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單田芳老爺子,大家一起來回憶一下單老在評書中常用的套路

前言:

凡有井水處,皆聽單田芳。

不知不覺中,單老已經離開我們整整一年了。

那個最會講故事的人,再也不在了……

今天,我就帶大家一起回憶一下,單老評書中的常用套路!

致敬單田芳老爺子,大家一起來回憶一下單老在評書中常用的套路

咱們書說前文

書膽一般都不厲害

單老的評書特色與現在的電視劇明顯不同,

咱們現在看的電視劇都是千篇一律的主角逆襲,最終天下第一,瀟灑離去。

如果大家聽書聽得多,肯定就會發現其實單老每一本書的書膽功夫都不是最厲害的。

比如《隋唐演義》中神拳太保秦瓊,《白眉大俠》中的白眉大俠徐良等等。

從通往北平府的大道上,來了三個人,仔細看是二差一犯……

秦瓊身為隋唐十三傑的半截兒墊底選手,其實並沒有委屈他。

誰讓他前面的這十幾位,一個賽著一個厲害呢?

就算他秦瓊秦叔寶馬踏黃河兩岸,鐧打三州六府,威震山東半邊天。

可是他抵得住李元霸一錘嗎?根本頂不住!

致敬單田芳老爺子,大家一起來回憶一下單老在評書中常用的套路

元霸,神仙叔叔要打你屁股了!

神仙叔叔在李元霸面前弱的像個小孩子一樣,還不知好歹的拿著虎頭鏨金槍刺啊刺。

結果先被人家一錘打飛兵器,然後楞在原地看元霸如何“擰麻花”……

再說說白眉大俠,除了前期還可以憑藉武功順利抓幾個小毛賊,審問審問。

後期但凡打擂臺啊,盜陣圖啊,基本就派不上用場了。

儘管身為書膽的徐良幾次三番學藝,不斷得到奇遇,但還不是最後都需要人救的?

刀,是什麼樣的刀?金絲大環刀!劍,是什麼樣的劍?閉月羞花劍!

招,是什麼樣的招?天地陰陽招!人,是什麼樣的人?

飛簷走壁的人!情,是什麼樣的情?美女愛英雄!

致敬單田芳老爺子,大家一起來回憶一下單老在評書中常用的套路

傳說中的白眉大俠!

宮中失寶大俠遭殃

這一類故事的主人公以《三俠劍》的書膽“聖手崑崙俠”勝英勝子川為代表。

勝英身為名門正派的江湖群豪領袖,年輕時曾經處死過“明清八義”的結義兄弟秦天豹。

這秦天豹品行不端,做下壞事,勝英按照江湖規矩將其處死後曾收留其子“飛天鼠”秦尤。

結果秦尤夜闖皇宮,盜走國寶,嫁禍勝英,想借刀殺人,替父報仇,引出一系列的故事。

致敬單田芳老爺子,大家一起來回憶一下單老在評書中常用的套路

聖手崑崙俠勝英勝子川

其實這個並不罕見,單老很多公案小說的開頭,都會伴隨著皇上最心愛的寶物不翼而飛。

從而龍顏大怒,質問眾人,等待得宮中侍衛查清後就會發現某某大俠的字樣留在宮中。

緊接著就有大量官軍兵圍xx莊,將名滿天下的大俠帶到聖上面前好好解釋再三。

最後皇帝老兒像模像樣的給個期限,勒令xx大俠限時將真正的賊寇捉拿歸案云云。

xx大俠還得千恩萬謝,聖上英明,轉身帶著門徒弟子,召集江湖朋友平山滅寇去了。

小時候不覺得有什麼不對的,還真傻傻的以為找出真兇是證明自己清白的最好方式。

現在明白了,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勝英也不過是皇帝手中的刀,江湖好漢無疑不被被人家輕鬆玩弄於股掌之間。

能坐上九五之尊位置的,沒有幾個是酒囊飯袋,何況勝英面對的是千古一帝康熙大帝呢?

致敬單田芳老爺子,大家一起來回憶一下單老在評書中常用的套路

天下之大,無不為我所用!

