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擺400多天後,滴滴順風車即將“復出”,最大的風險到底是什麼?

停擺400多天後,滴滴順風車即將“復出”,最大的風險到底是什麼?

11月8日,我們報道了《滴滴順風車下線400多天,剛剛“復出”,就把女乘客全得罪光了?》的新聞,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很多網友紛紛留言,發表了對滴滴順風車的看法。

停擺400多天後,滴滴順風車即將“復出”,最大的風險到底是什麼?

縱覽近千條留言,其實不難看出一些問題。滴滴順風車在2018年相繼發生的兩起惡性案件,自此很多人談“順風車”色變。然而很多人覺得滴滴順風車有點“冤”,是“真實惠、真方便”,可能是“樹大招風”,希望滴滴順風車儘快恢復運營。

那麼,到底應該如何理性地看待順風車?如何界定平臺、車主和乘客的責任關係?其最大的風險是什麼?依法合規與安全責任又如何平衡?

最受歡迎的網約車業務

作為共享經濟模式在出行領域的探索,順風車的初衷是匹配順路的車主和乘客,讓出行更快捷、更舒適、更划算,因而一經推出便深受歡迎。調查顯示,85.5%的乘客在價格實惠、時間可控的前提下,更願意打順風車,甚至有些用戶圖的就是便宜,可以等一個小時約一輛車。

停擺400多天後,滴滴順風車即將“復出”,最大的風險到底是什麼?

2015年6月1日,滴滴順風車上線。次月,其日高峰訂單突破233萬。隨後,越來越多的車主和乘客加入了順風車的隊伍,並從中受益。截至2017年末,滴滴順風車註冊車主3000萬人,註冊乘客1.6億人,日均訂單200萬單。

2016年,滴滴順風車首次加入春運,輸送百萬人合乘返鄉或返程,曾獲多方讚許。兩年後,在2018年春運中,這一數據達到3067萬。

停擺400多天後,滴滴順風車即將“復出”,最大的風險到底是什麼?

筆者也曾接過春運跨城順風車,上門接到乘客後,將乘客直接送達老家,省去了搶火車票、擠公交車、搶大巴車票或打車到家的諸多辛勞。因此,順風車的跨城業務實際上非常受歡迎。

毋庸置疑,順風車有效推動了出行行業的發展,對提高資源的利用,解決出行困難,緩解交通擁堵,減少空氣汙染,具有積極意義。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改革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了鼓勵並規範私人小客車合乘的政策導向。

停擺400多天後,滴滴順風車即將“復出”,最大的風險到底是什麼?

然而,在快速擴張的過程中,滴滴順風車的經營理念及管理能力沒有跟上其快速擴張的速度。在安全事件反覆發生後,滴滴順風車無限期下線整改。但隨後的十一、春節等出行高峰,很多人感到了極大的不便,開始懷念滴滴順風車的便利。而且,出租車更加緊俏,黑車也“死灰復燃”。

不可否認,網約車已成為時代的剛需,順風車的需求依舊旺盛。但筆者以為,目前順風車的發展依然處於“初級”階段,即便是滴滴順風車“痛定思痛”,全力以赴進行安全整改,但順風車模式存在著天然的“風險“無法徹底解決。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其一是網約車,特別是順風車,與政府存在著天然的矛盾。

一直以來,政府的定位在於為公共利益服務,故而政府自身利益將成為影響其一定行為的做出、某項政策的出臺的重要因素。在公共利益與政府利益不一致時,政府更易於作出向自身利益傾斜的政策或制定具有地方保護主義色彩的政策。

停擺400多天後,滴滴順風車即將“復出”,最大的風險到底是什麼?

在出行行業,尤其是短途交通,如公交、地鐵、出租車,此前已經形成了相對固定的利益格局,政府實行特許經營制度,其扮演的角色不僅僅管理者,還是獲益者。“份子錢”、出租車經營使用費就是出租車領域的典型表現。

然而,網約車的出現使得出行市場供給大幅增加,讓出行價格趨於便宜,使得出租車的優勢蕩然無存,也讓政府實行特許經營的利益格局被打破,政府直接收益受損,並影響跨城客運公司的經營,進一步影響地方財政收入和制約土地出讓金。

停擺400多天後,滴滴順風車即將“復出”,最大的風險到底是什麼?

