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的序號及標點使用格式(參考文)

正確的序號及標點使用格式(參考文)

  一、論文中序號的要求

  (一) 正文層次標題序號

  正文層次標題序號要注意大小分級。如一級標題序號可用漢字一、二、三……,二級標題序號可用漢字加括號(一)(二)(三)……,三級標題序號可用阿拉伯數字1、2、3……,四級標題序號可用阿拉伯數字加括號(1)(2)(3)……,五級標題序號可用阿拉伯數字加右括號1)2)3)……,若還有六、七級序碼還可採用大小寫英文字母。

  注意:漢字序號後加頓號“、”,阿拉伯數字序號後加下圓點“.”,加了括號的序號後就不要再加點號了。

  論文的各層次標題還可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不同層次的2個數字之間用下圓點“.”分隔開,末位數字後面不加點號。如“1”,“1.1”,“1.1.1”等;各層次的標題序號均左頂格排寫,最後一個序號之後空一個字距接排標題。如“5.3.2 測量的方法”,表示第五章第三節第二條的標題是“測量的方法”。

  注意:同一層次各段內容是否列標題應一致,各層次的下一級序號標法應一致,若層次較少可不用若干加括號的序號。

  (二)正文中圖、表、公式、算式等的序號

  文中的圖、表、公式、算式等序號一律用阿拉伯數字分別依序連續編排序號,其標註形式應便於互相區別,如“圖1、表2、式(5)”等;對長篇研究報告也可以分章(條)依序編碼,如“圖2.1、表4.2、式(3.3)”等,其前一個數字表示章(條)序號,後一個數字表示本章中圖表、公式的序號。

  (三)註釋和參考文獻的序號

  文中註釋極少量的可用“*”、“**”表示,一般用圓圈的阿拉伯數字依序標註,如“①、②、③……”,標在所注對象的右上角。頁腳或文末註釋中對於相同內容的註釋條目可合併寫,如“⑥⑨馬斯洛,《存在心理學探索》,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130、126頁”。

  參考文獻的序號標註一般用方括號的阿拉伯數字,如“[1]、[2]、[3]……”,也可不加括號的。文末參考文獻與文中內容對應的,應在相應文字的右上角依序標出序號。

  (四)附錄序號

  論文的附錄序號一般用大寫英文字母標示,如“附錄A、附錄B、附錄C……”。附錄中的圖、表、式、參考文獻等另行編序號,與正文分開,也一律用阿拉伯數字編碼,但在數碼前冠以附錄序碼,如:圖A1、表B2、式(C3)、文獻[D4]等。

  (五)頁碼序號

  頁碼標註由正文的首頁開始,作為第1頁,可以標註在頁眉或頁腳的中間或右邊。封面、封二、封三和封底不編入頁碼。可以將扉頁、序、目次頁等前置部分單獨編排頁碼。各頁頁碼應標註在相同位置。

  二、論文中字體要求

  題目:小二號黑體;

  摘要:小四號宋體;

  一級標題:小三號宋體,

  二級標題:四號宋體,

  三級標題:小四號宋體;

  行間距:固定值20磅;

  參考文獻:五號宋體;

  英文摘要:小四號Times New Roman;

  註釋:小四號宋體(採用尾註形式,需註明引文出處、作者、出版社、頁碼)。

  例如:

  題目(小二號黑體居中,如果有副標題,加破折號,四號黑體居中)

  中文摘要:XXXXXXXXXXXXXXX(小四號宋體,行間距:固定值 20磅)

  關鍵詞:XXXXXXXXXXXXXXXXXXXX(“關鍵詞”頂格寫,小四號宋體)

  英文摘要:“Abstract”標題用Times New Roman,四號,加粗。正文用Times New Roman,小四。“Keywords”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加粗。

  一、XXXXXXXXXXXX(一級標題:小三號宋體)

  (一)XXXXXXXXXXXX(二級標題:四號宋體)

  1.(三級標題及以下各級題序和標題:小四號宋體)

  (1)(四級標題)

  正文:小四號宋體,行間距:固定值 20磅。(參考文獻:五號宋體)

  三、圖表的要求

  圖:圖應編排序號。每一圖應有簡短確切的題名,連同圖號置於圖下。字體為五號宋體。表:每一表應有簡短確切的題名,連同表號置於表上。表注應編排序號,並將附註文字置於表下。字體為5號宋體。

  (一)表格的線條

  表格應簡潔、清晰、準確、對比性強,推薦使用三線表,通常一個表只有3條線,即頂線、底線和欄目線,必要時可加輔助線。其中頂線和底線為粗線(線條寬度為1.5磅),欄目線為細線(線條寬度為0.75磅)。

  (二)三線表的格式

  表序和表題:表序即表格的序號。表題即表要的名稱,應準確反應表格的特定內容,簡短精練。

  項目欄:指表格頂線與欄目線之間的部分,欄目是該欄的名稱,反映了表身中該欄信息的特徵或屬性。

  表身:指三線表內底線以上、欄目線以下的部分。表身內的數字不帶單位,百分數也不帶百分號,均歸在欄目中。表身中不應有空項,確係無數字的欄,應區別情況對待,在表注中簡要說明,不能輕易寫“0”或“-”等,因“-”可代表陰性反應,“0”可代表實測結果為零。

