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時傑:利用植物幹細胞平臺型技術多快好省地推進天然物新藥研發

真正的植物幹細胞的活性是普通細胞的幾百上千倍,來源也是非常充分,源源不斷地給細胞供能。

2019年9月20-22日在深圳舉行的GBAS 2019第六屆諾貝爾獎獲得者醫學峰會暨大灣區中醫產學研創新論壇,聚焦研討發揮傳統醫學在預防、康復、治療中的優勢,建立和完善中醫藥治療學科體系,推動中醫研究領域的可持續發展及新藥開發,促進中醫藥治療研究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為大灣區中醫藥國際化探索新思路、新方法。

在本次論壇上,深圳市植慧植物幹細胞研究院理事長、深圳植慧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金時傑表示,真正的植物幹細胞的活性是普通細胞的幾百上千倍,來源也是非常充分,源源不斷地給細胞供能。

金時傑:利用植物幹細胞平臺型技術多快好省地推進天然物新藥研發

以下為深圳市植慧植物幹細胞研究院理事長、深圳植慧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金時傑,在大灣區中醫產學研創新論壇上的精彩演講實錄。

中醫藥是一個非常大的寶庫,產生的植物學當中最常用的700多種植物,各個國家或地區對天然新藥物的開發也是一直在增長。我們雖然有非常龐大的森林資源,但是森林資源在枯竭,中國78.4%的原始森林已經消失。到底怎麼樣才能更好地把它保護並利用起來!

我們想提供一個全新的方法。中醫藥現在面臨的若干瓶頸,“有方無藥”、“有藥無效”、“有效無標”、“不知什麼有效”、“古今隔間”。

植物幹細胞是植物整個生長和發育的區別,已經沒有原始的動物幹細胞了,所以我們身體裡面只有多能幹細胞。植物幹細胞不同的是,裡面都是有最原始的未分化的幹細胞在的,這個在很早就發現了,同時還發現植物裡面很多的有效成分是為了保護植物而生產的,生產一些有效的成分保護自己。之前人們想把它拿出來研究。愈傷組織在160年前已經被萃取出來了,有一定的分裂能力,這一點和植物幹細胞有本質的區別,愈傷細胞內只有一個大液泡,不斷地老化。

植物幹細胞的特徵之一是其具有體積小、數量多的液泡。這種特質使他們能夠承受木質部在擴大過程中所產生的壓力,形成層。分生組織細胞與愈傷組織細胞在生長速度上截然不同。動物幹細胞培養幾十代之後就不能再用了,但植物幹細胞經過幾百、幾千的培養都可以一直培養下去,不斷地增殖去生產。這裡就解釋為什麼我們可以量產,在長期培養中,植物幹細胞保持穩定和持續的增殖。真正的植物幹細胞的活性是普通細胞的幾百上千倍,來源也是非常充分,源源不斷地給細胞供能。經過這樣的一些系統,我們最後的結果是可以快速地大量地生產。

特別好的一點,不同批次件可以實現嚴格標準化,細胞培養環境參數,能改變化學指紋圖譜,探究原始植物體各類成分,甚至新成分。可以實現植物成分的優化、強化、特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