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同濟校友楊律信:規劃山海六十載 同濟翠城不老春

魯網11月18日訊在千百個同濟校友群裡,“同濟翠城”並不是一個特別抓眼球的存在。但是點開一看,阮儀三、陳秉釗、司馬銓、陳久昆……一個個城規、園林領域的大師,屏去職務、頭銜、稱號,只保留同學的身份,寒暄著最近的起居,分享著行業裡的動向,關注著母校的發展,回憶著學生時代的崢嶸。這群裡年齡最小的女同學,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楊律信。

青岛同济校友杨律信:规划山海六十载 同济翠城不老春

走進同濟門 終身城規人

1956年,年僅十七歲的楊律信如願考入同濟大學建築系。儘管父母身為工程師和醫生,但楊律信從小就更喜歡繪畫、音樂、舞蹈,不願意做一個單純的科研工作者或者是工程師、醫生。而父母的基因和家庭薰陶,又讓她天然地注重數理化,所以,選擇同濟大學的建築系,是平衡興趣與父母期望的結果。“我現在感覺我最幸福的事,就是把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我的工作結合在一起。”時至如今,年已八旬的楊律信仍然為自己當初的選擇而驕傲。

在大學裡,楊律信是班裡年紀最小的學生,但是她的藝術才能很快展現出來。入學伊始,她便與班裡幾位女同學考入學校合唱團,她們的女聲合唱,成為了數十年後班級聚會的保留節目,當時演唱過的《深深的海洋》《含苞欲放的花》,更是被同學們譽為“流淌在血液裡的歌”。建築專業本身就需要糅合藝術與工程,楊律信喜愛藝術,充滿靈性,同濟嚴謹求實的校風,恰好給了楊律信施展靈性更加堅實的舞臺。

青岛同济校友杨律信:规划山海六十载 同济翠城不老春

1961年,楊律信與級部女生在同濟工程實驗樓前畢業合影(左三)

青岛同济校友杨律信:规划山海六十载 同济翠城不老春

楊律信大學畢業合影(前排右五)

1961年,提前一年畢業的楊律信被分配到山東省城市設計院,文革後調至山東省建設廳,從基層業務骨幹,穩打穩紮,一直做到規劃處長和總規劃師。六十歲退休之前,被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深圳分院聘為顧問總工程師,在深圳工作了十五年。從十七歲進入同濟大學建築系直到如今,風雨無悔六十餘載,楊律信始終堅守在城市規劃領域一線。對業務的執著精神,對工作的認真態度,既是個人品格、家庭教育的體現,也離不開同濟的培育涵養。

青岛同济校友杨律信:规划山海六十载 同济翠城不老春

1992年,楊律信在香港參加國際學術研討會

青岛同济校友杨律信:规划山海六十载 同济翠城不老春

1993年,楊律信參加黃島區總規評審(後排右二)

規劃齊魯大地的同濟金花

從1961年進入山東工作以來,楊律信參與了省內許多城市的規劃工作,其中就包括青島。

1978年,39歲的楊律信參與審批了青島第一輪城市總體規劃。當時的青島,只是一個單一的、南宿北工的帶狀城市,市區和人口聚集在膠州灣東岸的狹長區域中,生活和工作非常的不方便。此次規劃,把一個帶型的城市變成一個組團城市,順著李村河和海泊河,把城市分為三個組團,其中南組團的性質主要是旅遊風景、居住及商貿金融,中組團是以居住和服務為主的功能區,工業則集中調到北組團中去。經過這輪調整,青島的城區面積迅速擴大,保證了改革開放初期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青島開始成為一個大規模的、富有生機活力的城市。進入二十一世紀,楊律信又參與了即墨城市中心地區城市設計、濱海公路沿線紅島組團的規劃設計,都取得了不俗的反響。

