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京東:拿回我2018失去的活躍用戶

2019京東:拿回我2018失去的活躍用戶

​回首2018年,零售增速放緩,消費者紮緊口袋。

而對於零售平臺而言,即使是在最好的時期,經營也不容易。阿里巴巴和拼多多都是京東強勁的對手,阿里巴巴的領先無需多言,拼多多和京東在市值上頗為糾結,彷彿在擁擠的道路上,你追我趕的相互飆車。收入、利潤、現金流、活躍用戶數四大核心業績指標是速度的旗幟,用於觀察京東的增長非常合適。

面向消費者的業務,有人用,用起來很重要。App的下載量, DAU(日活),MAU(月活),用戶數量,用戶停留時長都很關鍵。因為“用戶”是衡量其長遠的增長潛力的重要參考指標,其一,用戶數是否持續增長?其二,用戶的貢獻值是否持續增加?其三、怎麼降低獲客成本?

京東官方數據顯示,計算過去12個月的活躍用戶數,在2018年一季度,3.018億。第二季度,為3.138億。第三季度,為3.052億。第四季度,為3.053億。尤其從第二季度到第三季度,京東損失了不少活躍用戶。2018年是不平靜的一年。

2019京東:拿回我2018失去的活躍用戶

​京東活躍用戶數量在2018年是下降趨勢,在這輪,困擾京東的最大問題,恐怕是如何把失去的拿回來。而拿回來,也不是一口氣就能做到的。

在2018年底財報發佈後的答分析師會議上,高管表態2019年兩個思路。其一、京東將加大下沉力度,對三四線城市的滲透以獲取新用戶,包括以體驗店、社區店、與家電企業聯合等實體店的形式向三四線城市下沉。其二,是向社交電商發力,包括以拼購等線上玩法獲取低線城市及女性用戶。

事實證明,這兩個方法都是奏效的。2019年,活躍用戶數重回增長,第一季度,3.105億。第二季度,3.213億。第三季度,3.344億,不僅一步一個臺階,而且第三季度還創下七個季度以來最大增幅。增長的時候,企業喜歡談澎湃的熱情,談合作伙伴的信任。而真正應該談的是管理方法。供應鏈、物流、高質量用戶的精細化運營等等,這些都是頗顯管理的功力。

還可以觀察2019財年第二季度業績報告電話會議上徐雷總的表態,“從2019年年初開始,京東集團提出了「有質量的增長」,希望在用戶發展當中,無論是新用戶還是老用戶,都是有質量的增長,不太希望用補貼或者短期的方式獲得短暫的用戶購物,這樣對長期的可持續性投入來說是不科學的。”

徐總的態度很明確,需要用更“科學”的投入方式來獲得增長,也顯示了京東內部強烈地意識到,以管理為手段才是京東現階段的剛需,才能拉動目前焦灼競爭態勢下的新增長。

2019京東:拿回我2018失去的活躍用戶

2018年底,京東高管曾宣佈,2019年會將公司管理架構從傳統架構轉換到基於數字化的管理架構,這樣提的目的,還是要提升管理效率。京東的下一篇,一切都需要好好向管理要效率,而數字化又是一場硬仗。(完)


親愛的數據

出品:譚婧

2019京東:拿回我2018失去的活躍用戶

2019京東:拿回我2018失去的活躍用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