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蘇怎麼樣種植?

三六五平凡之路


你好,我是小張,能和大家一起探討三農技術很高興。



👉雖然聽名字好多人不知道紫蘇,但其實在農村生活過的人應該都見過紫蘇,因為在田間地頭野生的紫蘇很多。紫蘇在我們的生活中主要有三個作用,一是作為一種藥材有藥用價值;二是有些品種觀賞性好,是一種花卉;三是有些品種可以食用,是一種蔬菜。


今天我就和大家說道說道紫蘇的種植方法。

👉先來了解一下紫蘇的生長習性:紫蘇生長喜歡溫暖溼潤的環境,喜歡充足的光照,種子發芽的最適溫度是20—22攝氏度,植株生長適宜的溫度是20—25攝氏度,喜歡中性偏鹼性的土壤,喜歡肥沃的土壤。



△種植方法

一、選地整地

✍雖然紫蘇的適應性挺強,對土壤要求不高,但人工種植最好選擇土壤肥力好、透氣性好、土質疏鬆、保水保肥能力好的沙質壤土。選好地後一畝地施3000公斤腐熟農家肥作為基肥,然後翻耕25cm深,耙細後整平做畦。

二、播種

✍當土壤表層的溫度穩定在10攝氏度以上就可以播種了,不同地區播種時間差異挺大,南方一般在3月中旬作用,北方在4月下旬作用。


✍播種一般採用條播的方式,播種行距一般55釐米作用,開溝深度一般1.5-2釐米,然後把種子均勻的撒在溝內,覆土不要太多,一層薄土就可以了,覆土後可稍微鎮壓一下,防止跑墒。也可以用穴播的方式進行,穴播時行距一般45釐米,株距25釐米作用。播種后土壤墒情一般時需要澆水保持溼潤,確保出苗率。播種量一般一畝地1—1.5公斤左右。

✍乾旱的地區也可以育苗後進行移栽,麥收後在麥地裡種植的也可以先育苗,等麥收後及時移栽。

三、間苗定苗

👉直播的紫蘇一般7-10天就會出苗,幼苗出土後,結合除草進行一次淺耕來鬆土保墒。紫蘇幼苗長到高7—8cm時就可以間苗了,間去長的弱小的幼苗;當苗子長到高12—15cm時就需要定苗了,直播的株距按30cm左右來定苗,穴播的每穴留1-2株苗子即可。


四、澆水施肥

👉紫蘇苗子長到60cm高左右時需要追肥一次,一畝地追15公斤左右尿素,追肥後如果土壤墒情不好及時澆水(採摘葉片的可20天左右追一次肥),植株現蕾開花時再追一次肥,一畝地用尿素20公斤,追肥後澆水。

五、植株調整

👉如果種植藥用紫蘇可以不對植株進行特別調整,但如果種植食用紫蘇,則需要進行整枝打叉。在定苗後定植後20天左右,將植株下部四個莖節上的葉片和側枝全部摘除,確保植株健壯生長。

六、採摘收穫

1、做為食用的紫蘇採摘方法


✏當紫蘇第五個莖節的葉片寬度長到10釐米以上時就可以摘葉了。一般每次採摘2對葉片,在採摘葉片時要隨帶將上部莖節上長出的腋芽抹掉,大概每隔4天就可採摘葉片1次。

2、做為藥用的紫蘇收穫方法

✏用紫蘇葉的,採收應該在紫蘇沒有開花前進行;用蘇子梗的,在紫蘇花序剛長出來時進行採收;用蘇子的,在紫蘇種子果實成熟時採收。

以上就是紫蘇的種植技術,供大家參考。


今天的說道就到這裡了,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哦。


張小張說三農


紫蘇是一種具有特殊芳香氣味的草本植物,葉片不僅芳香,還能殺菌防腐,有解蟹毒的作用,所以人們在煮魚的時候,常常用得到它。

煮魚的時候放入紫蘇葉子,味道會特別的鮮美,除此之外,紫蘇葉子還可以生食和醃食,它的莖,根,葉,花,果實都可以入藥。尖葉紫蘇的種子較大,種植的人還常常出售給養鳥的人用來喂鳥。


