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庫擁有“不凡”履歷 大連這處工業遺產整整90歲了

到今年11月20日,大連工業遺產之一、市級第三批重點保護建築的大連港15庫就整整90歲了。

日前,本地媒體消息《再見!大連這個最具“小資範兒”的文化街區即將轉型!》,讓近年來成為網紅打卡地的大連15庫再次引發關注。

消息說,“(15庫)在經歷了十餘年的文化休閒業態改造之後,今年11月開始與昨天告別。”“目前,15庫新的改造計劃也已開始,但業態、定位等相關信息,還有待進一步確認。”

15庫的未來給市民留下懸念。

時尚15庫的愜意午後

幾個月前的明媚夏日,筆者曾在15庫消磨過一段愜意的午後時光,得以保留時尚15庫的鮮活記憶。小資情調原本不是我的風格,如果不是因那天約了一位作家朋友,現在我一定會遺憾於與浪漫15庫的錯失。

那天,我們把車子停在15庫偌大的停車場,我抬眼看這座4層樓高的長條建築,一樓有一條長長的柱廊,看上去有點兒像南方的騎樓;建築本身幾乎沒有任何雕飾,樸素得讓人有點兒失望。文創經營者們可能也是意識到這一點,在樓體上畫了幾幅後現代風格的塗鴉畫,再加上幾幀入駐此地的品牌商招,才讓樓體外觀顯得不那麼寡淡。

15庫與其它建築明顯不同的,是它的窗戶——一面牆上高的矮的,方的扁的窗戶,規格和分佈似乎缺乏組織紀律,個性十足。這座建築的頂樓屋面是平的,隔一段距離,會有一個起脊的造型,下方有“15庫”字樣,這個起脊造型有趣,像倉庫的“倉”字上面的偏旁部首,好像在告訴人們它最初的用途。

我們相約的咖啡店在三樓,我去的時候,這座樓裡許多商家買賣已經明顯蕭條。但是那家咖啡店還經營得很認真,門前回蕩著低吟婉轉的爵士樂,店內光線幽暗靜謐,插畫小品、仿生花卉和咖啡與烘焙的味道,營造出與進門前迥異的氣氛。

服務生告訴我,“客人們都喜歡去我家露臺的座位”。我這才發現,這座建築裡,靠北的商家都在室外一條長長的露臺上擁有一段鋪著防腐木地板的休閒長廊,咖啡店在這裡擺放了一排撐著酒紅色太陽傘的戶外桌椅,長廊欄杆上隔一段距離插一支彩虹色的小風車,海風輕拂,小風車便歡快地轉起來。

從欄杆旁往樓下看,下面兩層也有類似的露臺,露臺寬度從下往上次第收縮,像極了遊輪的甲板。一樓露臺緊靠海面,藍寶石般的海水在陽光下熠熠閃光,不時有小型觀光船載著客人從碼頭出發,“突突突”地駛向港外,開到防波堤燈塔附近轉一圈,再把過足憑海臨風癮頭心滿意足的遊客送到岸上。

那天與作家朋友的談天說地非常愉快,15庫也因此給我留下美好的印象。但是,我並沒有想到去深究,這座打眼兒看去並無美感可言的建築何以在大連港東部港區搬遷改造中,被列為工業遺產、作為為數不多的建築被保留下來;也沒想到去探尋,一個碼頭老倉庫為什麼會建有遊輪一樣的露天“甲板”,建築南側的那些窗戶為什麼大小不一個性十足;更沒有想到,15庫曾經是那麼多老大連人往日記憶的符號。

倉庫的設計者是誰?

得知我想了解15庫的來龍去脈,大連港港史專家劉連崗先生在微信裡回覆我:“時間節點正好,15庫90歲了,前世80載倉庫有故事,今生10年創意不容易”。

退休前任大連港檔案中心編研員的劉連崗從參加工作就在大連港,曾執筆編寫了《大連港史》《百年大連港圖史》等重要文獻,對於大連港發展變遷的研究是當仁不讓的專家。

有文章在介紹15庫時,用“東亞第一庫”這樣的定語。劉連崗先生對此保留意見,他說,即使是在15庫剛建成的年代,如果單論倉庫建築的長寬體量,長196米、寬39米、高18.45米的15庫既不是最長的,也不算最寬的,但是如果從倉庫的容積,以及從建造設計伊始就具備的高度機械化程度來看,說它是“東亞第一庫”也不為過。

資料記載,大連港15號庫,舊址位於大連港東部老港區第一、二碼頭中間的甲碼頭岸邊上。建於1929年,時稱“甲埠頭之十號倉庫”,為4層鋼筋混凝土結構無樑樓蓋體系的工業倉庫,由160根傘狀柱帽結構組成,總建築面積2.6萬平方米,容量1.5萬噸。

