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範曾講——中國書畫之美

“痴於繪畫,能書,偶為辭章,好讀書史,略通古今之 變。”

——畫家範曾對自己的評價

聽範曾講——中國書畫之美

前兩天在網上搜孫過庭《書譜》,無意間看到了範曾談“中國書法之美”、“中國國畫之美”、“中國詩詞之美”。我,一個初學書的小學生、繪畫的門外漢和詩詞愛好者,看了蠻激動。說得好,除了詩詞的部分。我一遍一遍反覆地倒回去聽,認真記筆記。幾乎所有他的話我認為正確與重要的都記錄下來了,好久沒有這麼認真學習了。這是我臨貼學書以來第一次聆聽到現代人的書法、繪畫講座。雖然我有時也看古人談書法的論述。

聽範曾講——中國書畫之美

10年前去科大聽王祥老師的美術鑑賞、書法課,但那時的我徒有單純,不開竅。書法課聽了一半不可思議的溜了,天下沒後悔的藥。

他的底氣好足,71歲的人聲亮如鍾,穿著中式馬褂,有風度有氣質,不僅是氣質,是很有氣場。他讀的書好多,出口成章、滔滔不絕、思維清晰,反應敏捷,記憶力超群。

他說話像朗誦,像在演話劇。他的吐字不夠清晰,他朗誦詩句自我陶醉,但說心裡話不太感染人,我不是太喜歡,缺乏抑揚頓挫與優雅,但我喜歡他對詩詞(白日依山盡...)的吟唱,真的很有韻味。

他有時是不謙虛和張揚的,有時是幽默的,但是他是愛藝術的,他是愛書畫的,正如他自己說,他痴於畫。聽他的講座也同時被他對繪畫、書法、詩,對藝術的愛深深感染。

聽範曾講——中國書畫之美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他用杜甫形容李白的詩句來形容自己的字,我不能接受,有點說不上來的感覺。這個評價太高了,這是美學上極高的評價,自己誇自己。關鍵是我看了他的字,好像沒這感覺。

他是個勤奮的人,他說他每天早上5點即起床,看兩小時書,然後寫字畫畫工作4個小時。星期六星期天節假日都是如此。榜樣啊,天才出於勤奮啊。

他在講座中提到詩論、書畫論的一些經典的書。詩論:南朝劉勰的《文心雕龍》、清代劉熙載的《藝概》、嚴羽的《滄浪詩話》。書畫論:孫過庭的《書譜》、姜白石的《續書譜》、包世臣的《藝舟雙楫》、康有為的《廣藝舟雙楫》,南齊謝赫的《畫論六法》。還有他說《史記》、《漢書》、《莊子》、《楚辭》是唐宋文人永遠放在床頭的東西。 杜甫的《秋興八首》、辛棄疾的《永逸樂》、王勃的《滕王閣序》,分別是詩、詞和文的冠軍。

聽範曾講——中國書畫之美

瑕不掩瑜——這是初學書法的俺聽了範曾老師的“中國書法之美”、“中國國畫之美”講座後真實的感受與評價。我通過聽他的講座,學了很多我從前不知道、不懂得、不明白的東西。衷心的謝謝!

從筆記中摘錄幾句:

“中國畫是哲學的、是詩性的、中國畫是書法。中國的書法家是中國畫家的先導者,中國的書法家對線條的悟性走在中國畫家的前面。繪畫不須要那麼多的邏輯和推演,中國繪畫重要的是感悟。中國的詩書畫是渾然一體的。一個優秀的畫家,他必須在心靈上是個詩人,語言上是不是詩人,還得練。以詩為魂,是裡面的東西,以書為骨是外面的東西,體現在紙上,如果沒有書法的基礎,下筆就是敗筆。” “畫畫的時候要有寫字的快意,書法的時候要有繪畫的意味。書法與繪畫是一回事。——他把詩與書和畫聯起來,揉在一起談,我很開心,我的眼前一亮。哦,不是他把...,是詩書畫本身就連一起的,我從前不知道。

