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聖《鬼谷子》6句話,句句是處世的大智慧

《鬼谷子》被後世稱為“智慧禁果,曠世奇書”,書中涵蓋的思想謀略在現代的從政、外交、經營、管理等方面有著深刻的指導作用。這本書對今天的我們,也大有裨益,我們從中精選6句話,與大家一起讀懂人性!”

謀聖《鬼谷子》6句話,句句是處世的大智慧

一、說話有道

【原文】:與智者言,依於博;與拙者言,依於辯;與辯者言,依於要;與貴者言,依於勢;與富者言,依於高;與貧者言,依於利;與賤者言,依于謙;與勇者言,依於敢;與愚者言,依於銳;此其術也,而人常反之。

釋義:與智慧者談話,要以淵博為原則;與笨拙者說話,要以強辯為原則;與善辯的人談話,要以簡要為原則;與高貴的人談話,要以氣勢為原則;與富人談話,要以高屋建瓴為原則;與窮人談話,要以利害為原則;與卑賤者談話,要以謙恭為原則;與勇敢的人談話,要以果敢為原則;與上進者談話,要以銳意進取為原則;這些都是與人談話的原則,然而不少人卻常常背道而馳。

二、小洞不補,大洞吃苦

原文:事之危也,聖人知之。獨保其用,因化說事,通達計謀,以識細微。

釋義:事物出現危險徵兆時,聖人便能先行察覺。唯有他能保持清醒的認識,發揮獨特的作用,順應變化之道來分析事物、陳說利害,因而能通達計謀,辨識事物的細微之處。

謀聖《鬼谷子》6句話,句句是處世的大智慧

三、內方外圓,隨機應變

原文:內者,進說辭也。揵者,揵所謀也。欲說者務隱度,計事者務循順。陰慮可否,明言得失,以御其志。

釋義:所謂“內”就是進獻言辭以取得君主的接納;所謂“揵”就是進獻謀策來替君主決策。想要遊說君主一定要暗中揣度君主的心意,想要為君主出謀劃策就必須順應君主的意願。暗中分析我們的決策是否可行,公開言明決策的優劣得失,以便駕馭君主的意向。方法策略適應時勢的變化,以便與君主的心意相合。仔細思考進獻的策略和計謀,既要迎合君主的心意又要合乎形勢的發展。若其中有和君主心意不符的,這個時候就需要重新揣摩形勢的變化和需求,從便利君主心意出發,求得決策的改變。要善於變更策略來得到君主的採納,就好比用鑰匙開鎖一樣順當。

四、自知而後知人

【原文】:知之始己,自知而後知人也。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魚。其伺言也,若聲之與響;見其形也,若光之與影也;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針,舌之取燔骨。

【釋義】:要想掌握情況,要先從自己開始,只有瞭解自己,然後才能瞭解別人。對別人的瞭解,就像比目魚一樣沒有距離;掌握對方的言論,就像聲音與迴響一樣相符;明瞭對方的情形,就像光和影子一樣;偵察對方的言辭,就像用磁石來吸取鋼針,用舌頭來獲取焦骨上的肉一樣萬無一失。

五、口可以食,不可以言

【原文】:古人有言曰:“口可以食,不可以言。”言者,有諱忌也。眾口鑠金,言有曲故也。

【釋義】:古人云:“口可以用來吃飯,卻不能胡亂說話。”一說話,就容易犯忌諱。“眾口鑠金”,是由於言辭之間難免因為偏見而歪曲事實。

謀聖《鬼谷子》6句話,句句是處世的大智慧

六、認清自己,揚長避短

【原文】: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長;不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工,故不困也。言其有利者,從其所長也;言其有害者,避其所短也。故介蟲之捍也,必以堅厚;螫蟲之動也,必以毒螫。故禽獸知用其長,而談者知用其所用也。

【釋義】:智者總是不用自己的短處,而是採用愚者的長處;總是不用自己的愚拙,而是採用愚人的工巧,這樣就不會使自己困窘。談到事物有利的一面,就要發揚它的長處;談到事物有害的一面,就要回避它的短處。所以,甲蟲防禦天敵,必須用堅硬的甲殼;毒蟲攻擊對方,必須用有毒的尖刺。禽獸都知道發揚自己所長,遊說之士更應該懂得發揮自己的長處。

圖文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