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席捲我國多地 各地迎擊“寒戰”為百姓送去“冬日裡的溫暖”

新華社北京11月18日電 18日,寒潮席捲我國多地,多地出現大風降溫天氣。各地積極行動,迎擊“寒戰”,為百姓送去“冬日裡的溫暖”。

17日,冷空氣席捲中東部大部地區,內蒙古中部至江南南部出現大範圍7~9級陣風,並伴有6~10℃降溫,內蒙古中部、陝西中北部、山西、河北北部、北京北部等地降幅達12~16℃;內蒙古東北部、東北地區大部出現中到大雪。記者高敬從中央氣象獲悉,未來24小時,冷空氣將繼續影響我國東部地區,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溫將創今年下半年以來新低。

受冷空氣影響,北京氣溫明顯下降。18日白天,平原地區最高氣溫4℃,山區最高氣溫0至4℃,偏北風達6級左右。記者倪元錦從北京市氣象臺獲悉,市氣象臺16日下午發佈“寒潮藍色預警”,並於17日升級發佈“大風黃色預警信號”。北京熱力集團17日晚開啟左家莊、方莊供熱廠的兩臺尖峰鍋爐,為市政熱網提供熱量補充。

記者關桂峰從北京市供熱辦瞭解到,市供熱辦要求各區供熱管理部門要對降溫期間供熱投訴增加明顯的供熱單位進行約談,對情況惡劣的進行曝光,並將考核情況與補貼掛鉤。

17日中午開始,吉林省自西向東出現明顯降雪,多地出現暴雪。18日,長春市部分學校停課。

記者段續、姚湜從氣象、交通部門瞭解到,本輪降雪是入冬以來吉林遭遇的最大規模降雪。長春、通化、白山等地積雪深度在10釐米以上,吉林市北大壺地區積雪深度達25釐米,長春機場17日取消航班55架次。

“1.4萬名環衛工人緊急動員,3000餘臺清雪運雪車輛晝夜奮戰。”長春市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員劉曉龍說。截至18日上午,長春市累計運出積雪近7000車,保證了主要街路交通順暢。

在零下10℃的嚴寒中,中國鐵路瀋陽局集團有限公司在車站、線路上安排專人快速清雪,沈鐵長春站工作人員李淑娟表示,應對省內鐵路短途客流增加的情況,鐵路部門加開了長春至松原、延吉等地的臨客列車。

18日,合肥晨風中突然夾雜凜冽的冷意。一些行人穿上了羽絨服外套,騎著自行車的市民帶上了厚手套,孩子們也都紛紛換上了厚厚的冬季校服。安徽省氣象臺臺長王東勇告訴記者程士華,此次降溫幅度較大,覆蓋了安徽省絕大部分地區,大部分地區基本接近寒潮標準。

11月17日至18日,黑龍江省大部分地區迎來大雪天氣,在航班受影響、高速公路封閉情況下,高寒高鐵成為當地遠距離出行的首選交通方式,哈爾濱站、牡丹江站、佳木斯站等省內主要車站客流量激增。

記者王君寶從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瞭解到,該公司為此加開哈爾濱至佳木斯、牡丹江9對臨時動車組列車,對哈爾濱至齊齊哈爾、牡丹江、佳木斯方向的10對動車組列車實施重聯運行,同時組織近萬名職工,出動近百臺除雪機具全力對高鐵和既有鐵路線展開全面除雪。

記者周楠從湖南省氣象局瞭解到,全省大部分地區出現了4-5級大風,降溫幅度達12-14℃。省氣象臺認為,此輪冷空氣具有強度強、影響範圍廣、南下速度快等特點;大風導致部分城市行道樹被刮斷、交通信號燈故障、供電中斷。

中央氣象臺18日繼續發佈寒潮藍色預警:預計強冷空氣將繼續影響我國東部地區,東北地區南部、黃淮南部、江淮、江南大部以及貴州中南部、廣西、廣東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日平均氣溫或最低氣溫將下降6~8℃。19日早晨最低氣溫0℃線將南壓到沿淮至秦嶺一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