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南油茶:“綠”字背後的幸福故事

定南油茶

:“綠”字背後的幸福故事

客家新聞網 張志能 特約記者詹繼成

一片油茶林,從種苗撫育,到開花結果,承載著許多家庭脫貧致富的希望。又是一年油茶豐收季,記者赴定南縣採訪,該縣油茶綠山崗、生態助脫貧的故事,讓人印象深刻。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該縣有177戶貧困戶發展油茶2327.35畝,取得油茶種植補助197.86萬元,通過油茶產業帶動477戶貧困家庭戶均增收9000餘元。

“油茶掛果,甜頭來了!”

白色茶花開滿山坡,花香瀰漫油茶林,時隔一年,記者再次來到定南縣歷市鎮赤水村茶園組鍾愛華的油茶園,眼前的10畝油茶樹不但更顯青翠,還長高了不少。

定南油茶:“绿”字背后的幸福故事

圖為鍾愛華在收集晾曬的油茶籽。

在山腳下,記者看到了正在晾曬油茶籽的鐘愛華。“儘管今年下半年天氣乾旱,但撫育沒偷懶,今年第5年,就結出了1500斤油茶鮮果。”67歲的鐘愛華一臉得意。

鍾愛華在2015年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為照顧癱瘓母親和聾啞未婚的大兒子,鍾愛華和妻子只能守著大山,指著一畝三分地刨食。

不一樣的靠山吃山。2015年,鍾愛華在離家不遠的自家林地種油茶,5年的精耕細作,轉眼已到油茶掛果期。“油茶樹不會騙人,一份辛勤,一份收穫,去年油茶鮮果只採了200多斤,沒想到今年就超過了1000斤,預計明年可產3000斤以上。”鍾愛華捧著油茶籽,嘴裡唸叨著油茶豐收前景。

油茶籽未榨油,就已被人訂購一空,今年鍾愛華靠賣油,將增收近萬元。同時,妻子在村裡油茶基地務工,一年也有近萬元收入,油茶產業已成為鍾愛華家防止返貧和走向致富的“搖錢樹”。

定南油茶:“绿”字背后的幸福故事

圖為鍾愛華挑著晾曬的油茶籽回家。

“油茶種植起步那幾年最難熬,現在油茶掛果,甜頭來了,錢袋子馬上就要鼓起來嘍!”鍾愛華望著對面山丘的油茶林,笑盈盈地挑起一擔油茶籽。

“山綠了,離致富還遠嗎?”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對於定南縣老城鎮上洲村村民黃建林而言,腳下這條每天往返油茶林的山路就是自己的希望之路。

定南油茶:“绿”字背后的幸福故事

圖為黃建林拿著鋤頭行走在油茶林。

黃建林,今年44歲,年幼時的小兒麻痺,落下了右腿殘疾,從此再也從事不了重體力活。因家裡缺少勞動力,2016年,黃建林戴上了貧困戶的帽子。

身患殘疾的不幸與家庭的貧困,曾讓黃建林對未來人生的道路失去信心。“好在黨和國家的政策好,針對我家實際,扶貧幹部千方百計鼓勵我種油茶。”就這樣,油茶的綠色便成了黃建林人生的新色彩。

“種油茶是一個慢活兒,急不得也快不了。”黃建林說,為解決油茶種植技術難題,他成了油茶協會技術培訓班的常客,還不時向油茶辦的技術人員請教,從挖穴種苗,到撫育施肥,再到剪枝塑幹,如今,他已從油茶“門外漢”變成了“土專家”。

除了技術,資金扶持也接踵而至。從2016年到2018年,黃建林種植的44.2畝油茶,共獲得種植和苗木補助資金41832元,有效緩解了買苗、購肥和油茶基地設施建設的資金壓力。

定南油茶:“绿”字背后的幸福故事

圖為黃建林望著蒼翠的油茶林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別看我腿腳不便,走路艱難的樣子,但幹起油茶活來,可不比普通人差。”黃建林停下手中揮舞的鋤頭,雙手靠在鋤頭柄上,看著油茶林笑眯眯地說:“山綠了,離致富還遠嗎?”

“種植油茶只是開始。”

清瘦的體型,爽朗的笑容,右手有道深深的疤痕,雙手搭在腰間……這是記者在定南縣歷市鎮車步村見到鍾世朝時的情景。

定南油茶:“绿”字背后的幸福故事

圖為縣油茶辦的技術人員在指導鍾世朝(左)修剪油茶樹。

幾年前的一次意外,讓鍾世朝右手關節骨頭和經脈被割斷,右手成了殘疾,這幾年腰間盤又嚴重盤突,加之自己離異,獨身照顧多病的母親和剛上學兒子,2017年,鍾世朝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阿朝,你還年輕,只要敢闖,好日子就在前面。”2017年,結對幫扶幹部時任歷市鎮黨委書記繆華林積極鼓勵鍾世朝進行產業貸款,擴大油茶種植規模。

為了節省油茶種植成本,鍾世朝克服身體病痛,40多畝的油茶林撫育工作從未僱傭過工人。經過3年的悉心管護,昔日的荒山成了蒼翠油茶林,油茶長勢明顯好於同村的其他油茶林。

“種油茶雖然辛苦,但讓我明白了向政府‘等、靠、要’,是假脫貧,踏實發展產業才是硬道理。”有了油茶產業發展的信心,去年鍾世朝養殖了10畝小龍蝦,如今,他又和哥哥合夥辦起了竹鼠養殖場。

從因病致貧的貧困戶,到以油茶為主、多業經營的致富創業能手,今年10月,鍾世朝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並對未來發展之路有了新願景:“種植油茶只是開始,不光自己要過上好日子,我還要帶動更多的人發展產業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