紫蘇是一種耐高溫高溼的蔬菜, 全國都可以種植,便且在北方種植,生長得特別的好。如果氣溫低的話,紫蘇的生長就會特別的慢,所以合適紫蘇種植的季節是春,夏,秋三個季節。

種植紫蘇,只要在合適的季節種植的話,都非常的容易種,由於紫蘇有特殊的香味,病蟲害很少,在整個生長期是不需要打農藥的,所以屬於純天然的蔬菜。

那麼紫蘇要如何種植呢?先來說說紫蘇有幾個品種吧!紫蘇主要有皺皮紫蘇和尖葉紫蘇兩個品種,根據葉片的顏色,還可以分為紫紫蘇和綠紫蘇。

我們本地則把紫蘇叫做蘇紫,野生的較多,而且多數是皺皮的,這種皺皮紫蘇種子較少,呈褐色。


種植紫蘇的時間通常在4至5月份,可以育苗移栽,如果冬天種植的話,可以在8至9月份間播種育苗,然後冬春季收穫。

可以選擇地勢平,易澆水的土壤進行撒播,先用腐熟的有機肥和複合肥與土壤混合拌勻,然後做成窪地,窪地裡的土塊要鋤細平整好,這樣才有利於出苗。

露天種植紫蘇,當種子撒播後,不用覆土,我們家鄉撒種後是用腳踩實,然後再澆水。也可以澆水後覆蓋上地膜,這樣出苗則更快一些。

還根據紫蘇的食用,採收部位不同,還有三種栽培方式,通常在冬暖大棚內進行種植。根部需求,有的人採收的是芽紫蘇,有的採收的是花穗紫蘇,而有的採收的是葉子紫蘇,為此,種植的要求會有點差別。


種植芽紫蘇時,當葉片長到3至4葉時就可以收穫,這種通常在大棚內種植,要求密植。而穗紫蘇,其實是在種植芽紫蘇的基礎上種得久一點,一直到種到抽穗,只不過採收的是花穗而不是葉片。

還有以採收葉片為主的葉紫蘇,主要種植要求為疏植,如果在冬季大棚裡種植的話,當葉片長到3至4片時,還要進行夜間補光。

以上內容就是種植紫蘇的方法,若有不同建議,歡迎留言探討。


泥糖小丫


紫蘇怎麼樣種植?

紫蘇對氣候的適應性較強,對土壤要求不嚴,在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壤土、粘壤土,房屋前後,溝渠旁邊、田邊地角都能生長,特別以肥沃的土地上栽培生長良好,也可以在果樹下間作。


1、栽培方法,紫蘇採用直播或者育苗移栽。

直播,直播時間是3月份播種,在整好的地內按行距60釐米來很淺的溝條播,播後覆蓋薄土稍加壓實。也可按行距50釐米,株距25—30釐米進行穴播,播後及時澆水。每畝播種量為1—1.5公斤。條播在苗高15釐米時,按30釐米的株距定苗,多餘的苗進行移栽培。

育苗移栽,苗床要選擇向陽溫暖的地方,於4月上旬播種,播前澆一次水,等水滲幹後,將種子均勻撒在床面,覆蓋土1釐米,稍加壓實就可以。播後保持床土溼潤,7—8天就可以出苗。齊苗後間去過密的苗,並且經常除草,適時澆水。當苗高15—20釐米時,在6月上旬選擇陰天移栽按55—60釐米的行距開溝,深15釐米,將苗按30釐米株距排列在溝的一側,然後覆蓋土踏實,隨後澆水。

2、田間管理,在苗高30釐米以上時進行追肥,每畝施人糞尿1000—1500公斤或者施磷酸鈣5—10公斤,過磷酸鈣10公斤,於行間開溝施下,或者均勻撒在行間,然後鬆土培土,將肥料埋好。孕蕾期根據土壤的溼度情況,澆水1—2次。雨後要及時排水,當植株長大封行後,不再管理。


3、病蟲害防治,發生鏽病時提早收割,並且消除田間落葉。開溝排水降低地面溼度。發病初期可用97%敵鏽鈉300—400倍液(加入少量洗衣粉),每隔7—10天噴灑一次,連續2—3次。


