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烺乾糧——土坑裡燒出家的味道

土塊壘砌的烺坑,剛剛熄滅的火焰,“哐”,一塊擺滿面饃的烺板被推進土坑裡,只需等待半個多小時,捂熟的饃饃就出爐了。這是一種發麵蒸饃,在河西走廊民勤縣一帶,被稱為“烺乾糧”,又叫做“烺饃饃”。這種饃饃外表堅硬,口感香脆,內瓤鬆軟,入口浸甜。最特別的是,一旦將其晾乾,就可經久不壞。而這種乾透了的發麵饃饃,泡入溫水裡,馬上變得綿軟,筋骨猶在,風味絕佳。

民勤烺乾糧——土坑裡燒出家的味道

製作過程

民勤烺乾糧——土坑裡燒出家的味道

製作過程

每年春節,烺乾糧都是遠道回家的孩子們的最愛,走時再帶幾個,能放很久。在民勤縣紅沙梁鎮王大媽家,今年親戚朋友齊聚,王大媽心內略算了算,家裡剩餘的烺乾糧已經不太夠。正月初七,乘著孩子們還沒走,親朋都在,她打算再燒一坑乾糧。

用黃米麵做成的發酵劑——糟子,是做乾糧的必需品。糟子碾碎兌白麵,倒入溫水攪拌均勻,放到熱炕上等待發酵。每兩個小時加入一次麵糊,這個過程要視需做的饃饃數量多少而定。這一次,王大媽打算多做一些,酵頭就起碼要一大盆。加面、加水、攪拌、催醒……逐漸增加次數,這個過程就要持續將近24小時。

等到發酵好的面準備好了,已是第二天午後。此時終於可以開始“對面”,就是把新和的面與已發酵好的面和在一起。王大媽喜歡再加入一些玉米麵,為烺乾糧再添許多香甜口感。待面揉勻、醒好,即可以切塊,再次揉成一個個的扁圓形狀,饃饃就成型了。按照慣例,還要在饃饃上壓出松針花紋,這也是每個家庭的主婦獨有的小心思,這樣一來,圓潤的饃饃就顯得有賣相、內外俱佳了。最後,還需再醒一次,使饃饃更加松虛多泡,才可推入烺坑。

家的味道

民勤烺乾糧——土坑裡燒出家的味道

家的味道

心情向天氣一樣晴朗

民勤烺乾糧——土坑裡燒出家的味道

心情向天氣一樣晴朗

一大早,王大媽就喚著大叔去挑柴。燒烺坑的柴對饃的味道影響很大,在民勤縣農村一帶,主婦們一般選用柴草或葵花杆。太陽很好,柴草上的潮氣蒸發,就可以燒烺坑了。這次的主角還是王大媽,燒烺坑很講究,燒的太過了,容易皮焦瓤生,燒的溫度不夠,饃饃熟不了,這火候、溫度、時間都要一一掌握好。

等到烺坑裡柴草燃盡,餘燼未熄時,為保險起見,王大媽還是謹慎地將紙伸進烺坑試試溫度,如果紙微微泛著焦黃,那就是可以放進饃饃的時機了。此時推入烺板,和泥封口。靜捂30到40分鐘,烺乾糧就可以出坑了。

這次的烺乾糧做得很成功,王大媽喜笑顏開。小孫子呼喊著跑過來,連皮帶瓤掰開,焦脆中帶著綿軟,咬一口,玉米麵的香氣盈滿鼻翼。招呼著端到客廳,剩下的王大媽打算晾乾了讓親朋帶回家,是一份年禮也是一份情誼。待到夏天西瓜上市,又可以瓜瓤泡著乾糧,大飽口福。這是民勤人一貫的吃法,也是王大媽的孩子們最愛的——家的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