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變法的悲劇,難道真的是保守派反打給斷送的嗎

中學語文課本《遊褒禪山記》有一句大約是:世之奇偉瑰怪之觀,常在於險遠。這是王安石不畏艱險,努力探索的真實寫照。

王安石變法的悲劇,難道真的是保守派反打給斷送的嗎

江西宜春博物館;王安石是 江西 臨川人,荊公新學是北宋時期王安石創立的學派,學術界一般稱之為荊公新學

一,王安石是怎麼打動皇帝,厲行變法的?

中國二千多年的變法有四次,其目的擺不脫四個字:富國強兵。核心聚於"耕戰"裡的"戰",至於耕,那是老百姓的事,只是嚴厲壓迫,多出糧錢就達到目的了,變法對此有足夠的重視和詳細條款,耕的目的也是為了更好的"戰"。

商鞅的變法,桑弘羊的變法,王莽的變法,王安石的變法,均沒跳出這四個字

宋代是接過殘唐五代的爛攤子,歷時五十餘年的殺伐掠奪,社會生產力遭到極大的破壞,一直沒有強盛起來。況且 西夏,契丹 ,金不斷侵略中國邊境。中國與這些國家短期交戰之後 遂定約言和。和約的條款對宋朝皇帝說一種忍詬蒙羞,他們承認中國皇帝是老闆,是正統,但承認的前提是要付出代價換來的。宋朝為此要送出大量的金銀綢緞。

每年要付出十萬到二十五萬緡。這個數目,逐年上升,不會少。累加起來,用民眾的辛苦勞作養活了一大幫敵人。敵人又來擾邊搶劫,民眾再受其害,輪番下去,社會矛盾尖銳,出現一系列問題。這讓宋朝人民非常窩心。

王安石要替皇上分憂,最直接的辦法,就是要籌錢把這些壞人打服,甚至消滅。因此王安石要強兵,強兵必須要有錢。怎麼整錢就是王安石的問題,王安石因此衝破阻力,決心變法圖強,替國家理財,並用錢財供給西北戰場,這就打動了焦頭爛額的年輕皇帝宋神宗的心,皇帝支持變法

王安石變法的悲劇,難道真的是保守派反打給斷送的嗎

王安石的第一次當官,淮南判官

二,王安石是這樣被發現的 

王安石,字介甫,撫州臨川人。安石少好讀書,一過目終身不忘。其屬文動筆如飛,初意不經意,既成,見者皆服其精妙。友生曾鞏攜以示歐陽修,修為之延譽。擢進士上第,籤書淮南判官。

王安石的少年時代,恐怕沒有時間玩鬧,天資聰明固然可佳,後天補拙,則是錦上添花。否則,達不到"一過目終身不忘。其屬文動筆如飛,初意不經意,既成,見者皆服其精妙。”這種境界。有了這等才氣,還得有人推舉,應試讓人青睞,但幸運的是,曾鞏這個優秀文壇人物,看好王安石,自以為有責任,又把他推薦給文壇大佬歐陽修。一路飛騰,竟然進到進士上第(這讓人懷疑科舉制的公正性了,怎麼會"擢進士上第“的?)

之後當官了,淮南通判。

三,時間到了宋神宗朝廷。

宋神宗在當太子時,韓維是太子秘書長。他很有才華,文書寫得非常得體,太子滿意,稱讚他。韓維卻說,這不是我寫的,是我的朋友王安石寫出來的。於是,太子希望見到王安石。到了太子即為為宋神宗時,召王安石為翰林學士兼侍講。從此進入中央上層系統。

神宗在潁邸,(韓)維為記室,每講說見稱,輒曰:'此非維之說,維之友王安石之說也。'及為太子庶子。又薦自代。帝由是想見其人,甫即位,命知江寧府。數月,召為翰林學士兼侍講。

