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大渡口有位立下過赫赫戰功的九旬老人

在大渡口區茄子溪街道申佳子溪苑小區裡,住著一位令人敬仰的老人,他的名字叫做甯德明,曾經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上甘嶺戰役,立下過赫赫戰功。1962年因重傷調回四川休養,1963年組織上考慮到他的腳傷離不開醫院,因此安排他在茄子溪聯合診所任掛號員和出納職務,直至1981年退休。

致敬!大渡口有位立下过赫赫战功的九旬老人

最值得敬佩的是,從退伍到如今,六十多年老人從不言戰功,也從來沒有藉此伸手向國家要過任何“特殊”待遇。直到去年大渡口區開展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信息採集工作,老人覺得不能隱瞞組織,這才從箱底翻出三張泛黃的立功喜報。

致敬!大渡口有位立下过赫赫战功的九旬老人

老人回憶說,當年很多並肩作戰的戰友們很多都沒能活著回來,這些功勞,並不獨屬於自己,國家給了自己退休金,還有傷殘補助,有這些已經很滿足了。

視頻來源丨七一網

致敬!大渡口有位立下过赫赫战功的九旬老人

英雄事蹟

據甯德明老人回憶,1950年秋自己隨部開赴朝鮮,他是團裡的電話班長。在上甘嶺一役,敵我雙方先後動用兵力10萬餘人,反覆爭奪43天,敵軍炮兵、航空兵向兩個山頭髮射炮彈190餘萬發,投擲炸彈5000餘枚。上甘嶺的上空,幾乎每天都是硝煙繚繞,如陰雲密佈。隨手抓起一把沙土,就有一半是鐵屑和彈殼。

敵人的猛烈炮火將甯德明帶領電話班用半年時間架設的通信線路全部炸燬。為了讓連隊與指揮所保持聯繫,全班12名戰士用生命作為代價在陣地上接線,三天三夜的堅守,很多戰友在敵人的炮彈轟炸下壯烈犧牲,而自己則在身上三處負重傷的情況下插線300多次,接線頭超過600個,滿嘴的牙齒,多數因為撕咬線頭被生生拽掉......直到堅持到戰鬥取得勝利。戰後,甯德明被授予一等功。

甯德明老人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中,不僅獲得了一等功一次,還帶領通信班順利完成漢江水底架設任務,記二等功一次;在堅守五聖山通信任務中記三等功一次。

致敬!大渡口有位立下过赫赫战功的九旬老人

如今,甯德明兒孫滿堂,一家人其樂融融。“從小到大,在記憶裡,外公的話語不多,但他卻一直告訴我們,做人要有一種鋼鐵般的精神。要從小立志做一塊好鋼,長大才能用在刀刃上。”甯德明的外孫女說:“外公現在雖然年紀大了,但思維還是很清晰的,有的時候還會給我女兒講一些軍營的故事呢。”

致敬!大渡口有位立下过赫赫战功的九旬老人

革命軍人永遠年輕。眼下,甯德明雖然年過九旬,但他思維清晰,舉手投足中仍顯示出軍人的氣魄。甯德明和兒孫在一起,滿屋子的歡聲笑語。他說:“有了軍隊,國家才安寧,人民才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