而且,隨著網約車規模的擴大,政府還要對網約車承擔管理職責,將帶來管理成本的上升。因此,網約車,特別是順風車,與政府存在著天然的矛盾,始終無法消除。

其二是制度體系不夠健全,行業標準和規範仍待完善。

客觀地說,有生產就會有事故,有事故就會有傷亡,依法合規經營以及技術創新都不能絕對避免安全事故發生。但是,依法合規經營卻是平臺企業履行安全主體責任、防範經營風險的根本前提,其重要度不言而喻。

停擺400多天後,滴滴順風車即將“復出”,最大的風險到底是什麼?

雖然國家出臺了相關文件支持順風車的發展,但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尚不成熟,相關行政規章制度也尚未健全,順風車平臺運營仍不規範,多數按照“家法”來執行,缺乏統一的標準來約束其安全門檻及進行懲戒。

總體而言,順風車行業缺乏統一行業標準和規範,這將影響其健康可持續發展。這也意味著,順風車市場還遠未成熟。

其三是安全風險無法徹底避免。

坦率的講,順風車做到100%安全,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安全性必定低於出租車、快車和專車。

順風車在市內運營實際上風險相對可控,比如從二環拉到三環,從東城拉到南城,它的安全風險和出租車差不多。但順風車最吸引人的莫過於中跨城,在兩個城市之間的空曠空間,且較長時間共處車內時,安全風險便呈指數級增長。

停擺400多天後,滴滴順風車即將“復出”,最大的風險到底是什麼?

就目前的安全現狀而言,跨城的風險仍然無解。長途、陌生人、有限空間,不可控的風險無法徹底規避。

另外,出租車、快車等基本由系統隨機派單,禁止司機挑選乘客,過程全程監控。而順風車本身具有隨機性,很容易出現實際出發時間與訂單時間不一致的情況。例如,原本訂單是下午5點出發,4點司機打電話來說5點高架堵車,提前一點出發可以麼?這就導致過程監控的難度劇增。

停擺400多天後,滴滴順風車即將“復出”,最大的風險到底是什麼?

更為危險的是,司乘雙方非常容易達成私下交易,取消訂單繞過平臺,節約一定的平臺服務費,進而出現更不可控的風險。而在平臺眼裡,這筆訂單已經不復存在,是不會再進行監控的。

最後,不得不說,順風車模式下,車主和乘客的“死結”永遠無法解開。

出租車、快車、專車等都是營運車輛,以盈利為目的,在B2C的模式下,其價格和監管體系也足以支撐其合規安全成本,可以做到嚴苛的車主審查,高頻的身份校核,全程錄音、錄像以及全天候GPS跟蹤。

停擺400多天後,滴滴順風車即將“復出”,最大的風險到底是什麼?

而順風車不一樣,它不是營運性質,在非盈利的C2C模式下,較低的價格讓大部分車主只是想賺點油錢的普通人。

原則上來說,順風車司乘兩端是完全平等的。但目前大多數的順風車司乘衝突,是由於司乘雙方對於自身定位的認知差造成的。

乘客覺得自己付了錢,順風車司機要好好提供服務,比如上下車必須幫忙拿行李、全程開空調、必須送到小區樓下等,否則將會給司機差評;而對於司機來說,我開的是順風車,憑什麼給你拿行李、送到樓下,大不了不開,反正也沒幾個錢。

停擺400多天後,滴滴順風車即將“復出”,最大的風險到底是什麼?

究其根源,乘客花了C2C的錢想要B2C的服務,司機只賺了C2C的錢不願意提供B2C的服務。這個“死結”無法解開,司乘雙方發生口角爭執並引發衝突是必然的。

而且,不同於營運車,對順風車主嚴苛的審核以及強制監管,將導致車主的流失。沒有足夠的車主,順風車也將不復存在。這是第二個死結,也是一個司乘供給端的死循環。

停擺400多天後,滴滴順風車即將“復出”,最大的風險到底是什麼?

順風車要發展,司乘關係要界定清晰,關鍵在於雙方平等。為此,司機和乘客都要進行相應的教育,才更有益於順風車的發展。另外,當前的主流視角都是乘客安全,實際上,順風車司機的安全也同樣重要。

寫在最後:

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都會經歷“起步-發展-波折-突破-瓶頸-奮起”的過程。經歷野蠻生長,順風車模式存在的問題逐漸暴露。毫無疑問,幾經波折之後,整個順風車行業將向著規範化、專業化的趨勢發展。

停擺400多天後,滴滴順風車即將“復出”,最大的風險到底是什麼?

著眼未來,順風車業務要回歸順風車的本質,司乘雙方保證“真正順路”,構建平等、和諧的合乘關係,平臺合規經營並強化安全技術,以此推動順風車健康有序發展。滴滴順風車“復出”後表現如何,還有待時間和實踐驗證,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