青岛同济校友杨律信:规划山海六十载 同济翠城不老春

1996年,楊律信主持了青島援藏項目-日喀則市城市總體規劃評審

作為沿海城市,青島海岸帶的開發尤為重要,這也是楊律信關注的焦點,2004至2005年,她受邀參與制定《青島市近海島嶼保護與利用規劃》,提出了“對海島進行分類,因地制宜,梯次開發”的思路,為青島近海島嶼的保護與開發利用,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現在,這位為城市規劃奉獻了六十多年的耄耋老人,仍然活躍在她熟悉的領域,經常參加學術研討會、沙龍、評審會。青島西海岸新區創智產業園、吳志強團隊青島郵輪母港的規劃設計、海岸帶專項規劃試點方案等重大項目的專家評審會上,都有楊律信的身影。

青岛同济校友杨律信:规划山海六十载 同济翠城不老春

2019年青島郵輪港項目評審會,楊律信與同濟大學副校長吳志強院士在一起

省住建廳規劃處處長、總規劃師、抑或晚清重臣張之洞的孫媳……哪個是她最看重的身份?楊律信更願意把自己當作一個純粹的城規人。2000年5月,國家建設部、人事部發文公佈148名全國註冊城市規劃師特許人員名單,山東省僅入選四位,楊律信、趙志冰、單蘭玉三位“同濟金花”赫然在列!楊律信坦言,這是她最大的榮譽。這是國家對楊律信在城規領域多年堅守的肯定,也是對同濟城規人的褒獎。

青岛同济校友杨律信:规划山海六十载 同济翠城不老春

2000年,楊律信被授予“國家特許註冊規劃師資格”(右一)

緣結青島 心繫同濟

2009年,楊律信就在城規界權威刊物《城市規劃》上發表《構建中國的“航海城市”——青島與深圳航海規劃實踐的啟示》一文,探討維護海岸生態安全的前提下,通過航海城市的塑造,彰顯濱海城市特色,實現濱海地區的和諧發展。在深圳工作了十幾年的楊律信,對青島有著深厚的感情,自然而然地將兩座氣質相近的城市做了比較分析。十年後,青島掀起“學深圳、趕深圳”的大潮,此時,楊律信居住在她曾經規劃過的青島,成為青島規劃界的常青樹,為青島奮起直追,貢獻著她的深圳經驗和理念。

閒暇之餘,她仍不忘關心母校的發展,勉勵同濟城規學子從更廣闊的範圍來考慮城市規劃,將人文和自然兩個因素考慮進來,將林田湖海融入城市,將城市融入自然,多做調研,瞭解人們所想所需,同時要提高交際和表達能力。注重人、城市、自然間的互相溝通,是楊律信從事城規行業多年來一直貫徹的理念。

青岛同济校友杨律信:规划山海六十载 同济翠城不老春

2018年,楊律信參加同濟111年校慶青島同跑

楊律信對同濟的關懷更多地表現在對同濟青島校友會工作的支持。校友會是溝通青島同濟人和母校的橋樑,老一輩同濟人是校友會的鎮會之寶,在凝神聚力、引領後輩等方面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楊律信一直是校友會活動的積極參加者,多次迎新送新座談會上,她的諄諄引導總是能夠給青島同濟人以啟迪和鼓舞。2018年“同濟大學青島校友祝賀母校111週年生日同跑活動”,79歲的楊律信順利跑完全程,成為此次活動最為亮麗的風景線,老當益壯的精神感染著每一位在場者。

青岛同济校友杨律信:规划山海六十载 同济翠城不老春

楊律信出席2019同濟大學青島校友迎春聯誼會

鳴謝支持(排序不分先後):

青島盛悅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隔而固(青島)振動控制有限公司

青島同策房產營銷策劃有限公司

山東慧建天寶建築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青島德華生態啤酒有限公司

青島市政監理諮詢有限公司

山東高密龍誠機械科技有限公司

青島市廣播電視臺技術發展事業部

青島廣電海創文化科技有限公司(通訊員 季相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