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推進醫療收費電子票據改革 醫療報銷“分分鐘”解決

消費日報網訊(牛夏風)在浙江,看病報銷又提速,醫保報銷的平均時間從12個工作日壓縮到幾分鐘。11月18日,浙江省借力區塊鏈技術推進醫療電子票據改革成效新聞發佈會在杭州召開。

浙江推進醫療收費電子票據改革 醫療報銷“分分鐘”解決


據瞭解,浙江省推進醫療收費電子票據改革,藉助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等先進技術,聚焦老百姓看病報銷“一件事”,在破解“看病煩、報銷慢、監管難、成本高”等方面取得實質性突破。


記者從發佈會上了解到,截至今年10月底,浙江省已有480家醫療機構實行了醫療電子票據改革,累計開票突破1億張、金額達到417億元。目前,浙江已成為電子票據改革推進速度最快、開票數量最多、開票金額最大、區塊鏈技術應用最早的省份。
那浙江推進醫療收費電子票據改革後,老百姓就醫報銷有什麼具體的變化?
發佈會上,浙江省財政廳副廳長邢自霞介紹,醫療收費電子票據改革成效明顯,具體可用“四個關鍵詞”來概括:“就醫方便”、“報銷快”、“監管易”、“成本低”。

浙江推進醫療收費電子票據改革 醫療報銷“分分鐘”解決

在就醫方面,改革前患者看病需經掛號、就診、繳費、取票、拿藥、取報告等多個環節。現在只要打開手機上的“浙裡辦”APP,就可以一站式完成預約掛號、繳費、取票、拿藥等流程,無需窗口反覆排隊繳費、打印。據測算,平均看病環節從6個減少到2個,減少4次排隊;人均就診時間從170分鐘降低為75分鐘,降幅近6成,群眾就醫體驗大為改善。
在醫療報銷方面,浙江省基於區塊鏈電子票據平臺開通的醫保零星報銷功能,群眾異地就醫涉及的醫保零星報銷業務,不需要再拿紙質票據跑到參保地醫保窗口進行申請,直接通過“浙裡辦”APP進行網上報銷申請,在線審核,報銷平均時間從12個工作日壓縮到幾分鐘,提速幾十倍甚至上百倍。
在監管方面,浙江醫療收費電子票據使用統一數字加密技術,在醫療票面上打印加密數字二維碼,形成票據數字指紋,實現票據真偽快速查驗,鑑別真偽的時間從幾天降至幾秒,大大減輕了各地醫保部門的查驗壓力。同時,因電子票據全程可溯源、不可篡改,也杜絕了重複報銷的可能,有利於保障資金安全。而對政府部門來說,預計每年可節約票據印刷費3000萬元以上,而且還可以節約大量運輸、保管、銷燬等行政成本。

此外,對於實行電子票據後,很多老年人手機使用不熟練不會用APP,怎麼辦?邢自霞表示,到2020年底,浙江省公立醫院和醫療機構將完成電子票據全覆蓋,但浙江省不會取消紙質票據的使用,除非國家政策有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