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参加2018年教育学术年会,受益匪浅!(此文写于去年年底)

今年的教育学术年会设在“空气养人”的北京市第二中学,我有幸参与其中,受益匪浅。北京二中今年的高考文科状元熊轩昂也因他的采访言论而被国热议优质教育资源与现实。在这两天的参观学习中,最大的感触是自身还需要提升,还需要进步,要想办法弥补差距。

有幸参加2018年教育学术年会,受益匪浅!(此文写于去年年底)

会议第一天上午,学会会长钟秉林教授就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落实情况为在座的教育同仁进行报告,在报告中他谈到目前的教育需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而且坚决要警惕唯分数唯升学唯论文的评价体制;深化办学体制和教学管理改革,办好教育是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责任。

有幸参加2018年教育学术年会,受益匪浅!(此文写于去年年底)
有幸参加2018年教育学术年会,受益匪浅!(此文写于去年年底)

在新时代下,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也产生了一些变化,人民群众迫切要求享受高质量的教育与较优质的教育资源供给短缺之间的矛盾凸显。我们一直在进行的中高考改革,有利也有弊,但改革是绝对不会停下脚步的,一直在探索,一直在前进。同时,钟教授还提到了网络教学的新挑战,它其实是颠覆传统学习过程的,以前是由课堂老师的讲授进行知识的传输,但是现在个性化的线上学习已经取代了课堂。面对这样一个挑战,我们能做的就是提升教师的素养,以及探索新的教育教学体制,未来教育的AI时代是一定会到来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需能够融入到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同时这也将会给学校的教育带来新的冲击和机遇。作为教育者,我们要保持敏锐的目光,密切跟踪趋势多样化,积极探索教育教学之路。

最后钟教授谈到了教育国际化的新挑战,我们作为人力资源的大国却不是人力优质资源大国,未来国际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一定会促使各国之间的教育交流与融合,我们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成功经验和优质资源,同时也要积极推进中国优质教育资源的国际拓展,中外人文交流和教育国际治理。

总之,我们应该主动应对教育改革新挑战,听完钟教授的发言,作为一名新教师,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再一次充满了信心,也对未来的教育充满了动力,我将保持强大的热情来面对未来的教育工作,纵使前途坎坷,内心依旧阳光。

接着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褚宏启教授做报告,他的议题是关于技术教育现代化关键问题。报告中提到了三点,第一点是教育现代化要接地气。其次,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是人的现代化,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最后是技术教育现代化要聚焦的关键问题,如何培养人?他在报告中提到了一些目前我们教育仍存在的问题,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以及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延长,我国国民素质虽然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仔细观之,可以发现不少国民仍然表现出“传统人”的一些特征,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第一,尊崇权威。第二,宿命自抑,相信命运。第三,理性不足。第四,缺乏创新。以上的这些问题都说明我国的国民素质仍需要提高,国民性还需要改造。社会是复杂多变的,而且是具有不确定性的,那我们的教育就要跟上这样的社会现实。我们要做的就是将教育的结果转化成知识的处理器,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具备人的高级思维。

目前国家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那核心思想中提到要教育中国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最重要的就是三点:第一文化基础,第二自主发展,第三社会参与。只有具备这三点才可以称他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这三点可以归结为两大素养,第一是创新,第二次合作。创新也就意味着,智商高拥有聪明的脑,合作意味着情商高具有温暖的心,怎样才能把聪明的脑和温暖的心联合起来培养,让孩子们能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具备两种素养是我们教育者应该反思和思考的。最后褚教授也提到了精英人才的教育。目前我们国家对于精英人才还是缺乏专业的培养体系,已经和西方国家拉开了很大的差距,精英人才的培养其实是关乎到我们的国家战略的。为迎接21世纪新的挑战,我们需要教育学生能创新善合作,具备聪明的脑和温暖的心,这样的学生未来才是我们国家发展的需要。

下午参观完校园和课堂后,北京二中校长钮小桦同志为我们做了一堂生动的报告会,在报告中,他介绍了北京二中的教学特色,以及二中这些年的发展历史,并强调所有的观摩课都是二中的教学常态,没有经过任何彩排。他提出的七点教育反思和“课比天大”理念,是学校,校长,教育界都应该思考和反思的东西。听着牛校长的讲话,每一句话都让我有所思考,这可能就是中国顶尖中学校长的个人魅力吧。

有幸参加2018年教育学术年会,受益匪浅!(此文写于去年年底)
有幸参加2018年教育学术年会,受益匪浅!(此文写于去年年底)

第二天进行了半天各学科的观摩课,因为我是语言学科,所以听的都是关于英语方面的教学观摩课。第一节是高中阅读课,任课教师的英文十分流利,教学思路很清晰,她的教学思路能让孩子们跟着她走,这也让我反思自己在课堂中所运用的方式方法;第二堂课是一堂初中课外阅读课,这种课外阅读课,我想在城外区域以及其他学校是不太可能有的,因为词汇量之大,语法难点之多,一般的初中英语课堂甚至高中英语课堂都不太可能尝试。最让我惊讶的是学生的词汇量和口语能力,有一个小男孩居然能够对于师抛出的一个问题,用标准的英式英语回答了一分多钟,而且极其流畅。同时在阅读课的最后,老师让同学们两人一组来模拟CNN记者的采访现场,随机抽了三组同学,每组同学上台后对答如流。教学现场让我不禁冷汗直流,我们的孩子以及我们的教师与二中之间的差距,望尘莫及。

有幸参加2018年教育学术年会,受益匪浅!(此文写于去年年底)

回来后,反思自己和自己的课堂,有太多需要努力改进的地方。两天的参观和学习,可以说我的教育思想得到净化和升华。而且真心希望未来我也能够进入这样的学校工作教学,我的孩子也能在这样的优质学校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未来虽不确定,但路在脚下,踏实走下去吧。也希望各位教育工作者能够坚守教育阵地,耕耘自己的教育心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