“一個書法家如果沒有國學的基本常識,如果沒有對詩詞的基本訓練,沒有對本國的歷史前後都摸不透,不能略通古今之變,不行。寫字匠不是書法家。”“情緒對書法的影響非常大。書法家那種即時性的美,比畫畫及其他藝術體現得更加強烈。書法給人的感受是多方面的,情緒上的、品格上的。——書法的字外功夫、各方面內涵、文化的修養要求不是一般的高啊。

“懷素晚上聽到嘉陵江水流的聲音,他草書大進。嘉陵江水滔滔不絕、連綿不斷,和草書痛快淋漓相聯繫。”書法與宇宙自然生活相通相聯。“看李苦禪畫畫,本身就是一種審美,整個過程是音樂、是舞蹈。”——書法與宇宙大自然相通,與音樂、舞蹈及其他很多藝術相聯。

“中國文字之妙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的文字能像中國的文字有這麼豐厚的、形象的、聲音的、意義的內容。西方的文字都是拼音文字,一看就是個無情界,中國的文字一看就是個有情界。沒有一個國家的文字像中國的文字,具有這樣的審美價值。” ——沒有中國文字的美哪來中國書法的美。

現在流傳下來的懷素的《苦筍帖》、張旭的《肚痛帖》,便條留下來了,成了書法至寶。成了千古之作。他們寫字時很隨便,不經意。書法太過放鬆不行,太過經意不行,要在經意與放鬆之間,取一個折中點。——書者須自然並飽含情愫,自然並飽含情愫的書法才有魅力和迷人。

中國書畫線條的力量不是那種物理的、體能的力,而是內在的氣韻的力。雖然用墨不多,但可以感到他厚重。——書法、繪畫都是在做氣功啊,不同於普通的體育鍛煉,養性修身,受益無窮。呵呵。你去看看老年的網球等體育世界冠軍,再去看看以範曾為代表的愛好中國書畫的老人,不難得到答案。

聽範曾講——中國書畫之美

“中國的詩,它的本性是情態的高度自由。人的情態高度自由,莫過於一個不懂事的小孩兒,一個小孩兒的情態是絕對自由的。我們知道尼采哲學裡有一本《查拉斯圖特拉如是說》,他對五色牛村的人講,你們起先有駱駝的性格,任重而道遠,在沙漠裡慢慢行走,無怨無悔,這不行。第二種狀態,獅子的性格,狂風暴雨、風沙大起,做獅子吼,他說這也不行。他說你們要有赤子之性格,赤子之性格是什麼呢?要若狂也、若忘也、若遊戲之狀態也、若萬物之源也、若自轉之輪也、若第一之推動也、若神聖之自尊也,具備這七點。若狂也,孔子講,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一個真正內心有一點狂勁的人,他勇猛奮進,在孔子看來也不無是個優點。若忘也,你一天到晚,即患得又患於失,一天到晚斤斤計較那你會在痛苦中存在。若遊戲之狀態也,你說中國畫家,要是拿起毛筆來就痛苦,你為什麼要學畫呢?拿起毛筆來是個快意的事。若萬物之源也,這就有一點畫家畫畫他眼中之竹、心中之竹和手中之竹是有區別的。這個手中之竹出來以後,就是萬物之源。你的創造,而不是自然裡攝取下來的。自轉之輪也,就講你的繪畫、你的行動你自己做主,而不是依從一個範本,而不是依從一個古人如此說。第一之推動也,你畫出來以後,你能夠開啟人的視覺審美,你不要老生常談,別人聽了有疲勞感。最後,神聖之自尊也,很重要,剛才講座以前,問我叫畫家好還是書法家好,還是詩人好,我說就叫範曾。你的詩、你的畫、你的書法,最終不是體現別人,是你自己。——這段文字俺喜歡,道出了人生、藝術的真諦,我收益頗豐,豁然開朗。聽君一席言勝讀十年書,呵呵。

“書為心畫,你一定要充實你的心靈,多讀中國古典的經典,外國的經典。另外手底下,每天勤於筆耕,只要你持之以恆,積以年月,一年、二年、十年,他必然就完全不一樣了。”——茫然無助、初學書法的我聽到這個,爽。

聽範曾講——中國書畫之美

聽範曾講——中國書畫之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