下南方特點的演員來表演更具南方特色的小品,可是到了最後,觀眾記住的喜歡的還是多年從東北過來的一批演員,他們用多年在東北小劇場的經驗,很容易就贏得觀眾的喜歡,也很快就被觀眾記住。

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農村劇在創作的時候,為了讓觀眾更容易接受,也大多是以東北為背景來創作,其實就是為了拉攏觀眾投其所好,知道觀眾因為春晚小品喜歡這種類型的,所以在拍攝的時候,就按照春晚小品的特點去進行藝術創作。

農村劇為何大多以東北為背景?

東北地區生活方式和語言特點

東北地區的很多人,性格特點更加豁達開朗,天生具有幽默的特點。藝術創作的過程中,只需要對這些東北百姓的生活稍加藝術加工,很容易就成為觀眾喜聞樂見的農村劇了。農村地區的房屋一般又都寬敞明亮,對於拍攝過程中的搭景,燈光的佈置都是很有利的因素之一。語言特點也是不得不提到的,東北話與普通話很接近,農村劇中的演員操著一口東北話,不僅全國觀眾都可以聽得懂,而且自帶幽默特質的東北話也能助推“笑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