4、採收,9月上旬花序剛長出來時採收。


老周說三農


紫蘇大家並不陌生,紫蘇葉片背面多半是紫色的而得名。其實紫蘇的還有其他的名稱如赤蘇、香蘇、紅蘇等,都是以氣味和顏色來叫名。

紫蘇既可以食用還可以藥用,莖葉都可以食用,你還別說,紫蘇的食用的場所一般是比較有檔次的餐館或者酒店,一般是下火鍋的配菜,或者其他的作為配菜的。

我還記得,我們農村野外好多野生紫蘇,到季節的時候,我媽媽會去採集很多紫蘇回來,一般不怎麼吃,因為野生的氣味太濃烈,不好聞,很難入口,但是採集回來的紫蘇清洗乾淨,曬乾留著平時感冒發燒的時候燒水泡腳或者洗澡。還有的時候在燒紫蘇水的時候放入幾個雞蛋裡面,吃過雞蛋,泡過紫蘇水,出一身汗,感冒就會緩解很多,這就是紫蘇的妙用,農村人一直這麼用。

紫蘇現在也可以去市場購買紫蘇秧苗直接移栽,紫蘇一般在四月份移栽,移栽時要下足底肥,這樣紫蘇才會長的茂盛。

紫蘇是不能幹旱的,整個生長過程都要保持土壤溼潤。當紫蘇定植20多天後還要摘除初茬葉,初茬葉易老不好吃,這樣還可以增強紫蘇的分枝能力,要特別注意及時打叉。當紫蘇長出嫩葉的時候,可隨時採收。

關注農民,一起學三農。


三農小黃鴨


養 紫蘇對土壤要求不嚴.而以氣候較溫金額髮,在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中性土壤,生長良好。

1.種子貯藏與處理:種子休眠期長達120天,剛採收的種子要打破休眠期,必須將種子放在3攝氏度環境中5天,並用赤黴素浸種促進發芽。種子發芽屬需光性。採收的種子忌乾燥貯藏,它置於陰涼處風千2-3天后,用等埴的河沙與種子混合,保持適宜溼度,裝進筘子內埋藏於土中,以利於發芽。

2.播種育苗:苗床要求通風透光、土質疏鬆肥沃、保水保肥性能好。苗床地要犁耙細碎,畦面要平,畦寬丨-1.3米,長20米,畦高20釐米。苗床面積按栽種面積的10%準備。播種前打足底水。毎平方米苗床播種最為10-14克,種子細小,播種時可摻入草木灰或細砂拌勻種子,播後用木板稍鎮壓,然後蓋上稻草,並噴水,再用農膜覆蓋。7~10天后即可出苗,出苗後將膜揭去,苗出齊後,進行1~2次間苗,間下的幼苗亦可食用。注意通風,防止徙長。當有3~4對真葉時可定植。

3.定植及管理:定棺前10-15天整地,深耕曬垡,每畝施腐熟有機肥3000公斤,鈣鎂磷30公斤,草木灰100-200公斤,作成寬1.3-1.5米、高25釐米的畦。並於定植前4-5天噴都爾或乙草胺或農達等除草劑,每畝100~110亳升,加水30-40公斤。定植間距15-20釐米見方,栽後立即澆水,此後保持土壤溼潤。定植後25天左右開始摘除初茬葉,標準是第4節以下的葉全部摘除,以後陸續採收葉片,高峰期3-4天採收1對真葉,其他時間6-7天採收1對葉,一直採至9月上旬,畝產可達1200公斤左右。初茬葉較小,以後採收的葉是充分長大的成品葉。每採收2~3次應追施腐熟糞水或0.5%的尿素液。顯蕾開花期噴施1~2次0.2%的磷酸二氫鉀或0.1%的磷鉀精,可使花穗生長髮育良好。7-9月份天氣乾旱,要注意灌水,每次灌水要灌透,多餘的水及時排除,待土表發白時再重灌。





塘主阿志


紫蘇為唇形科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和薄荷同屬於一個科。既可以藥用也可以食用,藥用具有解表散寒、鎮咳平喘的功效。紫蘇葉片是主要食用部分,食用量不大,主要作為配菜,和黃瓜、青椒涼拌在一起,又爽口又開胃;在燉魚、燉雞時也可以放入紫蘇葉片,能夠去除魚的腥味。

紫蘇種植還是挺簡單的,是一種入門級的蔬菜,即使是新手,只要按照種植方法也可以種好紫蘇。我們園區裡每年都會種一小片,基本上不用怎麼管理,長得也很好,吃起來很方便。以下是紫蘇種植中要注意的幾個栽培環節。