  表內數字:一律用阿拉伯數字,上下個位對齊.數字中如有 “±” 或“~”號,則以其為中心對齊.數字為零的例數或百分數應分別寫作0和0.0。未取得數據者以 “…”表示;未做者則以“—”表示.表內有效數字應一致。

  表內單位:表格的單位有共用單位和特有單位.共用單位可直接寫在表題後並加圓括號,特有單位可寫在相應標目後並加圓括號,且表體內單位應與正文一致。

  表注:必要時,應將表中的符號、標記、代碼以及需要說明的事項,以最簡練的文字附註於表下。

  (三)表格的編排位置

  表格的位置應緊隨“見表×”或“(表×)”之文字的自然段落之下,即先見文,後見表。如作者將所有表格另紙放在最後,正文中也應以“表×”標示其所在位置。

  例如:表序、表題、項目欄、頂線、欄目線、表體、底線、表注、

  例如:表一

  2013年12月XX公司員工績效表(表題)

正確的序號及標點使用格式(參考文)

  四、標點符

  (一)一般原則

  論文中表達成果、體現水平的指導原則是簡明扼要,要多用逗號“,”和句號“。”,儘量減少使用標點符號的種類。

  (二)冒號

  很多使用冒號的地方,實際上可以用逗號或適當的文字代替,而且句子也增加了可讀性,琅琅上口。若已經使用了一些冒號,請改為逗號,但要把冒號及其前後文字所表示的含義用文字寫出來,並使句子具備通順可讀的風格。例如,“從表中可以看出:當體系不額外加水時,室溫條件下為透明溶液”。此處冒號“:”應改為“,”號。但在表示時、分、秒、比值時用冒號。

  (三)分號

  大多數學術論文中的分號可以用句號代替,而不影響其物理含義。有一些分號也可以用逗號代替。但在解釋公式中多個符號的含義時,不同符號的解釋之間用分號,如式中T是溫度;T0是固相初始溫度;d是孔道水力直徑。

  (四)括號

  大多數論文中括號內的話實際上應該成為正文的內容,請去掉括號,使其含義變為正文的內容。過多的括號表明思考和安排內容上的欠缺。

  例:目前,我國三效催化劑(Three-way-catalyst,簡稱TWC)轉化器的年需求量已超過500萬套。

  汽車發動機在燃燒過程中產生的有害成分主要為一氧化碳(CO)、碳氫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和硫氧化物(SOx)等。

  (五)詳解如下

正確的序號及標點使用格式(參考文)

  1.[。]句號:表示一句話完了之後的停頓。例:娃娃在家裡沒有發言權,哭了就是一巴掌。

  2.[,]逗號:表示一句話中間的停頓。例:我們不僅要學習好,而且也要身體好。

  3.[、]頓號:表示句中並列的詞或詞組之間的停頓。例:上學的課程很多,有數學、語文、英語、體育和音樂等等。

  4.[;]分號:表示一句話中並列分句之間的停頓。例:不下水就不會游泳;不去實踐就不能提高。

  5.[:]冒號:用以提示下文。例:我們向祖國發誓: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6.[?]問號:用在問句之後。例:是誰創造了人類世界?是我們勞動群眾。

  7.[!]感嘆號:表示強烈的感情。例:快停下!前面危險!

  8.[“ ”]雙引號:表示引用的部分。例:古人說:“功到自然成,鐵杵磨成針。”

  9.[‘ ’]單引號:表示引用部分裡的引用部分。例:“雷鋒是人民的‘兒子’。”

  10.[()]括號:表示文中註釋的部分。例:五好學生(德、智、體、美、勞)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11.[……]省略號:①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例:學校裡的班級可多啦,一年、二年、三年……②表示說話語遲。“他和……我……我是兩家人。”

  12.[——]破折號:①表示底下是解釋、說明的部分,有括號的作用。例:黃河——母親河。②表示意思的遞進。例:團結——批評——團結。③表示意思的轉折。例:他進屋一瞧,嗯——人沒啦?④表示時間的延長。例:他在山裡找人,“喂——你——在——哪兒——”

  13.[-]連接號:①表示時間、地點、數目等的起止。例:魯迅(1881-1936)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②表示相關的人或事物的聯繫。例:“北京-哈爾濱”的列車有十八次特快。

  14.[《 》]雙書名號:表示書藉、文件、報刊、文章等的名稱。例:《戰爭與和平》。

  15.[< >]單書名號:使用在雙書名號內部裡的書名或章節號。例:《學習》。

  16.[·]間隔號:①表示月份和日期之間的分界。例:2008.08.08.是北京奧運開幕的日子。②表示有些民族人名中的音界。例:諾爾曼·白求恩是加拿大人。③表示章節的分界。例:毛澤東的詩《七律·長征》。

  17.[.]著重號:點在每個文字的下方,表示文中需要強調的部分。例:西藏的僧人為什麼叫喇嘛呢?(“喇嘛”兩字下面各有一個小圓點,這裡打不上)

  (六)不使用標點符號的情況

  在出現公式前的那一行最後一個文字結束後,不用冒號“:”,也不用句號“。”,即,此處不出現標點符號,使論文的頁面更為潔淨,並且不影響意思的表達。

  五、名詞

  正文需要時,用“本文”特指論文的作者,不用“我”或“我們”,也不用“本論文”和“本試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