康熙抓住“秦尤”一事大做文章,既整頓了身邊宮廷侍衛。

又能利用勝英為掌中刀,用他的武林威望,綠林資源,為自己除掉一座又一座的山頭。

動不動就在無形之中,將民間可能會對自己,對朝廷有威脅因素的敵對勢力盡數除掉。

大家還記不記得,秦尤每次被抓每次又逃出來?

還真以為是秦尤以及他外面的朋友神通廣大,手眼通天嗎?

祖宗基因遺傳太重要

單老評書中的遺傳基因顯得格外重要,比如關羽,羅成。

《說唐三傳》中的羅通,羅章,不就是從羅成的模子裡刻出來的?

無論是他們羅家的五虎斷魂槍,還是騎白馬穿白袍,小辣椒不讓獨頭蒜的暴躁脾氣。

關老爺,更不用說了!

不僅是他的嫡系後代關勝像他,就連留長鬚,用大刀的許多名將都在模仿他的行為藝術。

比如《隋唐演義》中的大刀王君可,《水滸全傳》中的美髯公朱仝等人無不例外。

全是清一色的臥蠶眉丹鳳目面如重棗,胯下赤兔胭脂馬,掌中青龍偃月刀。

致敬單田芳老爺子,大家一起來回憶一下單老在評書中常用的套路

看好了,我才是原裝正品!

福將總是站在勝利的一方

單老書中僅次於書膽人氣值的,就得屬每本書中的福將了。

他們真是單老心愛的“天選之子”,出門盡撿包,把把搶人頭。

像《隋唐演義》中的福將程咬金,《三俠劍》中的“金頭虎”賈明,

《白眉大俠》中的“大腦袋鬼”房書安,無一不是靠光環值吃飯的!

他們普遍本事不咋滴,記性不好還老愛忽悠人,傳說中的“坑隊友”。

大家要想知道誰才是最後的贏家,看看這幾位最後跟誰混就知道了。

致敬單田芳老爺子,大家一起來回憶一下單老在評書中常用的套路

我堂堂的混世魔王,你說我跟誰混?

總有刁民想害朕

單老的演義小說中,總是會有莫名其妙就插旗造反,公開進京挑釁的反王作亂。

什麼三川六國九溝一十八寨啊,又是哪家番邦近鄰夥同王爺造反啊。

也不知道在哪嘩啦來一些世所罕見的猛獸就給送到皇上面前了,雖然最後被降服。

但是每次降服這些畜生就不免要受傷犧牲幾位開朝老將,露臉主角總是遲到,真是可惜!

緊接著皇上必定龍顏大怒,假哭個沒完,馬上御駕親征,誓要掃平賊寇,活捉反王歸京!

然後將朝廷能征慣戰的猛將一股腦全部帶到前線,送到虎口之中……

莫名其妙被圍困

緊接著上一條說,皇帝只要御駕出征,前期那叫一個攻無不取,戰無不克啊!

可惜好景不長,就會被自願帶路的和尚老道們所哄騙,自己把自己送進絕境。

晚上大夥正歇著的時候,外面突然號炮齊鳴、喊殺震天,原來是敵人們又殺回來了。

非但殺回來了,兵力還多得足夠把整個空城包圍了個水洩不通。

一困就得困個仨兩月,直把真龍天子餓的前腔貼後腔不算。

要知道,功高莫過救駕,計狠莫過絕糧啊!

沒辦法,只能叫福將出馬,連蒙帶騙帶忽悠,獨闖敵營,召喚“神獸”相助。

不分晝夜,快馬加鞭,回京求救,組織比武,搬請二路兵馬大元帥……

致敬單田芳老爺子,大家一起來回憶一下單老在評書中常用的套路

兩位帶飛隊友的王者

越早出場者,一般越倒黴

為什麼說越早出場者越倒黴呢?這得分兩方面來說:

一方面比武奪帥之時,越早下場的都是一些權貴子弟,空有報國之心,奈何手無寸鐵之力!

比如程鐵牛,程萬牛,本事不大,口氣不小,連二路元帥的位置都想奪。

結果呢?還不是三招一過,掌中車軲轆大斧子就如掐訣唸咒般“嗖”的一聲飛到天上去了。

友軍之間的比試還算仁慈和諧的了,到了戰場上敵人可不會輕易手軟,看看秦懷玉多可惜。

另一方面,真刀真槍的戰場上始終是生存即實力!

