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一生:經歷了國破、家亡、財散、改嫁、離婚

今天來到了濟南的趵突泉景區,景區裡住著一位偉大的女作家——李清照。《李清照紀念堂》和《易安舊居》是毗鄰而建,有假山,有水,有庭院,還有涼亭,是典型的宋代建築風格。

李清照的一生:經歷了國破、家亡、財散、改嫁、離婚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北宋末年1084年出生于山東章丘,是婉約派的“一代詞宗”。在古代的詩人詞人當中,李清照可以說是非常了不起的,哪怕對於現在來說,你能想到的女詞人只有李清照。雖然她的作品目前保存下來的不到一百篇,但是幾乎每篇都是佳作,每篇都耐人尋味。從“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到“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相比於歐陽修、李白、杜甫等男性詩人詞人,李清照的作品既有男兒的那種豪邁和魄力,又有女子的那般溫婉細膩。

可李清照給我們世人的印象好像都是嬌羞、多愁善感的女子,我們只要一想到她,就會想起她“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情思憂愁,或者是“悽悽慘慘慼戚”的悲涼命運。李清照的詞和她人一樣,彷彿永遠籠罩著一層層淡淡地哀愁,可我們要知道,沒有哪個人天生都是多愁善感的。

出身於才學世家

李清照的一生:經歷了國破、家亡、財散、改嫁、離婚

李清照少女時期及其父母的蠟像。原創拍攝圖片

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是北宋的一位進士,不僅飽讀詩書,還曾當官做教授;母親王氏出身於才學之家,其祖父王拱辰是當時的科舉狀元,而且李格非和妻子王氏都上了《宋史》:“妻王氏,拱辰孫女,亦善文”,古代的“文”往往不僅僅指的是讀書識字,還有作詩作畫。出生於這樣的文學世家,父母的言傳身教肯定對李清照有很大的影響。

換做現代來說,這也是一個豪門家族了,豪門家族的各種資源、舉止教養都比平常人多得多。

李清照的多重性格

▼天真爛漫的少女

現在的古代影視劇中,女子一般都是過著大門不出、待字閨中的生活,哪怕家裡來了客人,也都是閨房迴避,沒有父母的允許不得輕易見客,不然會讓人說成輕薄、沒有禮數。我們雖然無法親眼見證那段時代,但是透過李清照的作品,卻依舊能發現她和大多數女子一樣,也有著少女的歡樂時光。

李清照的一生:經歷了國破、家亡、財散、改嫁、離婚

李清照其中一首追憶作品《如夢令》就描繪了那段場景: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我的理解是:“我總是常常回想起那天的傍晚,和一群女孩子在湖面上划船賞荷花,玩的太開心了,誤入到荷花叢的深處,都忘記回去的路了”。李清照的詞都比較通俗易懂,從詞中“沉醉不知歸路”就能看出當時她都玩醉了。“沉醉”很多人理解為喝醉,我的理解是她們划船賞荷花如痴如醉,以至於都劃到荷花深處去了。但不管如何,就單從這個追憶中能看出,李清照是很懷念少女的那段天真快樂時光的。

羞澀熱戀中的少女

因為李清照作品很多都是表達情思憂愁的,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只想到了她的憂愁,不曾想到過她的快樂。因為她的才華橫溢,所以很多人也逐漸知道了她,後面認識了太學生趙明誠,但是由於各自的父親是當朝不同陣派的,趙明誠的父親趙挺之是王安石的變法派,而李清照父親李格非則恰好相反。他們兩個人的結合也是經歷了許多波折。

熱戀無疑是幸福的,是歡樂的。在李清照的作品《點絳唇》寫道: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

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

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李清照的一生:經歷了國破、家亡、財散、改嫁、離婚

電影《李清照》劇照,李清照和趙明誠相會

這首詞一開始我也不太理解這個詞中的“客”是誰,可是通過最後的“青梅嗅”就會發現,那個人應該就是趙明誠。李清照早早的起來在院子裡盪鞦韆,庭院的花沾滿了濃濃的露水,自己身上也出了一層汗,突然見到有人進來,抱著鞋襪就羞羞答答的離開了。可是李清照卻沒有真正的離開,而是倚靠在門後邊,手拿過青梅嗅著,可是眼睛卻回頭看著那個人。

能讓一個女子羞羞答答的,假裝離開,卻又偷偷地回首,一般只有意中人,也就是趙明誠。從這裡可以猜得到,當時趙明誠來見李清照是沒有提前告訴的,所以才發生了這一幕。此時的兩個人要不就是在初戀或者熱戀當中。因為古代女子都是比較保守羞澀,即使熱戀,也不會像現代人那樣開放。

一針見血的政治見識

李清照不僅有出眾的文采,還有獨到的政治見識。大唐有一位文人元結寫了一篇《大唐中興頌》,顧名思義就是讚頌大唐在安史之亂後逐漸走向繁榮昌盛,後來蘇軾的一位學生張耒也寫了一篇《浯溪中興頌》,以此來應和《大唐中興頌》。

在封建時代,吟詩應和都是文人墨客和一些士大夫的事,可是李清照也去應和了,而且還寫了兩首,叫《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二首》。其中有兩句一語道破了唐代安史之亂的根源:“何為出戰輒披靡,傳置荔枝多死馬”,為什麼軍隊一打仗就敗了?因為優良的馬匹都給楊貴妃運送荔枝去了,這也就和“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相互呼應了。

你無法想象這是一位女子所寫的政治見識,更何況是在男性主導地位的封建社會,李清照不僅敢寫,還有遠見!李清照的父母除了對其有才學修養的影響,她自己對於政治也有獨到的見解。

成語“婦人之見”一直都是形容古代女子的卑微、沒有話語權,可恰恰就是李清照的這句“婦人之見”,讓我們瞭解到她非常有見識的一面。

所謂的哀愁,不是必然的結果,卻有必然的聯繫

李清照的一生:經歷了國破、家亡、財散、改嫁、離婚

電影《李清照》劇照,李清照移居青州與丈夫趙明誠相會

李清照18歲嫁給了21歲的趙明誠,婚後一直過著富裕安定的生活。後面在1107年移居到了山東青州,結束了長期分居的痛苦情思。兩人都熱衷於金石字畫的收藏,直到1127年金兵南下攻陷了青州,“靖康之變”後北宋滅亡,兩人又南渡至江寧,從此兩人的生活困苦不堪,丈夫趙明誠也在困苦中病死。不久之後,李清照曾經與丈夫收集的金石字畫一日之間被全部盜光。丈夫死後3年,在杭州改嫁了張汝成,因婚後生活不幸福,幾個月就離異了,最終在1155年抑鬱而終,享年70歲,沒有子嗣。

在那個混亂的年代裡,李清照不僅徹底地感受了生活,她還善於把它們完美地詮釋。李清照的詞有女性獨有的委婉和細膩,尤其是對於瞬間的描寫把握得淋漓盡致,而且她的作品用詞優美,朗朗上口。

我們平常讀到李清照的作品,寫滿了情思憂愁的,基本都是和丈夫趙明誠分居兩地時候寫的;而“悽悽慘慘慼戚”的悲涼則是在國破家亡的那段時期寫的。李清照一生經歷了國破、家亡、財散、改嫁、離婚。我們不是那個時代的人,誰都無法真實感受到國破家亡、顛沛流離的悲慘生活。

一個時代成就了一代人,李清照保存下來的作品,可以說就是她悲慘命運的寫照。


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關於李清照的故事,小編推薦去看看1981年拍的電影《李清照》,會更加容易理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