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男孩上課經常“走神”,不專心聽講,原來是得了這個病...

7歲男孩上課經常“走神”,不專心聽講,原來是得了這個病...

叮噹派,專注5-12歲兒童語文學習的趣味精讀導師與時間管理教練;持續推送教育熱點、時間管理技巧、高效能語文學習方法等豐富內容,與您共同見證孩子的成長與進步!歡迎轉發、收藏本文~

“小濤上課的時候太不專心了,老是“走神”,提醒他了很多次,但始終沒什麼改善,希望家長能夠幫助他改掉這個缺點。”

——浙江寧波的小濤媽媽最近很苦惱,孩子今年7歲,小學一年級,這一年裡總是接到班主任的抱怨,讓她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

其實小濤媽媽也認真的和小濤交流過,但小濤卻一口咬定自己是專心聽講的,沒有“走神”。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焦慮的小濤媽媽趕緊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一下。

原來小濤的“走神”是從幼兒園大班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平時在家的時候也會有發作,比如小濤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突然動作停止了,眼神呆滯,好像定住了似的,持續時間在數秒至十餘秒鐘,當時呼喚他也沒反應,有時候一天會發作很多次。

當時小濤媽媽一直認為是小濤還小,心智發育的比人家落後,等年紀慢慢長大了就會好了。現在上小學了,這種情況非但沒有停止,反而在課堂上頻繁發作,嚴重影響學習。

7歲男孩上課經常“走神”,不專心聽講,原來是得了這個病...

後來,小濤的視頻腦電圖監測過程中出現了多次的“走神”,確診了小濤的“走神”是失神性癲癇發作!

慶幸的是這種癲癇類型的治癒率還是很高的,小濤每天按時吃藥,上課的時候老師反映基本沒有再出現“走神”的情況。

一位臨床經驗豐富的神經內科主任郭大夫表示,失神性癲癇主要發生在兒童時期,表現為數秒至數十秒內雙眼茫然,表情呆滯,對外界刺激無反應,而且往往意識不到曾經歷過發作。

“與一般癲癇的身體抽搐不同,失神性癲癇很容易被誤認為發呆、走神。如果任其反覆發作,將對孩子的學習成績、社交能力產生不良影響。”郭大夫提醒,對於頻繁走神的12歲以內兒童,家長一定要多注意,及時就診。一旦確診必須遵醫囑進行抗癲癇藥物治療。

7歲男孩上課經常“走神”,不專心聽講,原來是得了這個病...

看完這個新聞,我們很多家長應該心裡都“咯噔”一下.....自己的孩子也愛走神......難道說....???

叮噹認為:為了孩子的健康,及時發現問題,定期帶孩子去體檢一下是有利的。

不過,除了生病這一少見原因,大多數的孩子都是專注力不夠導致的上課出現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現象,導致學習效率低下。

因此,如何提高孩子學習的注意力,是家長特別關注的問題。

我們父母都希望孩子“專注”一件事,但是大多數時候,往往適得其反,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7歲男孩上課經常“走神”,不專心聽講,原來是得了這個病...

教育專家尹建莉說過:不要強迫孩子“專心”,因為它是培養不出來的。

此話怎講?

從心理學上來看,強迫孩子“專注”,只能打亂他的心理秩序,讓他思緒渙散,並不能讓他專注在一件事情上面。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嬰幼兒的大腦神經發育還未成熟,所以越小的孩子,專注的時間越短。

7歲男孩上課經常“走神”,不專心聽講,原來是得了這個病...

3歲的孩子專注力只有五分鐘。

4歲的孩子專注力提升到8分鐘

5歲孩子10分鐘。

7歲學齡的兒童也只能達到20分鐘。

有時候,我們常常用成年人的思維來要求孩子。一旦孩子做事不認真,三心二意時就會比父母貼上“專注力”的標籤。

腦科學專家做出過這樣的解釋:專注力與大腦的發育有關,而和時間的長短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孩子在關注一件事情時,是會通過自己的興趣而主動去關注一件事,時間越久,腦部的發育越成熟。

7歲男孩上課經常“走神”,不專心聽講,原來是得了這個病...

每個孩子都有專注力,我們要做的是培養,而不是破壞它

現在家庭養孩子,常常是一大群人追著孩子跑,生怕孩子出一點差錯。

孩子自己坐在地上玩玩具,家長就會緊張地一把抱起他:“別坐在地上,小心著涼!”

孩子學會用筷子自己吃飯了,才吃幾口肉,家長就忍不住馬上插手糾正:“你這樣不行,應該多吃青菜……”

發現了嗎?當我們阻止、幫助和指正孩子的行為時,其實是在打斷孩子正在專注的事情。而這對於孩子專注力是很大的破壞。

教育家蒙臺梭利說過:“除非你被孩子邀請,否則永遠不要去打擾孩子。”

我們可以給孩子一點時間去嘗試。看似在發呆時其實是在思考,看似在犯錯時其實是在自我探索。如果我們太過頻繁地打擾孩子的行為,一方面會讓孩子難以養成長時間專注於一件事的習慣,另一方面也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7歲男孩上課經常“走神”,不專心聽講,原來是得了這個病...

家中儘量保持安靜的環境

有一位王女士曾經像叮噹抱怨,她7歲的兒子總是不好好做作業,總囔囔著“家裡面你們大人天天都在打麻將吵死了,我要去奶奶寫作業,奶奶家安靜”。

王女士覺得想不通,想寫作業的孩子在哪兒不是寫啊?他們幾個好姐妹週末聚著打打麻將都不行?覺得太吵鬧關起門來不就好了?

7歲男孩上課經常“走神”,不專心聽講,原來是得了這個病...

其實,太過噪雜的環境,比如吵鬧的音樂,刺耳的人聲、電視聲,閃爍不定、畫面多變的屏幕光等,不光有損聽力,確實會干擾專注力。對年齡小的孩子更是如此,不光會讓他無法專注,還會干擾到他們的心情。

因此,我們家長們要儘量讓孩子處於安靜舒適的環境中,避免在孩子學習時打麻將、大聲打電話.....這些都有助於讓孩子情緒更加放鬆,做事更加專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