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隱退時明明只有二十三歲,他為什麼不繼續努力自己建國稱帝?

平凡的帝企鵝


夢露居士為你解讀金庸武俠,點擊關注閱讀系列文章。


張無忌二十歲出頭便當上了明教教主,名滿天下。要知道這明教雖然被武林正道視為魔教,名聲不好,但實力卻是最強的,而且麾下有多支抗元義軍,致力於推翻元朝,建立新的王朝。此時的張無忌武功天下第一,可以說是前途無量,他為什麼沒有登基稱帝,卻最終選擇了退隱呢?居士認為有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就是張無忌自己的性格。

張無忌的個性恬淡謙退,優柔寡斷。他沒有什麼權力慾,也不是殺伐果決之人,不僅不想當皇帝,他也做不好皇帝。

張無忌的性格有多恬淡?他甚至連自己的仇人都願意原諒,對於那些逼死他父母的人,不論是當日武當山上的各大門派,還是趙敏手下的阿二、阿三,張無忌都不想報仇雪恨,他曾對趙敏說:

我爹爹媽媽是給人逼死的。逼死我父母的,是少林派、華山派、崆峒派那些人。……就算那些人真是兇手,我將他們一一殺了,又有甚麼用?我爹爹媽媽總是活不轉來了。趙姑娘,我這幾天心裡只是想,倘若大家不殺人,和和氣氣、親親愛愛的都做朋友,豈不是好?我不想報仇殺人,也盼別人也不要殺人害人。

所以張無忌這一輩子就四個字:捨己從人。《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的所有重要決定,都不是他自己做的,而是順其自然,聽從他人的安排。比如他學習乾坤大挪移是聽從了小昭的建議;擔任明教教主是迫於形勢,為了拯救明教;與周芷若訂婚是奉義父謝遜之名;不與周芷若拜堂又是為趙敏所迫……

這樣的人怎麼可能當皇帝?自古以來開國皇帝都是雄才偉略、殺伐果決、唯我獨尊之人,而不是張無忌這種仁厚慈愛之人。

張無忌有這樣的性格,與他的經歷有關。張無忌出生在荒無人煙的冰火島,十歲以前之接觸過張翠山、殷素素、謝遜三個極其愛他的人,所以他沒見識過世間險惡。回到中土後,張無忌便中了玄冥神掌,無藥可救,可以說是過了今天不一定能看見明天的太陽,隨時有可能一命嗚呼,所以張無忌在小小年紀就將生死看淡。而且張無忌在武當山上過了幾年,接受的是道家教育,自然深知道家謙抑之理,性格愈發謙抑寬和。

第二個原因是明教的權力模式,這導致了張無忌不可能做皇帝。

明教的權力模式是,張無忌與楊逍、韋一笑(後來又加了範遙)執掌總壇,統屬各路抗元義軍,比如殷天正、朱元璋、說不得、彭瑩玉、鐵冠道人、周顛、冷謙等人各領一路義軍,殺官造反,攻城略地。

名義上各路義軍都受明教總壇的指揮,但事實上並非如此。明教總壇遠在光明頂,教主張無忌又四處遊蕩,一會兒跑到大都,一會兒跑到海外,一會兒又跑到少林寺,不可能對各路義軍進行遙控指揮。而且張無忌、楊逍等人只是武功高強,並不懂軍事,他也沒有能力指揮各路義軍。所以明教各路義軍都是自行其是,正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張無忌和明教總壇只是各路義軍的精神領袖而已。在新修版《倚天屠龍記》中,楊逍說:

不管兵革戰陣,明教光明乾淨!

明教義軍在各地起事,殺官造反,有成有敗,他們並不向總壇稟報,只要他們不反過來爭教主之位,指揮總壇,總壇就不管他們如何行事。

如此一來,朱元璋就坐大了。他手下的將領兵士只知有朱元璋,不知有張無忌。張無忌指揮不動朱元璋的兵馬,又怎麼可能去爭奪皇帝之位呢?須知奪天下靠的是士兵,而不是武功。張無忌縱然武功高強,最多隻能去刺殺皇帝,卻不能憑一己之力推翻元朝,建立新的王朝。如果張無忌一怒之下殺死了朱元璋,那麼朱元璋手下軍隊群龍無首,必將潰敗,反元大業將毀於一旦。

