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棣申論:2018年國考地市級申論大作文範文

2018年國考地市級申論第五題:給定資料6中提到了老子關於“有”和“無”的觀點。請你圍繞給定資料反映的城市建設理念中的問題,聯繫實際,以“試談‘有’與‘無’” 為題寫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自選角度,見解深刻;

(2)參考給定資料,但不拘泥於給定資料;

(3)思路清晰,語言流暢;

(4)總字數1000字左右。

唐棣申論:2018年國考地市級申論大作文範文

【範文】

試談“有”與“無”

一張小小的郵票承載著遊子的鄉愁,一片發黃的秋葉寄託著城市的思念。一個人,一座城,牽絆住萬千過客的既是美輪美奐的城市建築,也是感動人、溫暖人的公共空間。城市對於居民來說,不單單帶來商業貿易的暢通,更應喚起內心的歸屬感。城市實體是有,公共空間是無,有無相生,生生不息。公共空間與城市實體交相輝映,孕育共享、開放、綠色的發展理念,繪就城市建設的美好明天。(總論點。本題首先要理解有和無分別指什麼,有是指城市的實體,如高樓大廈、商業區、工廠港口等,無是指城市的公共空間,公共空間代表著城市建設理念,如共享、開放、綠色等)

城市不僅有高樓的密集,還有公共空間的人文和共享。(分論點一,前面對應有,後面對應無)高樓大廈是城市現代化的象徵,鋼鐵森林之中蘊藏著資本、人口、土地的紛繁糾葛。公共空間相當於城市的客廳,體現出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蘊與共享魅力。位於東山口地鐵站人行通道的越秀區“廣州古城遊”體驗館,是廣州首個利用城市公共空間,打造的近千米創意手繪旅遊空間。近千米的展線借用東山口地鐵站的人行通道牆,通過生動的創意手繪畫展示越秀的歷史人文特色和審美情趣,讓城市公共空間共享濃濃的人文氣息。詩意地棲居,正是城市生活的最高境界。

喧鬧繁華的商業區是城市之所需,開放包容的公共場所更是城市的生命源泉。(分論點二,前面對應有,後面對應無)當我們駐足城市,看到的是車水馬龍的街市,川流不息的人群,琳琅滿目的商品。我們被繁華所迷惑,被物慾所障目。城市的功能如果僅僅侷限於封閉的購物中心、酒店、商業街,便會喪失開放包容的脈脈溫情。黃浦江是上海人的母親河,是海派文化的孕育者。因為歷史原因,黃浦江沿江空間被各大單位佔據,連通上多有梗阻,公共屬性漸弱。為了讓城市與人更好地建立連接,上海貫通開放45公里濱江公共空間,再次激發出城市的活力和生機。

碼頭廠房終究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中,綠色盎然的生態空間永遠朝氣蓬勃。(分論點三,前面對應有,後面對應無)伴隨著工業化的進程,一座座工廠和碼頭拔地而起, 煙囪林立, 迎來送往,在城市發展中留下深刻的烙印。後工業時代的到來,工廠港口依然是城市發達的標誌,但人們對綠色生活的追求與日俱增,更加渴望新鮮的空氣和舒適的空間。“綠楊城郭是揚州”是過去人們對揚州生態環境的總體印象。如今,揚州在城市黃金地塊規劃建設了一批小巧精緻的生態中心、生態體育休閒區。“口袋公園”見縫插針,遍及城市。出門見綠,成為揚州人的新驕傲。

城市的有形實體,勾勒出城市建設的輪廓;城市的公共空間,賦予城市以性格特質。共享幸福時光,擁抱開放時代,放飛綠色夢想,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結尾:重複分論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