一、紫蘇生長適宜的環境條件

紫蘇喜歡溫暖溼潤的環境條件,耐寒也耐高溫,10-35℃的溫度條件下都可以生長,但是在18-28℃這種稍微冷涼的氣候中長得更好;喜陽光充足,光照不足易徒長,味道也不濃;耐旱也耐瘠薄但是不耐澇,對土壤要求不嚴格,田間地頭,房前屋後都可以種植紫蘇,但要選擇地勢高的地塊,便於雨季排水。

二、紫蘇的種植方法

1、種植時間:可以直接播種,也可以育苗後再移栽。南方氣候溫暖,3-4月份直接播種就可以;北方氣候寒冷,多是先在棚室內完成育苗,然後4-5月份移栽到露地。

2、育苗方法:紫蘇幼苗植株還是挺大的,最好選用直徑為8-10釐米的營養缽育苗,選用育苗專用營養土。紫蘇種子發芽率不是很高,每個營養缽放5、6粒種子,保證每個營養缽能夠長出2-3株幼苗。播種後覆土1.5cm,最後好覆蓋地膜或者稻草保溫保溼,利於出苗。

3、移栽:紫蘇幼苗移栽對大小要求不是很嚴格,植株長到4-8片葉之間都可以移栽。大田移栽前要先施足底肥,整平土壤,做寬1.3米的高畦,畦溝寬40釐米 ,溝深15-20釐米 ,四周開好排水溝。

由於移栽時每個栽培穴種一個營養缽(2-3株),所以株行距比單株移栽要大一些,行距為40釐米,株距為30cm。移栽時保證土坨完整,不損傷根系能夠更好的緩苗,定植後澆足定植水。

4、水肥管理:移栽緩苗後,結合鋤草,中耕鬆土1-2遍,每畝地追施腐熟的人糞尿1000公斤;植株封行前,每畝地再追施腐熟人糞尿2000公斤。種植紫蘇儘量別施化肥,否則氣味和口感都會受到影響,澆水要少,不旱不澆。

5、病蟲害管理:紫蘇種植中病蟲害很少,夏秋季節主要會受到菜青蟲的危害,如果面積不大,最好人工捉蟲;種植面積大時就需要噴藥防治了,可以噴施生物藥劑蘇雲金芽孢桿菌,殺蟲效果很好。

6、採收:紫蘇主要採收的是嫩莖葉,可以多次採收。

以上是紫蘇的種植方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謝謝您的閱讀!


種菜姑娘


1、種子貯藏與處理:種子休眠期長達120天,剛採收的種子要打破休眠期,必須將種子放在3攝氏度環境中5天,並用赤黴素浸種促進發芽。種子發芽屬需光性。採收的種子忌乾燥貯藏,它置於陰涼處風千2-3天后,用等埴的河沙與種子混合,保持適宜溼度,裝進筘子內埋藏於土中,以利於發芽。2、播種育苗:苗床要求通風透光、土質疏鬆肥沃、保水保肥性能好。苗床地要犁耙細碎,畦面要平,畦寬1-1.3米,長20米,畦高20釐米。苗床面積按栽種面積的10%準備。播種前打足底水。毎平方米苗床播種最為10-14克,種子細小,播種時可摻入草木灰或細砂拌勻種子,播後用木板稍鎮壓,然後蓋上稻草,並噴水,再用農膜覆蓋。7~10天后即可出苗,出苗後將膜揭去,苗出齊後,進行1~2次間苗,間下的幼苗亦可食用。注意通風,防止徙長。當有3~4對真葉時可定植。3、定植及管理:定棺前10-15天整地,深耕曬垡,每畝施腐熟有機肥3000公斤,鈣鎂磷30公斤,草木灰100-200公斤,作成寬1.3-1.5米、高25釐米的畦。並於定植前4-5天噴都爾或乙草胺或農達等除草劑,每畝100~110亳升,加水30-40公斤。定植間距15-20釐米見方,栽後立即澆水,此後保持土壤溼潤。定植後25天左右開始摘除初茬葉,標準是第4節以下的葉全部摘除,以後陸續採收葉片,高峰期3-4天採收1對真葉,其他時間6-7天採收1對葉,一直採至9月上旬,畝產可達1200公斤左右。初茬葉較小,以後採收的葉是充分長大的成品葉。每採收2~3次應追施腐熟糞水或0.5%的尿素液。顯蕾開花期噴施1~2次0.2%的磷酸二氫鉀或0.1%的磷鉀精,可使花穗生長髮育良好。7-9月份天氣乾旱,要注意灌水,每次灌水要灌透,多餘的水及時排除,待土表發白時再重灌。4、病蟲害防治:紫蘇尚未見病害。在生長期有蚱蜢、甜菜夜蛾等為害葉片,造成葉片穿孔,影響商品價值。可用快靈、速滅殺丁、強棒等農藥噴治。