這個時候單老就會有請一些敵方“有名”的先鋒大將前來討教,

像什麼“青椒不辣”“八里馬滑”上來送人頭啊,

像什麼“飛缽僧”“鐵板道”為弟子報仇,回敬唐營啊等等。

總之一句話,越早出場者,一般越倒黴!

臨陣收妻退敵軍,元帥先鋒必有一

還有一點差點忘說了,一般能當上二路先鋒、元帥的,都是些又有本事又俊俏的小夥。

兵發非一日,遠水解不了近渴。

飯得一口一口吃,路得一步一步趕。

哪能說救駕就一個跟頭翻十萬八千里,趕去千里之外救駕了?

那是孫猴子,不是咱們評書藝術。

致敬單田芳老爺子,大家一起來回憶一下單老在評書中常用的套路

說時遲,那時快!

大軍走著走著,就得路過某某山,山裡大王長得其醜無比,但是其妹妹或女兒卻美若天仙。

動輒就少不了哥哥替妹妹上門提親,活捉先鋒大帥上山,等待福將前來保媒。

小夥兒一開始都是七個不服,八個不忿,最終被福將連哄帶忽悠就答應了婚事。

隨後山大王率眾招安納降,兵打一處,將打一家,一起前去營救皇上。

等救出皇上後,擅自臨陣收妻的小夥總是會被處分,關進大牢,等待機會,將功贖罪。

這都是單老的評書套路啊!

反王得意擺大陣,義子總要弒父滴!

等反王看到自己大勢已去,想要放手一搏之時,總會遇到幾個高人前來相助。

動不動就在兩軍陣前擺下“xx大陣”,此陣十分兇險,擅自進入此陣者必定有死無活。

再派人前去朝廷那裡下挑戰書,聲稱只要破陣,必定舉手而降,免除戰亂,何樂而不為?

皇上都是心繫天下黎明百姓的“仁慈之主”,豈有不答應之理?

只要前腳一答應,後腳就會有人擅自領兵破陣,然後給我們換來一個血的教訓。

正當群臣一籌莫展之際,“特種兵”小矬子一類的英雄就會站出來,提出偷陣圖破敵陣的想法

等到夜深人靜之時,小矬子身穿夜行衣,背背小片刀,

施展高來高去的陸地飛行術,十二個字的跑步功。

走高樓越廈,如履平地。

什麼橫跳江河,豎跳海,萬丈高樓他腳下踩!

致敬單田芳老爺子,大家一起來回憶一下單老在評書中常用的套路

終於到我上場了!

可是再好的輕功,再俊的功夫總是防備不了機關陷阱,敵人埋伏,總會被失手而擒。

這個時候的轉機,就全靠某將軍夫人了。

單老一定會在此時著重介紹,當年這位夫人是如何如何忍辱偷生,被迫失身於此的。

自己兒子父親一定不是陣主將軍之子,親身父親一定是在皇上手下當差,而且官職還得不低!

最後洗腦兒子,認祖歸宗,盜反敵營,裡應外合,大破番兵……

槍打出頭鳥,忠臣良將沒有好下場

俗話說,鳥盡弓藏,兔死狗烹。

一般來說,忠臣良將只要幫皇上掃平了一切外在隱患,得勝歸營,勢必會受到猜疑。

這個時候奸臣小人就會蹦出來,今天扇風,明天點火,總要把對自己有威脅的人除掉。

特別是他們要再有個傾國傾城的女兒,將其送入宮中,陪王伴駕,就真的可以無法無天了。

一旦皇上被美言女色迷惑住了心神,隱蓋住了真相,朝廷上下官員百姓可都要遭殃。

什麼“打王鞭”啊,什麼“免死金牌”,通通都是沒用的。

這個時候,還敢站出來仗義執言,忠言逆耳者,必定會被氣急敗壞的皇上處以極刑。

所以我說,槍打出頭鳥,忠臣良將沒有好下場。

致敬單田芳老爺子,大家一起來回憶一下單老在評書中常用的套路

我打!

注:

今天就簡單幫大家回憶到這裡了,像這種評書裡的套路其實還有許多。

像什麼“大將都怕克地名”、什麼“長江後浪推前浪,兒子總比老子強”都太過常見了。

咱們暫且不提,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槑烎夶”


分享到:


相關文章: