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北緯30度的一個奇蹟,湖北隨州中國千年銀杏谷


11月15日,秋高氣爽之季,航拍位於湖北隨州的中國千年銀杏谷。空中俯瞰,漫山遍野色彩繽紛,一簇簇金黃色的銀杏點綴在山谷村落之間,美不勝收。

中國千年銀杏谷景區介紹示意圖。

中國千年銀杏谷位於湖北隨州市曾都區洛陽鎮,景區範圍120平方公里。銀杏谷裡現有"五老樹"、"銀杏至尊",胡家河"銀杏樹王"、"盆閌樹"等千年以上的古樹308株,百年以上的17000多株,定植銀杏樹510多萬株。同時也是全國乃至全世界分佈最密集、保留最完好的一處古銀杏樹群落。

洛陽鎮周邊,群山連綿逶迤,山上和園區色彩斑斕,不得不感嘆,這是最美的季節,充滿詩情畫意。

隨州地處北緯31度過19分至32度26分,東經112度43分至113度46分。 而北緯30度,主要是指北緯三十度上下波動五度所覆蓋的範圍,北緯30°線貫穿四大文明古國,是一條神秘而又奇特的緯線。古都隨州正是處在這條緯線上,歷史、人文、自然景觀極為豐富。

隨州,是炎帝神農故里,編鐘古樂之鄉,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專用汽車之都,世界四大古銀杏群落之鄉,世界三大蘭花產地之一 。而在這美好的秋季,銀杏谷又成為人們最為嚮往的旅遊打卡地,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絡繹不絕。

俯瞰千年銀杏谷園區,鑲嵌在不太深的“峽谷”之中。

風韻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桔可為奴。誰憐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瑞鷓鴣.雙銀杏》,李清照。

李清照的詞全篇託物言志,借物抒情,賦予銀杏以人的品格。詞中首兩句寫銀杏典雅大方的風度韻致,銀杏外表樸實,品質高雅。三四句寫銀杏的堅貞高潔,雖流落江湖,但仍保持著“玉骨冰肌”的神韻。五六句以並蒂連枝和唐明皇醉依楊貴姬共賞牡丹作比,寫雙銀杏相依相偎的情態。未兩句寫銀杏果仁的清新甜美,以喻夫婦心心相通的美德。讚美了銀杏的內在精神。

千年銀杏,美麗的金黃。

千年銀杏谷園區的大門。古銀杏群落與周圍半丘陵半山區地形、湖泊河道、鄉村農舍有機組合,互相映襯。2003年隨州銀杏林整體以17.14平方公里的面積入選國家自然保護區名錄,成為全國最大的野生植物銀杏自然保護區。 2004年,洛陽銀杏林入選全國自然保護區名錄,成為全國最大的野生植物銀杏自然保護區。1997年,全國第六屆銀杏研討會在洛陽鎮召開,與會專家學者稱其為"華夏銀杏第一鎮"。

千年銀杏谷園區的大門。

石橋上拍園區。

園區一角。

當地居民愛惜銀杏樹,銀杏為居民帶來收益。房前屋後的銀杏,是體現中國傳統思想的"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不可多得的實例。

景區有三個三千年之說,一是世界上最大、最集中的三千年樹齡古銀杏群落,二是三千年的農耕石磨文物大觀,三是三千年的民居建築歷史畫卷,這使得銀杏谷成為秋遊的最佳打卡地。農耕文化體驗區,一百多斤的柴擔,你挑的起嗎!

夜幕降臨,古銀杏下也亮起了“燈光秀”,臨近的成百上千個石磨也顯現歷史的滄桑。

當日的晚霞也格外美麗,千年古銀杏下燈光襯托了古樹的高大和生命力。

整個景區可看點甚多,仔細逛下來至少得半天的時間。遺憾的是,在下一站安陸後,所帶的一部拍攝主力索尼相機不慎丟失,很多美好的場景只能留在記憶之中了。

去千年銀杏谷的各地遊客很多,不少都是自駕行,除了銀杏谷,去隨州的其他景點也很方便。

個人出遊,建議還是參團為好,效率高,看的景點也多。祝您遊玩愉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