第三個原因是金庸小說必須符合歷史走勢。

金庸的武俠小說往往以歷史為背景,比如《天龍八部》、射鵰三部曲、《碧血劍》、《鹿鼎記》、《書劍恩仇錄》、《飛狐外傳》、《雪山飛狐》等。這些小說雖然天馬行空,雖然不完全符合歷史,但不能違背歷史的走勢。

比如,歷史上蒙古滅亡南宋,所以郭靖就只能是個悲劇英雄,在襄陽城破之時以身殉國。歷史上李自成攻破北京後,又被清軍擊敗,袁承志就無法改變這一命運,只能遠赴海外。

歷史上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是朱元璋,所以張無忌就只能歸隱,不能和朱元璋爭皇帝之位。

一切有為法,如夢亦如露。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夢露居士,為你解讀金庸武俠。


夢露居士


《倚天屠龍記》大結局,張無忌和趙敏被朱元璋下了蒙汗藥,然後用了一箭三雕之計,既離間了張無忌和常遇春徐達的關係,又找到殺害韓林兒的同盟軍,還讓張無忌覺得人生險惡,頓生退隱山林之心。其實並非如此,這只是他和朱元璋演了一出雙簧而已。

朱元璋根本不可能用“極烈”的蒙汗藥麻倒張無忌。張無忌是胡青牛徒弟,著名藥物病理學毒學專家,趙敏在綠柳山莊下的那麼精巧的毒藥張無忌都能察覺,朱元璋魯班門前弄大斧孔子門前讀論語給他下毒,還是毒品中最為淺顯的蒙汗藥,身邊還有比鬼還精的權術玩家趙敏,居然就雙雙人事不省被蒙了?而且朱元璋的陰險狡詐張無忌親眼所見,就一點提防沒有?所以這是二人演的雙簧,其實張無忌根本沒喝藥,都是裝的。那他為啥要裝,為啥要讓出教主之位,因為他不想幹了。

明教教主其實是個精神領袖,是個被崇拜的圖騰,在明教教義中,教主是明王下凡,彌勒佛轉世,打敗暗黑之神拯救眾生的,實際並不掌握軍政大權。張無忌在總教主要靠天鷹教和楊逍撐場子,原教旨主義派五行旗和教義改良派五散人並非嫡系。朱元璋部屬於五散人之一彭瑩玉發展的白蓮宗支派,這一支派植根民間勢力龐大。還有海上明玉珍部,陳友諒投靠的徐壽輝部,都是軍閥山頭,張無忌根本指揮不動這幫人。根據明史,朱元璋殺死韓林兒第二年稱吳王,並未接替韓林兒名號稱明王,因為政權高層像李善長劉基等都是儒家信徒,朱元璋已經在逐漸去明教化了。正因如此,才要讓明教的精神領袖張無忌消失掉。

那張無忌為啥不想幹,金庸在《後記》中說的明白,像張無忌這樣的人,任他武功再高,終究是不能做政治上的大領袖。中國三千年的政治史,早就將結論明確地擺在那裡。中國成功的政治領袖,第一個條件是“忍”,包括剋制自己之忍、容人之忍、以及對付政敵的殘忍。第二個條件是“決斷明快”。第三是極強的權力慾。張無忌半個條件也沒有。張無忌也知道自己拉不了這趟車,所以趕緊撤了。梁山好漢為啥宋江能當老大,就因為宋江身上具備金庸說的這三條。

所以說張無忌和朱元璋演了一出雙簧。張無忌想歸隱,卻不想讓明教大亂,和朱元璋攤了牌,只要朱元璋能善待明教眾兄弟,善待全天下老百姓,他就情願給朱元璋讓路。在得到朱元璋承諾之後,張無忌把教主之位讓給楊逍飄然離去。而楊逍在明教的名聲和威望已經臭大街了,根本對朱元璋造不成任何障礙,朱元璋順理成章當了皇帝,建國大明。這個明據著名歷史學家吳晗考證,就是明教的明。


唐風宋月


張無忌雖然武藝高強,胸懷寬廣,在武林之中有很高的威望,是張無忌並沒有雄心壯志,他說想的也不過是遠離世事紛擾,過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幸福小日子。哪裡會再努力建國稱帝,給自己找一個枷鎖?



