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西:農光互補照亮脫貧路

通訊員 常國棟

初冬時季,走進隴西縣渭陽鄉三川村光伏扶貧及現代農業種植基地,一排排高大的光伏發電板在太陽照耀下閃閃發亮。光伏板下面,或架設著一座座塑料大棚,或種植著一畦畦中藥材。

今年,渭陽鄉在三川村陳家川建成佔地186.8畝、總規劃容量4480千瓦的村級光伏扶貧電站項目。為了更好地發揮綜合效益,鄉上結合“六個十”產業扶貧基地建設,按照農光互補的形式,投入財政扶貧資金80多萬元,在光伏發電基地建設了80畝黃芩標準化育苗基地和30座大棚的馬鈴薯原原種繁育基地。

陳繼明是渭陽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他告訴筆者,基地以太陽能發電為主導產業,增強土地的使用率和土地價值,實施了以馬鈴薯原原種繁育、中藥材標準化育苗為主的種植和養殖相結合的兩個板塊的產業。這種“棚上發電、棚下種植”的“農光互補”立體生產模式,將光伏發電和高效農業有機結合起來,打造集約化產業園區,實現了村級集體經濟和貧困戶收入持續增加。

在塑料大棚內,村民們正忙著採收馬鈴薯原原種。基地技術人員韓國忠說,今年基地主要培育隴薯10號、隴薯7號和新大坪等7個原原種系列,由渭陽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經營管理,定西市農科院提供技術指導,根據當前採挖情況計算,一座50米的大棚,下苗在6.5萬株左右,單株產量2粒,淨收入在1萬元左右,產量和效益達到了預期目標。

三川村建檔立卡戶王蘭香今年4月以來一直在基地務工,從事馬鈴薯原原種栽培、管理、採挖和藥苗基地的田間管理。她告訴筆者,她不僅將自家的5畝土地流轉給了公司,自己還長期在基地務工,每天工資90元,加上年底村集體的分紅,家裡有了三份穩定收入。

據瞭解,目前,渭陽鄉光伏扶貧電站項目帶動渭陽、永吉2個鄉17個貧困村640戶建檔立卡戶,其中涉及渭陽鄉8個貧困村320戶,每個貧困村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可增加2萬元以上,戶均年帶動收益分紅3000元以上。同時,馬鈴薯原原種繁育基地和黃芩標準化育苗基地常年吸納當地務工人員40人左右,人均務工收入1萬元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