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兩次停止進攻,三次畏縮後撤,這樣打仗怎麼能行?

1979年2月20日,在廣西那坡縣平孟方向執行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任務的廣州軍區41軍122師365團1營(欠2連,該連擔任團預備隊),從2月17日開始,經過4天連續戰鬥,突破了馬利、那殺、地潤地域越軍的防禦。當天晚上,師指命令365團迅速攻佔大黑石山,造成向朔江進攻的有利態勢。

365團團指根據師指的部署,命令1營教導員率領2連在3輛坦克的加強下,於當晚20時攻擊大黑石山,進攻得手後,就地構築工事,組成環形防禦的態勢,向朔江北側警戒以及控制大黑石山西側公路,以火力掩護團主力沿公路發展進攻,和364團協同攻佔朔江。

部隊兩次停止進攻,三次畏縮後撤,這樣打仗怎麼能行?

而當面的越軍在榕樹山、長白山等一線陣地失守後,將兵力向朔江城四周收縮,憑藉兩側制高點組織防禦。在大黑石山一線,越軍約部署有一個排的兵力,在稻田地和北側公路埋設有防步兵地雷與防坦克地雷,企圖以野戰工事和天然巖洞相結合的防禦,阻止我軍進攻。

大黑石山位於我國平孟關口以南約3公里處,朔江縣城在其以南1公里處,有南北兩個山峰,南高北低。南側山峰高約400米,和東西兩側石山相鄰,是朔江城北側的屏障。北側地形較為開闊平坦,南側有兩個獨立的小山頭,平孟到朔江的公路從其西南側經過。

部隊兩次停止進攻,三次畏縮後撤,這樣打仗怎麼能行?

受領任務後,1營教導員於22時以坦克為先導,率領2連避開大黑石山北側的地雷場,沿小河西側向前進。部隊進至那殺村西側後,坦克無法克服河溝障礙,2連於是向營指請示下一步如何行動。營指明確示,步兵一定要想方設法和裝甲兵協同,為坦克開闢通路,爾後步兵在跟隨坦克繼續前進。但是2連沒有按照營的指示幫助坦克過河,而是就地構築工事,轉入防禦。過了一會,2連指揮員感覺這個地方不是指定的位置,於是請示教導員留一個班保護坦克,連主力繼續前進,獲得了教導員同意。但他同時又不經請示上級,自作主張讓坦克撤回了平孟。

2連於次日4時進至郭儒,連長隨即指揮部隊就地展開組織防禦。這個時候,李副團長率領6輛坦克也來到了郭儒,在給教導員再次明確了攻佔大黑石山的任務後,返回了營指。根據李副團長的指示,2連於4時50分到達了大黑石山東北側。由於正值深夜一片漆黑,攜帶地圖的軍部幹事一開始就掉了隊,所以沒有辦法確定連隊所處的位置。連長和指導員頓時心情緊張起來,匆忙之中決定後撤。5時15分,該連返回郭儒後向營指報告了情況,營指再次重申命令,要2連前出佔領目標,封鎖住山口。

部隊兩次停止進攻,三次畏縮後撤,這樣打仗怎麼能行?

5時20分,2連再次向大黑石山前進,於半個小時之後佔領了北峰。8時50分,教導員隨同坦克來到北峰山腳。他命令2連撤出陣地,要坦克射擊之後再進行搜山。9時30分,2連奉命撤出,坦克進行射擊之後,2連只在山北側和郭儒附近搜出一批彈藥和軍用物資,隨即撤出大黑石山。下午14時許,2連召開班以上骨幹會議決定,留3排為預備隊在郭儒村待命行動,其餘班排繼續搜山。15時許,當2連進至大黑石山南山埡口時,突然遭到越軍兩面火力夾擊,和敵人對峙了一個多小時。

因為沒有地圖,2連無法向營指報出自己的準確位置。17時,營指第三次命令該連在18時前佔領目標。結果2連錯誤地把當面的尖石山當成了大黑石山,並把預備隊3排投入戰鬥。3排於18時在另外兩個排的火力掩護下,進到尖石山北側開闊地時,遭到越軍火力阻擊,排長犧牲。與此同時,連指也遭到越軍火力壓制,步談機損壞,就此和營指中斷了聯絡。

部隊兩次停止進攻,三次畏縮後撤,這樣打仗怎麼能行?

面對敵人火力猛烈,又和營指聯絡中斷的情況,連長和指導員心生畏懼,兩個人商量之後,又一次決定後撤,遂於20時左右,後撤到大黑石山北側附近。當天晚上,教導員不打招呼徑直去了1連, 2連連長和指導員找不到教導員,以為是回營部開會去了。於是他們兩人也帶上4個通信員,打算返回營指找教導員,由於天黑辨不清方向,沒有能夠找到營指,他們索性丟開連隊不管,在1連陣地睡覺,直到第二天天亮之後才返回連隊。

見2連這邊遲遲沒有進展,22日2時,李副團長和代理營長趕到2連,找到臨時帶隊的副連長和副指導員,第四次交代了攻佔大黑石山的任務,2連終於在凌晨7時佔領了目標,並於11時和友鄰部隊364團3營會合。

部隊兩次停止進攻,三次畏縮後撤,這樣打仗怎麼能行?

2連這次攻打大黑石山的戰鬥,前後歷時33個小時,結果只抓獲了1名敵人,繳獲了2挺高射機槍,1輛小汽車、1輛摩托車,以及一部分物資。整個戰鬥耗時費力,所獲甚微,教訓在於教導員猶豫不決、指揮混亂;在於連長和指導員缺乏勇氣、怯敵畏縮;因而在戰鬥中出現兩次停止進攻,三次擅自後撤的違令之舉,暴露出了平時管理不嚴、紀律鬆弛,以至於戰時作風稀拉,有令不行的問題。

身為軍人,英勇無畏、指揮果斷、紀律嚴明,是多麼的重要啊!

作者為歷史學碩士,大學講師,專注中越戰爭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