在《倚天屠龍記》第29回,張無忌曾與趙敏周芷若小昭殷離和謝遜流落冰火島,別人自然是想著法子回去,張無忌卻認為與四美在冰火島生活,過世外桃源般的日子也挺好:原來他適才間剛做了一個好夢,夢見自己娶了趙敏,又娶了周芷若。殷離浮腫的相貌也變得美了,和小昭一起也都嫁了自己。在白天從來不敢轉的念頭,在睡夢中忽然都成為事實……



張無忌做了明教的教主不假,但那並不是張無忌說追求的,當時,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眼看明教就有覆教之災,是張無忌挺身而出,與六大門派周旋,調解了名叫與六大門派之間的矛盾,並且展現了自己威力無比的武功,使明教眾人心服口服,共同推舉張無忌座名叫教主,張無忌推辭再三,才在眾人的逼迫下做了明教的教主,但是他的內心並不願意過這種眾人環繞前呼後擁的生活。



所以當他察覺朱元璋的野心,而自己又不耐煩這種雖然權勢滔天,卻要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生活,於是把教主之位傳給了楊逍,自己過逍遙自在的隱居生活去了。


萍風竹雨123


因為張無忌,本身就不是有遠大抱負的人。

一、他不建國稱帝的表面原因是什麼?

張無忌不自己建國稱帝,表面原因是因為朱元璋。

朱元璋在濠州設計,離間了徐達、常遇春和張無忌。

讓張無忌以為,徐達和常遇春要害他。

其實,徐達和常遇春想要殺的人,是韓林兒,一切都是朱元璋設的局。

朱元璋知道,張無忌神功蓋世,但是太重情義,這就是他的弱點。

果然不出所料,張無忌被傷了心,當晚就給楊逍留下書信。

將教主之位傳給了楊逍,他和趙敏做了一堆閒雲野鶴。

二、張無忌不建國稱帝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張無忌,是個優柔寡斷之人,這與歲數無關。

這點,並不僅僅體現在感情上,生活中同樣如此。

明教的大小事務,雖然最後都是他決定的。

但都是四大法王和楊逍在旁邊輔佐,他自己一點想法沒有。

他並不是個合格的統治者,張無忌也沒那麼大的野心。

他當上明教教主,也並非出於本意,是被趕鴨子上架,被迫當的。

因此,這樣一個沒有抱負的人,註定沒有建國稱帝的想法。張無忌本身就不適合,這種勾心鬥角的生活,更別說帝王心術了。他如果沒有一身武功,可能就是個最平凡的人。所以,他主動退位,不管是對百姓而言,還是對他來自己來說,都是件好事。


十點歷史君


這個問題金庸在《倚天屠龍記》後記裡給出了答案。

中國成功的政治領袖,第一個條件是“忍”,,容人之忍,以及對付敵人之忍。第二個條件是“決斷明快”。第三是極強的權力慾望。張無忌半個條件也沒有。—《倚天屠龍記.後記》。



金庸當年左手寫武俠小說連載,右手寫社會政治評論,這顯示了金庸深厚傳統文化,文學功底,也顯示了非同一般的洞察力。《笑傲江湖》就是刻畫了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鬥爭情況,有兇狠霸道的左冷禪,有陰險狡詐的嶽不群,有無法無天的任我行,有閒雲野鶴的令狐沖,風清揚等等。

中國的政治領袖,要能忍,一是隱忍,羽翼未豐之時要“裝孫子”,也就是韜光養晦。《笑傲江湖》中的嶽不群武功低微時也是夾著尾巴做人,中國歷史上這種人比比皆是,臥薪嚐膽就是典型的例子。二是殘忍,對敵人要毫不留情,斬草除根,武則天,慈禧太后,就連開創大唐盛世的唐太宗李世民,無不是心狠手辣之人。

張無忌暗想:“這人(朱元璋)下手好狠,實是個厲害腳色。”說道:“朱大哥必計雖妙,但從今往後,咱們決不可再濫殺無辜。”—《倚天屠龍記》。



張無忌善良寬厚,就是面對讓其深受其害,在江湖上無惡不作的玄冥二老,張無忌也是救其性命,不忍殺害。

金庸說的第二點就是“決斷明快”,這個對政治人物的必需條件。戰爭是政治的繼續。政壇,商場,戰場都是一樣,機遇和危機並存,勝負就在一瞬之間。參謀雖多,關鍵的決策,政治領袖必須要“決斷明快”。這一點上,張無忌做事是拖泥帶水,猶豫不決,恰恰缺乏“決斷明快”。

