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神操作!如何包裝出一個家喻戶曉的“全職高手”?

文|張書樂

有個電競圈的朋友曾經和我聊過一輪“全職高手”的話題。

還原神操作!如何包裝出一個家喻戶曉的“全職高手”?

談到國內十多年來電競選手,他先是列舉出一波又一波在國際賽事上奪冠的高玩或戰隊,最後依然不得不嘆息一聲——外界提到電競選手,或許一時會在上述人等奪冠的高亮時刻提及一筆,但說來說去,似乎大家長久記憶的依然還是那個SKY(魔獸爭霸項目選手李曉峰)。

還原神操作!如何包裝出一個家喻戶曉的“全職高手”?

哪怕他2013年以後就沒再打比賽,2015年更是宣佈退役創業。

不過,真正在公眾眼中的全職高手,本未必就和職業生涯是否延續掛鉤,也未必完全看獎牌榜,倒是和曝光度有密切的關係。

主要成就是2005年和2006年拿下兩屆WCG世界總決賽冠軍的SKY,成為衛冕該項目的世界第一人,也就由此成為電子競技領域家喻戶曉的全職高手,還在於輿論對他的不斷包裝,上過央視若干個節目、登上過鳳凰衛視《魯豫有約》,還跑到湖南衛視的《越策越開心》涮了把娛樂節目。

還原神操作!如何包裝出一個家喻戶曉的“全職高手”?

之所以圈內圈外對SKY的認同感都趨於一致的關鍵,還在於2008年,他作為火炬手參加聖火傳遞。

對於一直被社會輿論帶著有色“偏光鏡”對待的體育項目,傳遞奧運聖火雖然不能改變輿論走向,但至少能夠用某種意義上的認同,來佐證自己。

於是乎,當2008年那部完全不賣座、以SKY為原型的院線電影《電競之王》上映時,圈內沒有人去抨擊這個有點自我冠名意味的頭銜!

至於圈外嘛,本來就漠不關心,所以“幾人稱王”,沒有太多波瀾。

既然這個名字比較熟,常上電視混了臉熟,那就默認了。 

不過,這位“全職高手”真正讓人眼亮的,倒是他退役後創業的公司,首款產品是一個電競鼠標。

還原神操作!如何包裝出一個家喻戶曉的“全職高手”?

至於後續市場影響,大體可以說是無,但這恰恰體現出了被包裝封神的“全職高手”們的主流路徑——繼續向魔道祖師高橋名人學習。 

話說,高橋名人這個史上第一個遊戲圈的“全職高手”,也很有水分。

在他成功封神差不多三十年後,高橋名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披露“自己其實當年並不是遊戲大神,一切都是公司所做的包裝而已!”    

也是,高橋名人從出場伊始,就是HUDSON公司的員工身份出現,而並非在比賽中獲勝而被公司聘用。

不過,彼時一直沒有引發質疑,就連30年無法破紀錄的“一秒16連射”,也只是玩家追逐的神話,而沒有去考慮裡面的漏洞。    

還原神操作!如何包裝出一個家喻戶曉的“全職高手”?

倒是在高橋名人自我揭短後,有人測試了一把,發現在當時的遊戲機和電視顯示交互方式上,每秒只能完成15次命令收集,和最多15次的擊發,15次以上的按鍵毫無意義。    

但恰恰是這個“無意義”,以及16連射的全職高手神話,讓高橋名人很榮幸的開啟了電子競技和遊戲裝備之間的營收關聯大門。    

由於任天堂彼時放開了在紅白機上的限制,其他廠商獲得了第三方控制器權限。

於是,所謂的16連射,似乎就成為了專門為了這個權限開放,而量聲定製的全職高手“奇蹟”。

還原神操作!如何包裝出一個家喻戶曉的“全職高手”?

順便,也就讓更多渴望達成這一全職高手最高任務的遊戲玩家們一個機會——全職高手高橋名人所在公司推出、以連擊為噱頭的品牌手柄。    

不過,詭吊的是良品度的問題,大部分手柄的上限只能做到每秒15次。於是,手柄包裝盒上的宣傳語就成了“每秒最高16.5次”,背面的說明文字模糊著寫著最高速“每秒約15次”。    

還好,玩家們都不計較這些,他們需要的是一個目標:玩遊戲,也能破紀錄,還能玩成代言來賺錢。

或許,這就是最樸素的“全職高手”夢想,但包裝並不止於此。

刊載於《人民郵電報》2019年110月5日《樂遊記》專欄253期

張書樂 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互聯網和遊戲產業觀察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