王安石講得中了皇帝的意,被安排為參知政事,開始籌化變法事宜。

王安石變法的悲劇,難道真的是保守派反打給斷送的嗎

王安石的作品全集

三,御史臺的換代

在中國古代,監察系統的主要成員御史大夫、御史中丞。古代遴選監察官,必須具備仁心德性,剛正廉潔、忠於職守,能不徇私情,不懼權貴,是科舉出身,有相當的專業學識,熟知儒家經典。想成為御史臺官員必須有監察的專業知識和經歷,有一定的地方治理經驗,不能受朋黨的約束,不能受朝中派系的制約。這樣一來,能進入御史臺的人就非常有限了。到了熙寧四年,“王安石變法”已經到了第三個年頭,由於御史掌有監管,掌有政議之權,他們均對王安石的變法持反對態度,阻礙著變法的順利進行。王安石對御史的批判十分不滿,憑了王安石的個性,進行了嚴厲壓制。王安石一動御史臺,便直接觸到了政府機構的底線,變得十分敏感起來。雙方進行了激烈鬥爭。但王安石壓制並開始清除御史臺。

四,在宋代,御史臺的作用是代表輿論對政府以控制和監督,批評和指正。

御史這批官員職位不高,管事不少,大小官員彼"通吃"。

御史中丞呂誨首先發難,被革職;御史劉恕等十四名御史被貶到遠方做地方官,司馬光,韓琦,張方平,範鎮,曾公亮等辭職不就,繼之以王安石的同黨曾布,呂惠卿,鄧綰等人主持。於此,變法演化成新舊黨爭,黨爭至到北宋滅亡而止。可見王安石變法的另一惡果,直接造成上層官僚體系內訌,耗盡國家元氣,過早地走向衰亡。

王安石變法的悲劇,難道真的是保守派反打給斷送的嗎

鐵面御史包拯形象

改革派人事大清洗做得乾淨利落,保守派離的離、調的調、貶的貶,在京中屈指可數。保守派遠離朝廷混跡江湖,改革派高歌猛進令皇帝欣喜,看起來真是一件很完美的事,一切均是在王安石構想中進行。變法似乎曙光在前了,成果漸漸有了眉目。

五,科舉考試大綱《三新經義》

中國科舉考試,一般是以經書的一段為題。而應考的考生也要依靠經書題意而發揮。由於王安石已經變法,他要選撥一批人才出來深化變法,要一批人來執行變法,充塞政府和地方職能部門。所以他要對科舉考試來個"考試大綱",這個大綱就叫《三新經義》。

三經為:《詩經》《周禮》《尚書》,這三部經典由來己久。王安石親自主編全國考試大綱,以其主張、思想、意識等為主。重新對三經《詩經》《周禮》《尚書》進行解釋闡述。《三新經義》體現出王安石新思想新創見多。在學術上不可取,但在官本位之權勢助力下,立刻得到推行。在他當權之時,是科舉考生人人必讀的經典,因為這部三經的內容決定了考生的應試內容,不合拍,立刻名落孫山。所以考生必須隨時注意新版本的出版發行。

《三經義》成,加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以子雱為龍圖閣直學士。

這套編纂完成具有"急就章"式的全國統一教材大綱成為科舉必考內容。僅僅兩年就完成了。如果他有新思想要補充,新的版本就馬上發行,速度之快,令人驚奇。它被王安石改革科舉制度,提撥改革人才十分有用,被定為儒家思想的標準疏解。王安石建議取消詩賦明經諸科,以經義策論取士 ,並積極提議興辦官學,從朝廷的太學到地方的縣學,均應該進行改革。但遭到反對,不能施行。

王安石變法的悲劇,難道真的是保守派反打給斷送的嗎

科舉考試裡面的考試圖

王安石下臺後,《三新經義》立即被廢除。幾年之中,一本不存。

六,呂惠卿出賣王安石的內幕

王安石集団不乏才幹之士,對推行新法也頗為得力,反對派被趕出"廟堂"而去了"江湖"。廟堂不會空,王安石的人或他欣賞的人立刻填補了空位。這些人對王安石唯唯諾諾,畢恭畢敬。於是上了檯面。上了高位。其中,李定,舒壇,鄧綰上來了,他們均為當時士人認為品質敗壞。欲假公濟私,成其物慾。