敏妹和楊左使均有臨事決疑的大才,難得他二人商商量量,極是投機,我可沒這等本事。—《倚天屠龍記》。

張無忌猶豫不決,不但沒有決斷之才,甚至是毫無主見。修煉乾坤大挪移是小昭之請,當明教教主也是危機形勢下的被動之舉,就連自己心中愛誰,他也是迷迷糊糊,糾結矛盾。



金庸說的第三點就是“權力慾”。前兩點“忍和決斷力”是個人能力,那麼第三點“權力慾”就是個人的生活態度。

中國歷史上一方面是“勿生帝王家”,但是為了龍椅和龍袍,無數人或是工於心計,或是強取豪奪,總之是不惜一切代價獲得皇位,重要原因就是皇帝擁有權力。劉邦是“大丈夫當如是也”,赤裸裸的羨慕權力。

因為屠龍刀,江湖掀起無數血雨腥風,就是因為“號令天下,莫敢不從”。稱霸武林,武林至尊就是江湖人士的夢想,其實就是夢想擁有權力。詩云“除去淵明賦歸去,更無一人肯休官”。古往今來,江湖之遠,廟堂之高莫不是如此。

我只盼驅走韃子的大事一了,你我隱居深山,共享清福,再也不理這塵世之事了。—《倚天屠龍記》。

張無忌沒有權力慾望,沒有統治天下的慾望,他只想做個不問世事的閒雲野鶴,類似中國的隱士!



總之,張無忌缺乏“忍和明快決斷”的能力,也沒有權力慾望,因此他是不可能建立自己的帝國。只有朱元璋這樣的政治人物才能建立大明帝國。


我是一個小書蟲


張無忌為什麼不建國稱帝?磊落故人認為,無非不願、不能、不敢而已。

1、不願

汝之蜜糖,彼之砒霜。你視若珍寶,我棄之如敝履。我們可能覺得做皇帝很爽,掌天下生殺予奪大權,擁三宮六院人間絕色,但張無忌並不這麼想。你看他在光明頂力挫六大派,眾人推他當教主,他反覆推辭,最後為了救明教上下,才勉強接了,還說:“小子張無忌,暫攝明教教主之位,度過今日難關後,務請各位另擇賢能。”可見張無忌並沒有什麼野心,連教主都不願當,更別說皇帝了。

2、不能

首先,與朱元璋相比,張無忌在明教的威信,特別是在軍隊中的威信大大不如,也就是他對軍權的掌控力不夠。眾所周知,槍桿子裡出政權,即使張無忌有心稱帝,也無能為力。再者,張無忌的政治手腕離朱元璋差得太遠了。在小說結尾,朱元璋略施小計,就令得張無忌心灰意冷,最終攜趙敏歸隱。就這個城府,還想稱帝,簡直就是個笑話。

3、不敢

這就不是張無忌的責任了,而是在於金庸先生。金庸先生的小說,善於將小說虛構人物嵌入真實的歷史,而不露痕跡,當然歷史發生過的事情還是會發生。如果要讓張無忌稱帝的話,唯一的方法是引入“平行宇宙”理論,而這一理論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後才慢慢為人所熟知,《倚天屠龍記》的成書時間是在1961年至1962年,就算當時金庸先生敢用這種理論去寫小說,也要考慮當時群眾的知識水平,而顯然金庸先生是不敢用這種太過先鋒的理論的。

就這樣。




磊落故人


金庸先生給張無忌的人設是優柔寡斷,沒有給張無忌設定郭靖這樣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大俠形象。

1,小說不能破壞歷史的軌跡,張無忌不走,朱元璋怎麼能出來呢?元亡明立,明朝朱元璋朱重八才是創始人。


2,金庸先生讓張無忌選趙敏作為最後的愛情伴侶,趙敏是誰,是蒙古郡主,趙敏為了張無忌,背叛了自己的民族,父兄,為了愛不顧一切跟著張無忌,張無忌也只能為了趙敏放棄明教大業,合情合理。

3金庸先生為了不讓張無忌選擇周芷若,把周芷若在後半部《倚天屠龍記》中塑造成陰險毒辣的周大掌門,彷彿滅絕師太附身。


4,金庸先生創建武林傳奇人物最後絕大多數選擇的是歸隱山林,除了郭靖為大宋死守襄陽,其他人物,楊過,陳家洛,袁承志,甚至韋小寶都是隱居,讓張無忌也選擇隱居,也算沒有違背金庸武林世界的規律。


