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戰,郭嘉:十勝十敗,荀彧:四勝四敗,全是忽悠曹操的話

袁紹在《三國演義》中,多為負面形象,用曹操的話來說,便是“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

原話出自曹操、劉備的煮酒論英雄,羅貫中改編自《三國志》的“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我曾說過,這話不過是曹操的自我吹噓,曹操自己都不信的。

官渡之戰,郭嘉:十勝十敗,荀彧:四勝四敗,全是忽悠曹操的話

若袁紹真的“不足數”,官渡之戰前,曹操還用愁得頭髮都快薅光了?當初迎天子入許昌,曹操領了大將軍一職。被袁紹知道了,對方表示:本初很生氣,後果很嚴重。曹操乖乖將大將軍印送往河北。

袁紹在官渡輸了,因為失敗,所以郭嘉、荀彧等人對袁紹的評價坐實了。我們常說不以成敗論英雄,不過說說而已,輸了便是輸了。曹操若輸了,他的評價或許便是“多疑”和“猜忌”了吧。


英雄這個詞既廣泛又隨便,貌似隨便扯出個歷史人物,都能與英雄二字拉上關係。曹操是英雄,劉備是英雄,呂布是英雄等等,好多的英雄!“英雄”多了,也就不值錢了。袁紹也算一個英雄吧。

官渡之戰,郭嘉:十勝十敗,荀彧:四勝四敗,全是忽悠曹操的話

權力變換的關鍵時刻,袁紹建議何進先誅殺宦官,這份果斷比別人強上不少。何進被殺,袁紹、袁術兄弟站出來,率兵消滅宦官,若讓宦官拖延片刻,這些士兵不一定還敢反抗諸位常侍,畢竟常侍後面站的是太后、皇帝。

袁紹、袁術倆人在東漢末年的混亂中分到一杯羹,固然與袁氏子弟的身份有關,可也離不開二人的才能。袁氏子弟十幾人,袁紹、袁術都不是嫡長子,憑什麼他倆冒頭?敢於抓住機遇,才能順勢而為,二袁便是那順風而起的人。


眼看在洛陽難有作為,袁紹果斷出走,去地方上碰一碰運氣。明知道自家叔父等族人仍在洛陽,袁紹一點不顧及,毅然舉兵反董,這份狠辣就有了亂世爭雄的“資格”。

官渡之戰,郭嘉:十勝十敗,荀彧:四勝四敗,全是忽悠曹操的話

袁紹四世三公子弟的身份,在出走河北後發揮了威力,天下英才都奔向袁紹。荀彧先去找的袁紹,郭嘉同樣如此,曹操只是他倆的“備胎”。除了人才扎堆,袁氏的名聲威望才是亂世中的重武器。

冀州韓馥讓袁紹一嚇,惶惶讓出了冀州,親迎袁紹入主河北。曹操好不容易拿下個兗州,轉眼被陳宮賣了,孤零零地剩下三座城池,這就是差距。人與人哪有什麼公平可言。

冀州算是白撿吧,幷州、幽州、青州可都是袁紹一點點拿下來的。公孫瓚、張燕、黑山眾、黃巾軍、臧洪等,大大小小的勢力可沒那麼容易擺平的。若袁紹是個草包,能率先坐擁四州之地?

官渡之戰,郭嘉:十勝十敗,荀彧:四勝四敗,全是忽悠曹操的話

有人說,袁紹沒有搶先一步“奉天子以令不臣”,輸在大義上。袁紹與曹操不同,他有天下聞名的名望,不需要藉助漢天子的名義,換句話說,袁氏的名聲或許比漢天子的名聲還要大。