鄧綰有句名言:笑罵從汝,好官我自為之!而曾布和呂惠卿是奸惡小人。王安石有一大半失敗是栽在呂惠卿手上。呂惠卿在變法之八年想取代王安石。就把王安石給出賣了。

七華亭獄久不成,雱以屬門下客呂嘉問,練亨甫共議,取鄧綰所列惠卿事,雜他書下制獄,安石不知也。省吏告惠卿於陳,惠卿以狀聞,且論安石曰:安石盡棄所學,隆尚縱橫之末數,方命矯令,罔上要君。此數惡力行於年歲之間,雖古之失志倒行而逆施者,殆不如此。又發安石私書曰:無使上知者。帝以示安石,安石謝無有,歸以問雱,雱言其情,安石咎之。雱憤恚,疽發背死。安石暴綰罪,雲:為臣子弟求官及薦臣婿蔡卞,遂與亨甫皆得罪,皆斥。

事情的由來是這樣的:

王安石的兒子王雱很恨呂惠卿。呂惠卿為了整垮王安石,就想把王安石牽連到山東的一個謀反案。王安石被控與他的一個朋友串聯,而這個朋友正是"逆賊"。這事讓王安石的同任知道後立即告之王安石,因為同任不想呂惠卿單獨得勢。想用王安石抑制呂惠卿。王安石回朝又當宰相,呂惠卿的計劃破產。鄧綰這個兩面派揹著王安石,與王雱勾結,控告呂惠卿貪汙華亭商人五百萬錢,呂惠卿被下獄。呂惠卿被押在御史臺候審,他見眾人不救他,決心反戈一擊,因為他早年與王安石通信,王安石在信中有"無使上知"幾個字,幾乎成滅族的證據。皇上第一次對王安石發了脾氣。王安石回家痛罵兒子王雱。王雱後悔不迭,立刻生病,背上長瘡,不久就死了。這對王安石是個嚴重打擊。

王安石變法的悲劇,難道真的是保守派反打給斷送的嗎

臨安年市圖景圖

王安石對政治險惡才大徹大悟,感到疲憊不堪。因為他當初的許多支持者現在都離開他,甚至為了撈取更大的權利陷害他,特別是呂惠卿,不僅把王安石的弟弟給下了,最後給王安石致命一擊,如果不是皇帝不追究,王安石一家的命運得無跟商鞅一個樣嗎,王安石心灰意冷,不久寫了辭呈,古道西風瘦馬般地歸鄉而去。離開了曾經的豪氣萬丈的用武之地。

安石之再相也,屢謝病求去,及子雱死,尤悲傷不堪,力請解機務。上益厭之,罷為鎮南軍節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寧府。哲宗立,加司空。

王安石的辭去,變法廢止不行,留下一地雞毛。宋神宗斥罷改革派,又召保守派回來,已是面目全非,比猴子掰苞谷還慘,猴子最後好歹有一個,而宋神宗一個也沒有了。留下來的保守派主堅人物已物故不少,回朝後又回到原來的軌跡,整治秩序,又回到變法之前,社會民生停滯不前,"國際"形式己經惡化。四十一年後,北宋滅亡速度不能說與此國內外關糸無關。可見半途而廢的惡果。

八,兩敗俱傷,國家為這場失敗的變法買單

王安石的變法的八大類別從理論上看來,顯然是行得通的。對民眾和國家是有利的,不利的是改革派和保守派之爭奪執政權利的黨爭和派系之爭。兩者均是藉口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展開的鬥爭。一方得勢,留廟堂,掌朝政;另一方失勢,走江湖,思複用。而最高統治者的皇上,牢牢地控制著局面。北宋經過這一系列折騰,朝中文官立刻分成兩大陣營,之後此起彼落,無休止的內耗,耗盡了國家的底氣。而北方的鄰國正在秣馬厲兵,準備南下給內耗空虛的北宋的最後一擊。

王安石變法的悲劇,難道真的是保守派反打給斷送的嗎

金兵南下,北宋在1127年滅亡

宋欽宗靖康二年(1127年)北宋滅亡。

參考目錄:《蘇東坡傳》,《王安石傳》,《宋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