擴展資料:

紫蘇的營養價值紫蘇在中國常用中藥,而日本人多用於料理,尤其在吃生魚片的時候是必不可少的陪伴物,在中國少數地區也有用它作蔬菜或入茶。紫蘇葉也叫蘇葉,有解表散寒、行氣和胃的功能,主治風寒感冒、咳嗽、胸腹脹滿,噁心嘔吐等症。種子也稱蘇子,有鎮咳平喘、社痰的功能。紫蘇全草可蒸餾紫蘇油,種子出的油也稱蘇子油,長期食用蘇子油對治療冠心病及高血脂有明顯療效。紫蘇在中國種植約有2000年曆史,明代李時珍曾記載:“紫蘇嫩時有葉,和蔬茹之,或鹽及梅滷作菹食甚香,夏月作熟湯飲之”,可見紫蘇在中國人的飲食中很常見。中國人用紫蘇烹製各種菜餚,常佐魚蟹食用,烹製的菜餚包括紫蘇乾燒魚、紫蘇鴨、紫蘇炒田螺、蘇鹽貼餅、紫蘇百合炒羊肉、銅盆紫蘇蒸乳羊等。另外,在南方地區,在泡菜罈子裡放入紫蘇葉或杆,可以防止泡菜液中產生白色的病菌。參考資料:

小蘭愛繪畫


這是我家種植的,主要看是大面積種植還是小面積種植,小面積種植推薦這樣種:首先需將種子浸泡在清水裡4~6小時,需選用20cm有排水孔的泥瓦盆或陶盆做容器,用園土、有機肥、磷酸鈣複合肥混合做基質,播種後可鋪蓋一層紗布,每天適量的對其澆水,半個月就會生根發芽了。大面積種植的話:有值播和育苗兩種方法進行,具體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覺得





培芳種植合作社


1.生態條件:紫蘇宜在溫暖溼潤的環境條件下生長。土壤以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為宜,在乾燥、瘠薄的沙土上生長不良,黏土地也不宜種植。

2.種子特性:種子壽命短,常溫下貯藏期為1年,隔年種子不能作種子使用。故種子採收後宜在低溫條件下保存。紫蘇種子出苗要求氣候溫和、土壤溼潤。種子發芽的適溫為25℃左右,在溫度與溼度適宜的條件下,3,-4天即可發芽。

3.生育特性:紫蘇前期生長速度緩慢,4月下旬出苗者,至5月下旬株高僅5-20釐米,具3-6對葉片。6月以後氣溫高,光照強,生長旺盛。株高15-20釐米時,基部第一對葉片的葉腋間萌發幼芽,開始進入側枝的生長。7月底以後陸續開花,從開花到種子成熟約需1個月。





沫沫農家小院兒


春播,南北方播種時間差一個月,南方3月,北方4月中下旬。直播在畦內進行條播,按行距60釐米開溝深2-3釐米,把種子均勻撒入溝內,播後覆薄士。

紫蘇對氣候、土壤適應性都很強,最好選擇陽光充足,排水良好的疏鬆肥沃的沙質壤土、壤土,重黏土生長較差。

紫蘇生長時間比較短,定植後2個半月即可收穫全草,故以氮肥為主。在封壟前集中施肥。直播和育苗地,苗高30釐米時追肥,在行間開溝每畝施人糞尿1噸~1.5噸(必須充分腐熟)或硫鉀50公斤 過磷酸鈣150公斤,鬆土培土把肥料埋好。第二次在封壟前再施一次肥,方法同上。 後追肥需要灌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