曹操是閹宦之後,他即使有名聲也不是什麼好名聲,所以曹操才需要漢家大義,來彌補自身不足。

曹操需要奉天子,袁紹不需要。袁氏的名望來自於大漢天子,劉協若到了河北,袁紹怎麼面對他?雖說大家都是為了滅亡大漢,建立自己的政權,面子上還是要裝一裝的。

官渡之戰,郭嘉:十勝十敗,荀彧:四勝四敗,全是忽悠曹操的話

“奉天子以令不臣”對袁紹弊大於利。官渡之戰若袁紹贏了,劉協的下場可能就是“卒於曹操之手”。曹操用一生的功績與威望,才給曹丕換來“禪讓”的機會,袁紹卻用不了那麼久,統一河北後,袁紹就敢稱帝。

袁術在漢朝未滅的情況下稱帝,也是源於對自身袁氏身份的盲目自信,這是他做的最蠢的事。他的行為,只是坐實亂臣賊子的身份,令他在接下來的爭霸中舉步維艱。有些事,做得說不得。有些事,說得做不得。

袁紹與曹操對峙官渡,大將顏良、文丑先後被曹操斬殺,對袁紹大軍產生一些影響。袁氏以極大的優勢攻打曹操,己方反而先後失去大將,真能打贏曹操?

官渡之戰,郭嘉:十勝十敗,荀彧:四勝四敗,全是忽悠曹操的話

除了曹操的軍事素質,袁紹內部勢力傾軋,是袁紹失敗最大的原因。許攸投降曹操,袁紹暴露了糧儲地烏巢。曹操的一把火,不僅燒掉了袁紹的糧草,也燒掉了袁紹統一河北的夢。

張郃、高覽在軍隊完好無損的情況下率眾投降,若不是沒別的辦法,他倆用做得如此決絕?

官渡之戰前,郭嘉用十勝十敗來對比曹操與袁紹,荀彧也用了四勝四敗。這些話除了安慰老曹,對打敗袁紹有任何幫助嗎?沒有!這些話不過是放到史書中好看罷了。雙方的勝負,仍要放到戰場上。許攸不出賣袁紹,曹操真能頂住?

官渡之戰,郭嘉:十勝十敗,荀彧:四勝四敗,全是忽悠曹操的話

我們把荀彧、郭嘉的話換一個比喻,曹操與袁紹都想追一個叫“權位”的美女。荀彧、郭嘉告訴曹操:大膽追吧,你比袁紹長得帥多了。可惜,“權位”只喜歡富二代袁紹,不要空有模樣的曹操。

​人品再好,沒有硬實力,不一定能拿下女神。

官渡之戰後,曹操從袁紹營中搜出不少“投降信”,他之所以一把火燒了,除了顯示自己大方外,更多出於無奈:寫信的人太多了,遍佈曹氏內部,懲罰不過來。

官渡之戰,郭嘉:十勝十敗,荀彧:四勝四敗,全是忽悠曹操的話

郭嘉、荀彧的話若真的頂用,告訴曹氏集團內部,不也能安定人心嗎?其他人聽了,郭嘉、荀彧的話,肯迪表面贊同,心裡不斷吐槽:說得什麼狗屁啊,相信這些,不如相信袁紹突然死了。

袁紹沒有死,許攸卻帶著袁紹的死穴來到曹營。曹操最後勝了袁紹,更多的是因為“幸運”,也叫“天命”。郭嘉、荀彧的話,真的忽悠住了曹操?曹操也是沒得選擇罷了,只能相信。

沮授、田豐、郭圖、逢紀等都是一時人傑,可惜不能團結一心。袁紹最大的敗筆是不能人盡其才,使得偌大的資源,在內鬥中消耗。袁紹沒法整合資源,除了自身才能以外,他的出身限制了行動。

官渡之戰,郭嘉:十勝十敗,荀彧:四勝四敗,全是忽悠曹操的話

曹操是以曹氏、夏侯氏等自家子弟兵組建的勢力,曹操是唯一股東。袁紹是眾多世家人才推舉出來的人,其他人都有袁氏集團的股份,袁紹頂多是話語權大一點。袁紹人多勢眾,卻不能朝一個方向奔,內部互相拉扯,不斷扯袁氏戰車後腿,試問,這樣的袁紹如何能贏?

袁紹若有曹操的手段,整合內部資源,三國也許就不存在了,不過歷史沒有假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