庸者智也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因為張無忌沒有這個能力,也沒有這個野心。

張無忌是個權力慾望極小的人,是個心腸軟弱的普通人。

自然他的武功很高,但因性格原因不可能成為政治家。

相比起來,趙敏和周芷若都比張無忌強多了,楊逍也更厲害。

然而,楊逍都萬萬不是朱元璋對手,何談張無忌。

張無忌之前最大的願望,是推翻蒙古人的殘暴統治,救萬民於水火。

那麼,雖然張無忌自己被朱元璋耍花樣陰了一下,失去了農民軍領袖的地位,但畢竟他的目的達到了。

朱元璋至少推翻了蒙古人的殘暴統治,建立了一個老百姓可以安居樂業的國家。

這樣一來,張無忌還有什麼必要自己稱帝呢?他又沒有權力慾望。

以張無忌的性格,不可能為了自己的私慾,讓無數人為他去死。

況且,當時朱元璋已經有百萬之眾,你起兵也鬥不過他,白白尋死而已。

所以,張無忌只是帶著妻子趙敏去了蒙古草原避難,畢竟這裡是趙敏哥哥王保保的地盤。

一般認為,張無忌很可能也娶了周芷若。

在那個年代,三妻四妾是很尋常的,蒙古人娶幾十個妻子更是尋常。

按照禮法來說,周芷若應該是正妻,趙敏就差了一些。

其實,張無忌是個有著絕頂武功的普通人。


薩沙


(一)小張(張無忌)只是金老《倚天屠龍記》小說裡的一個虛構的人物形象而已,真實的歷史上未必真有其人或者真有其事的!

(二)按《倚天屠龍記》原著小說的描述,張無忌的性格優柔寡斷。按金老的意思來說,即是隻可適合與之(張無忌)交朋友,(張無忌)而不適合來當領袖,更遑論說通過奮鬥來當上皇帝了。此外,小張很有一些女人緣的,在原著小說裡,金老已經安排有一個小昭妹妹,在波斯明教總壇對小張翹首以盼了;而在小張大破少林派三渡“金剛伏魔圈”的時候,翩若驚鴻的“黃衫女姐姐”更是讓小張魂牽夢繞難以忘懷了。一句話,江山美人難得兼顧呀!

(三)必須要尊重歷史。在中國的歷史上,是朱元璋領導農民起義軍,推翻了元朝在全國的統治建立了明朝的。然後也是朱元璋陸陸續續地消滅了陳友諒和張士誠等農民起義割據勢力,從而完成了對全國的統一的。小說創作也不能改寫歷史,也要尊重歷史的。在過去,香港邵氏曾根據《倚天》小說描述的內容,改編成了電影《魔殿屠龍》,電影裡面講述了張無忌去行刺朱元璋,並且還將朱元璋刺傷了要害……這應該算是人們對《倚天》原著小說裡的張無忌,一個莫大的慰安和交待了!











騎蝸牛走高速


因為金庸的小說都是有歷史原型的,他的小說並不是如今的架空歷史之類的小說,所有的結局都是按照歷史發展的正確軌跡來進行的,如果《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建國稱帝,那麼就違背了朱元璋建立大明朝的歷史事實。

根據推斷,張無忌的歷史原型應該就是小明王,白蓮教首領韓山童的的兒子,而韓山童則對外宣傳是宋徽宗的八世孫,並被很多人採信了。在紅巾軍起義過程中,韓山童被元朝官吏拘捕處死,韓林兒逃亡。後來起義首領劉福通為了名正言順,就找到了韓林兒,1355年,劉福通擁立他在亳州登基稱帝,又號小明王,建國號為宋,年號龍鳳,成為當時反元各路義軍名義上的共主。

1358年五月,義軍攻下大宋舊都汴梁,劉福通迎來韓林兒,以汴梁為都。後劉福通戰死, 韓林兒被迫依附朱元璋,而朱元璋則需要利用他的“正統”名義為自己取得大義。

經過多年的戰爭後,朱元璋逐漸統一南方勢力,而此時的小明王就成為朱元璋建國路上的最大障礙,1366年,韓林兒在赴應天府的船上,莫名的落水死亡。朱元璋失去了稱帝的最大障礙。

因此,按照歷史發展軌跡,張無忌的真正歸宿是死亡,但是從小說角度出發,選擇歸隱也許是最能滿足讀者的期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