開埠建港後,隨著港口的發展,1913年3月,大連港甲碼頭改擴建工程竣工。劉連崗介紹,甲碼頭是沙俄時期最早的碼頭,斜坡式,靠船不便,1913年的改擴建工程中,改成直立式碼頭,水深六七米。到了1929年,又對甲碼頭“動手術”,在甲碼頭下鋼板,將碼頭向海中延伸了10米,並且開工建造15庫。嚴格地講,從岸壁到15庫的根部,只有9米的距離——15庫就“站”在海邊。

“那麼問題來了,15庫的地基是怎麼打的呢?”劉連崗曾站在15庫樓下端詳過很多次,一直沒有找到問題的答案。

圖紙顯示,15庫倉庫劃分為三個既各自獨立又相互連通的單元,每個單元設置獨立的豎向交通系統,每個交通核內包含一部雙向開門的貨運電梯及一部樓梯。15庫北側面海且層層退臺,呈階梯狀,這種設計,不僅方便船貨裝卸,又可有效的降低自身的風阻,抵抗來自北側強烈的海風。這種層層退臺,成為那個夏天,我在時尚15庫憑海臨風喝咖啡的休閒露臺。

15庫的電梯設計,提高了倉庫的機械化能力,使得海上來的貨物從船上卸貨在露臺後,經由電梯輸送,再在倉庫南側被裝卸上車,中間不用倒放,大大提高運輸效率。現在,三處高於15庫屋頂將近9米的電梯機房被完整地保留下來,它們是15庫極具標誌性的重要特徵。

在大連港陳列館,現在仍能找到“甲埠頭10號倉庫的設計圖”。劉連崗告訴我,遺憾的是,這個當年自動化程度最高的倉庫建築的設計者是誰,現有文獻並無記載。

15庫何以得名,大連港當年有多少倉庫?資料記載,到2003年搬遷改造前,大連港共有40多座倉庫,面積共計40多萬平方米。但是叫“15庫”,則是因為當年大連港的碼頭和倉庫各自有編號,“15庫”是一碼頭的第五號倉庫。

15庫承載的市民記憶

15庫當年在大連港的眾多倉庫中,地位很高。這是個散貨倉庫,客貨滾裝船在此停靠。貨品已百貨、輕工、食品等為主。計劃經濟年代,從上海、煙臺開來的船載著大連人家蒸饅頭的富強粉、時髦姑娘喜歡的時裝絲襪、婚嫁喜事必備的臉盆暖瓶“四轉一響”等等,都曾在15庫中轉後走進大連市民的生活。

一般情況下,運作一個倉庫配置從倉庫長、檢算員、理貨員、搬運工等各類人員數十人。因為15庫的庫容量大、貨品多,非常鍛鍊人,在大連港能在15庫工作是個引以為傲的事情。所以當年有一種說法,能在15庫當理貨員,在任何倉庫都不在話下。

以港立市的大連,海港是城市的發端,承載了城市所有的記憶。對於大連港人,對碼頭倉庫有著特殊的感情,那是很多老記憶的場景地。

劉連崗98歲的老父親劉樹春,曾經是一段大連紅色記憶的講述人,幾年前,他曾接受電視臺採訪,講述《我所知道的抗日放火團》。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劉樹春在大連抗日放火團成員之一的大公洋行掌櫃李澤民手下當業務員,曾經受李澤民指派,去15庫與其他放火團成員接頭,取回剛從上海貨船上被帶下來的火藥藥水。數十年過去了,當劉樹春老人帶著扛攝像機的記者重新來到15庫前,講起當時的經過時往事記憶猶新。面對殖民壓迫、無私無畏的鬥爭經歷,讓15庫在劉樹春老人的記憶裡別有一番滋味。

筆者在《百年大連港圖史》裡發現了一張說明為“職工家屬參加疏港”的老照片。畫面上三四輛裝滿貨物的三輪車,拉車人是頭裹白毛巾身著大圍裙的中年婦女,從她們躬著的腰身和緊繃的嘴唇可以看出三輪車的負重。

劉連崗告訴我,計劃經濟年代大連港業務非常繁忙,貨物壓港會造成船東貨主罰款,所以卸貨疏港是急活,那時很多海港職工的家屬二話不說趕來,肩扛拉車支援疏港。那個場面,現在想來令人感慨……

從百年大連港裡一座高度機械化的工業倉庫,變身為留存老大連記憶的工業遺產,再到時尚文化消費區域,15庫似乎一直不甘寂寞,不知什麼時候就會以出人意料的面貌“閃亮登場”。未來,它又將怎樣華麗轉身,人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