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曾的書畫作品有收藏價值嗎?看他的老師怎麼說

最近網上關於書協的新聞很多,既有公開討論,這裡不必贅述。

書協是幹什麼的?書協是一個簡稱,全名是書法家協會,這個組織從上到下,從官方到民間,到處都有,這是我們的特色,因為中國人只要喜歡寫字,再找找人,都可以加入到這個組織中來。

可對於喜歡書法,而不會寫的人來說,他們只有聽到是某級會員時,就認為寫得很好,很有水平,那麼會員的作品價碼也就上升了。至於水平如何?那只是另外一回事了。

範曾的書畫作品有收藏價值嗎?看他的老師怎麼說

前些年,這個風氣十分盛行,書畫作品滿天飄,價格漫無邊際,人們只看名氣,不看作品,認為只要是會員的作品,哪怕是垃圾作品,也認為是值得收藏的。可到後來,人們清醒時,都有一個共同的心聲,那就是:“寫字的都是騙子。”

這些就不說了,再說一下書畫家的事情。因為書畫作品能換錢,能被人收藏,因此,一些書畫家也就順應了這個自然規律,自吹、捧吹、大吹、特吹,結果有的把氣球吹炸了,最終偃旗息鼓,改作他行了。

言歸正傳,說一說範曾。

範曾的書畫作品有收藏價值嗎?看他的老師怎麼說

公開資料顯示,範曾是中國當代大儒、思想家、書畫巨匠、文學家、詩人、社會活動家、教育學家、鑑賞家、雜學家、美學家等等。漢語詞典對大儒的解釋是:大儒,也叫鴻儒,多指有學問、品德高尚的知識分子。舊時指學問淵博的著名學者。在我國曆史上出現的大儒很多,如孟子、朱熹、顧炎武等。這個我們不討論,就書畫巨匠來說,當今書畫巨匠一般都在書協任職,比如主席、副主席等,這是官方認可的。那麼,範曾既是大儒,也是書畫巨匠,他為什麼不在書畫任職呢?

範曾的書畫作品有收藏價值嗎?看他的老師怎麼說

一般情況下,像範曾這樣集大成於一身的大儒,應當將他的所學貢獻於中國文化的發展事業,而如今美協、書協都有這樣的職責,範曾才是最合適的人選,然而,他卻任職一些民間職務,這豈不是人才浪費?

範曾13歲時就加入了南通市美協,以後便拜蔣兆和、李苦禪、李可染等名家為師,可謂是見多識廣、博學多才之人,這樣的人才是很少見的,也是很難得的,他應當任職於美協和書協。

範曾的書畫作品有收藏價值嗎?看他的老師怎麼說

一般情況下,在美協或書協擔任職務,必須要在某一方面應當是有所專長的,範曾具備這些條件,但他沒有進去。他的老師是這樣評價的:

著名畫家李苦禪在辭世前的最後時刻評價:“沒有範曾這個學生,子系中山狼,得志變猖狂”。

著名學者李敖評價他的畫:“乍看不錯,但看多了,千篇一律。 他的字,做作討厭,帳房的毛筆字而已。”

收藏家認為範曾的書畫是“自我吹噓”和“過度包裝”。

範曾的書畫作品有收藏價值嗎?看他的老師怎麼說

由此可以說,範曾名氣的確要大於他的作品水平,這樣的水平如果在書協或美協任職,也許會是”外行領導內行“,協會的路子不知要走到哪個方向去。

冷靜下來,不論是學習書法還是收藏作品,都應當學習一些書畫及美學知識,而不能人云亦云,只聽名氣和派頭,卻忽略了作品本身。

當然,人各有所好,喜歡範曾書畫作品本身沒有錯,那是個人的愛好。

本文無意於貶低某人,只是想通過一些現象,有意於提升人們的美學修養做點呼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